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设计作品在内容和时间上经得起考验”,是德国建筑师事务所6MP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设计理想。对于时髦的建筑现象,他们持批评态度并保持距离:“我们认为.将建筑设计得合理易解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时至今日,GMP进入中国已超过十年,一座座大型的现代建筑:南宁会展中心.临港海洋博物馆,重庆歌剧院……见证着他们的建筑理想与设计精神。ID专访了GMP合伙人NikolausGoetze。从建筑的角度谈谈他对德中两国城市的观察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建筑材料钢结构用涂料的配方设计——《建筑涂料与涂装系列资料》,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1987,№.3,1—36。(38523) 国内外建筑涂料参考配方——《建筑涂料与涂装系列资料》,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1987,№.2,1—41。(38523) 近年来国内研制成功的建筑涂料部分新品种(110多种)概述——《建筑涂料与涂装系列资  相似文献   

3.
从数字化编程到数字化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烽 《时代建筑》2012,(5):10-21
文章论述了"前数字化"时代、"参数化主义"时代以及"多智能体"时代的建筑数字化思想演进过程,并着重阐释了"参数化设计"、"算法设计"、"数字化建构"与"数字化建造"等基础概念。作者还从数字设计方法论角度介绍了"建筑数字编程设计"理论内容,阐释了"自上而下"的建筑几何设计方法以及"自下而上"的涌现理论;在编程与算法的方法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建筑数字化建造"对于数字范式革命的重要意义,涉及内容从建筑形式生成到基于建筑性能与生产方式一体化的数字化建造理论i展望了协同设计与社会多系统整合带来的建筑产业升级及建筑材料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冯金龙 《建筑学报》2004,(11):40-43
现代实验教学空间设计越来越注重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以通用性、模块化、标准化为特征的建筑单元设计成为满足不同模式、类型实验教学的有效手段。南京理工大学基础实验教学楼以理性的设计方法对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及其表现方式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都在研究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德国率先提出产能建筑的概念。本文通过介绍分析产能建筑,并通过拓展其边界条件,将其概念进行延伸。通过把建筑产能技术与区域设计策略整合,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分配和存储。以此为思路,总结并尝试提出从建筑、街区产能到实现能效城市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众审美日趋多元,非标准建筑形 态日渐增多。文章旨在探索非标准建筑形态 由设计草图到数字模型再到物理模型的工 作过程,为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阐释了非标准建筑形态创作背景,归纳 已有研究成果;再结合设计条件,提出非 标准建筑形态设计概念;然后根据设计概 念,应用Rev it建立数字模型,展开非标准 建筑形态曲面划分;最后应用激光切割设 备完成非标准建筑形态曲面数控建造,建 构物理模型。实践结果表明:非标准建筑形 态曲面网格划分形式对曲面平滑程度有显 著影响,参数化建模与数控加工技术的应 用有效提升了非标准建筑形态设计效率和 建造精度。因此,设计者应在非标准建筑形 态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引入参数化建模和数 控加工技术,并通过调整曲面划分网格优 化非标准建筑形态的平滑度。  相似文献   

7.
建筑作品从设计构思到建成的实现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辛复杂的过程,包括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与其它工种的配合、建筑师与业主及使用者的沟通,建筑施工的控制、材料和细部节点的把握等。这一过程不仅是建筑师的设计创意过程,还是多方沟通合作配合以及设计质量有效管理的综合过程。但这一过程常被淹没在对建筑设计图面虚拟效果的过度崇拜之中,而忽视了如何将设计构思完整地贯穿并在建造过程中实现等问题,导致中国大量当代建筑粗制滥造。回归建筑的本体、重视建筑设计质量的控制过程,乃是中国当代建筑需要正视的重大问题,也是本期《时代建筑》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建筑中所蕴含的,正是现代建筑长期以来被人们所认可的东西。——彼得·布赫安南(Peter Buchanan)哈佛大学教授、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可持续建筑是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筑设计领域趋于成熟的表现,而可持续建筑之路走向何处是我们必须关注并高度重视的问题。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所设计的作品,无论是小型住宅还是大型展厅,都出色地体现了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9.
建筑设计与建造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分离直接影响了建筑作品的建造质量和效率.本文针对建筑建造现实问题,分析了以船舶制造业为代表的模块化设计制造特点,提出建筑建造应在设计观念、系统控制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13日,由德国海茵建筑北京公司发起的海茵中国学院(HENNCHINAACADEMY),以工作营的形式拉开序幕.并登陆北京国际设计阁。这一伴随着以‘超高层建筑参数化设计”为主题的工作营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詹胜  何玉敖 《新建筑》1997,(2):23-26
通过对物和物质的分类界定,借助维度区域概念,利用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结果,尝试对现代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得以发现建筑发展的本质规律;并由此提出:“物”的设计概念向“物质”的设计概念过渡和重视人的第一感知的建筑是建筑设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2016,(6)
从重新溯源与诠释"建筑结构"的意义出发,通过对结构之中所包含的文化属性的再发现,本文从认知层面对结构与建筑的关系进行了具有新观点的阐述。借以设计结构与建筑之间的联系,提出"结构建筑"对于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4,(5)
文章通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现状分析,并对目前建筑环保理念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将环保理念以及新型环保技术融入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国内建筑给排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维仁 《新建筑》2014,(3):62-69
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建筑类型,如何在当下高密度的都市里发展成为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地景和地景建筑如何与合院的建筑形态互动?此篇演讲稿以都市合院与建筑地景为两个主题,以一系列作者完成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地景,合院与园林,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形态与功能的四合院和自然地景的设计可能,讨论新合院形态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与人们希望把自然融入居住状态的愿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由路易斯·康设计的孟加拉首都综合体中的议员住宿建筑。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2,(4):252-255
对话人: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合伙人)范凌(FANStudiol中央美术学院)地点:URBANUS都市实践北京办公室时间:2012年1月4日整理:李丹中国建筑师对本土文化的解读和输出范凌:今年中国建筑师王澍、景观建筑师俞孔坚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教书。您是怎么看本土建筑师、建筑教师逐步走到世界最前沿的讲堂,带去一些源自中国的建筑思考、建筑实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彭怒  孙乐 《建筑学报》2006,(12):82-85
西贝流土大楼是百年来芬兰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纯木制音乐厅建筑,文章从新老建筑关系与空间序列,声学设计、全木结构特色及木材防火等方面对该建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试图将其先进的木结构建筑经验和技术介绍给中国建筑师。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7,(3)
中国古代的装饰建筑风格和应用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直至今日,古代建筑中的一些设计结构、图案装饰仍旧熠熠生辉,为现代化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文中主要分析了古代建筑装饰所包含的元素,并就现代建筑中应用传统装饰元素的具体方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跨学科交流、跨行业合作已然是今后创新的趋势.同时,人们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文章以涌现理论为线索,分别解读了涌现理论在参数化、地域建筑两方面的体现,并深层次剖析地域建筑创作与参数化设计的内在关联.从自然"原型"、传统材料与建造技艺、文化内涵与象征性三个方面对地域建筑特征因素进行解读.分析并提出参数化地域建筑的设计思路及其特点,为参数化地域设计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沈昕  魏春雨 《建筑师》2012,(3):28-34
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用革命的方式设计建筑,从住宅、博物馆.艺术中心到教堂。他对空间的持续探索改变了建筑的建造方式及人们的生活。他曾称自己的建筑作品为“漫步式建筑”(Promenade Architecture).这一理论影响至今笔者带着“漫步”这个线索审视当代建筑,发现众多优秀建筑作品不同程度的演绎着空间的“漫步性”。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东西方“漫步空间”的设计特征.挖掘其内在结构和差异,为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