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泥浆帽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泥浆帽钻井技术是针对恶性漏失地层最有效的钻井工艺技术,文章结合泥浆帽钻井工艺技术特点,通过深入地研究地层漏失特性,并结合牺牲液携岩规律,得出了牺牲液合理的正注区间计算方法;根据油气在地层及环空中的运移特性,
建立了泥浆帽合理注入周期和注入量计算模型。并根据泥浆帽钻井技术的特殊性,结合钻井现场实际,建立了设备连接方案。研究成果对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泥浆帽控压钻井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石油勘探业界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深水控制泥浆帽钻井技术可以应对严重漏失地层和高压、高含硫地层的钻井问题,但钻井水力参数的设计与计算较为困难。为此,结合深水钻井工艺流程,建立了深水控制泥浆帽钻井井底压力计算模型,给出了深水钻井不同工况下的钻井液密度确定准则和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计算方法,并基于井筒内循环压耗分析得到了水面泵和水下泵的泵压计算方法;针对严重漏失地层和高压、高含硫地层的井筒压力分布特点,给出了该工况下的泥浆帽高度计算方法;结合井眼清洁准则和漏失量与漏失压差的关系,给出了牺牲流体排量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深水控制泥浆帽钻井水力参数设计流程。以一口深水井为例,对控制泥浆帽钻井水力参数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泥浆帽高度主要由井底压力的大小决定,钻井液密度与排量的大小可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通过调节泥浆帽高度可以控制井筒压力。   相似文献   

5.
泥浆帽控压钻井裂缝漏失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浆帽控压钻井是针对严重漏失地层的一种前沿钻井工艺,漏失压力的确定是泥浆帽钻井参数设计的关键。由于裂缝边界条件的复杂性,漏失压力预测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形式组合缝以及弯曲缝的数值模拟,分析漏失压差和裂缝参数对漏失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形式裂缝可通过等效裂缝开度进行描述,漏失量与裂缝开度之间基本满足立方定律,但随着串联缝漏失速度的增大和弯曲缝弯曲度的增加误差增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根据立方定律对漏失压力进行预测。为泥浆帽钻井漏失压力的预测和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控压钻井泥浆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控压钻井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整个井筒环空压力剖面,能有效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涌、井漏、井塌、卡钻等多种井下故障,但在起钻之后不能仅靠调整井口回压平衡地层压力,需要注入高密度泥浆帽。为满足控压钻井起钻泥浆帽注入过程中井底压力恒定,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泥浆帽密度和高度。为此,基于起下钻过程中的井筒压力控制原理和控压钻井起下钻工艺,建立了控压钻井泥浆帽密度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维持控压钻井起钻过程井底压力恒定的泥浆帽密度和高度的设计方法,并以塔里木油田某井为例评价分析了泥浆帽密度和高度对井口回压控制的影响,并指出设计泥浆帽密度和高度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泥浆帽注入和驱替过程中实时控制井口压力,以维持井底压力恒定。   相似文献   

7.
周强 《石油钻井工程》1996,3(2):12-15,19
本文对充气泥浆钻井工艺与欠平衡钻井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通过提高充气泥浆的气液比,改善了充气泥浆的性能,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充气泥浆钻井工艺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泥浆的润滑性对减少钻井中钻具的磨耗,粘卡,泥包等,和延长钻头轴承寿命具有主要的作用,油基泥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但它自身带来的不足,影响了它的应用,通过对影响泥浆润滑性的因素分析,认为在水基泥浆作好固控,般含和添加适量处理剂,使保持既有的水基和油基泥浆的优点及特性,即能满足钻井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外控制压力钻井工艺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控制压力钻井(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是一项先进钻井工艺,通过对井底压力的有效控制,可以解决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窗口较窄地层钻进中的诸多钻井复杂情况.文章主要介绍了控制压力钻井定义、与欠平衡钻井的区别、不同控制压力钻井工艺,包括井底压力恒定的控压钻井、带压泥浆帽控压钻井和双梯度控压钻井以及国外该项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控制压力钻井技术是一种可有效降低窄密度窗口地层钻井风险、减少非生产作业时间的钻井技术。该技术利用回压补偿装置、自动节流管汇及地面控制软件的联合工作来实现井底压力连续控制的目标。为了实现起下钻过程中的连续压力控制,通常采用带压起钻到一定井深再替入重浆帽的工艺办法。合理设计重浆的性能、体积直接关系到带压提钻的井段长度,利于整个过程压力控制的平稳,且能够适当减少劳动强度,提高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