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坋垱村滑坡治理的勘查、设计及治理方案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滑坡风险评价方法,对房前屋后人工开挖边坡造成的滑坡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风险评价,包括滑坡失稳概率计算、承灾体承灾概率计算、承灾体易损性计算和承灾体价值核算,最后得出滑坡总风险值,并将风险值用价值的形式量化表示。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全国地灾最严重区域和重点防治区,全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万余处,崩塌(危岩体)和滑坡是贵州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基于贵阳市富源北路崩塌地质灾害勘查资料,对坠落式、倾倒式崩塌的稳定性评价,采用赤平投影进行定性分析、计算模型进行定量计算,为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县域单元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系统、合理的洪涝灾害风险宏观研判对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综合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承灾体暴露性与易损性及防灾减灾等评价维度,改进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应用多因子统计综合评价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县域单元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并进行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洪涝灾害风险呈北低-中高-南中态势,较高以上风险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与中下游汇流平原区,且承灾体暴露程度对高风险值贡献较大;中东部与南部孕灾敏感性评价值与中等风险区分布形态基本一致。经验证分析,研究结果相对可靠、合理,可为区域综合防灾规划编制及洪涝灾害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模糊集对评价法,选择5个评价指标建立城市洪涝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考虑等级标准边界的模糊性和各指标的不同作用,通过联系度和权重计算,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城市洪涝易损性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评价城市中有2个城市洪涝易损性为较低度易损性,7个城市为中度易损性,3个城市为较高度易损性,2个城市为高度易损性,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地灾勘察成果,从地质、水文、气象等多方面分析评价本场地发生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形成条件、发育阶段、类型以及危害程度,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初步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担任能源输送任务的长输燃气管线网愈发庞大。燃气管线通常埋敷于地下,与地质环境关联紧密,故地质灾害状况对燃气管线的安全构成较大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在地灾影响下,实现对长输地下燃气管线的安全性分析。首先在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权重系数矩阵,将普通逻辑回归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性参数相结合,消除空间关系对于样本点响应变量的影响,从而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再依靠实例研究区域的地灾数据进行模型构建、训练及准确性评估;最后利用研究区域长输燃气管线相关数据进行地灾风险性预测。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检验,确认该模型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清远市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整治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以降雨、高程、坡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作为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制作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区划图,对该流域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瑶安小流域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为平缓、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下游区域,较高风险区集中在山洪灾害危险性较高、居民点分布相对较多的中上游地区,风险度较低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部地区,评价结果与该流域山洪灾害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旱灾是山东省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旱灾风险评价对区域旱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建立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山东省2010~2018年旱灾风险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8年间,山东省旱灾危险性风险波动较大,暴露性风险逐年上升,防灾减灾能力风险逐年递减。通过对16地市旱灾影响因素特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山东省旱灾风险主要划为4种区域类型,其中聊城、菏泽、德州、滨州等市旱灾风险较高,需全面加强旱灾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标准下的暴雨潮位组合,采用排水数学概化模型和城市水系数值模拟模型计算了各种组合工况下沿海城市不同区域的淹没范围,提出了识别、量化不同区域暴雨和潮位致灾作用度的方法,并进行了暴雨和潮位致灾风险区划,给出了适应各个区域的防涝措施。实例应用表明,对海口市主城区而言,暴雨为内陆区域的主要致灾因子,潮位为岛屿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其他区域多为暴雨、潮位联合致灾。在暴雨为主要致灾因子的区域,加大管网排水能力可有效减轻洪涝灾害;而在潮位为主要致灾因子的区域,新建下游泵站为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建成后,新生滑坡或受库水影响的复活型滑坡多达4 000余处,进行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为其中的关键工作之一。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确定隶属度函数,构建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危险评价影响因素权重的大小,结合一级模糊矩阵,经过模糊运算后,得出滑坡危险等级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于灰色关联的滑坡危险性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对滑坡的危险性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将滑坡的危险性分为5个等级,以三峡库区巴东段的6个重点滑坡体为例进行危险性等级评价,并与该地区的滑坡危险性灾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和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滑坡危险等级情况,可应用于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价中。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价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针对小流域山洪特点及成灾机理,以栾川小流域为例,选取汛期年最大1、3、6、12、24h降雨量及年均暴雨日数为致灾因子,地形高程、坡度及水系分布为孕灾环境,沿河两侧村镇人口和房屋密度为承灾体,构建了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关键致灾因子、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图、易损性分布图和山洪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栾川小流域中上游部分地区如常村、么坪村、新立村等所在的小流域属于山洪灾害高风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15.4%,这些地区年最大降水量普遍较高,且沿河居民住户相对集中,山洪灾害风险等级最高;山洪灾害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流域下游,如西地村、上河南村等,此结果与小流域历史山洪灾害分布情况相一致。分析结果可为有关部门防洪减灾提供依据,也可为同类小流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欣  陈宁 《能源与环境》2023,(5):123-126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其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能力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和风险性评价中。研究基于GIS技术,利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数据,对研究区内发育的1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地质灾害的相关评价指标并采用量化评分法进行了易发性评价,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斜坡失稳范围和条件概率确定了危险性分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3.62%、55.50%、16.21%、4.66%,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2.17%、58.87%、18.96%。通过后续排查结果验证,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同时建议锁南镇未来的防治重点应侧重于城镇交通枢纽两侧及重要基础设施区,未来可基于多源观测模型来提高风险区划的精度,最大程度的管理好地质灾害频发区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地质灾害的频发,新一轮的区域性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相继展开。将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作为研究区,使用GIS提取研究区9项影响因子,总结灾害点的分布规律。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分区结果,结果划分合理。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白家包滑坡变形机制及变形趋势,采用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降雨和水库水位综合作用下的滑坡变形规律,通过倾斜加载方式分析了滑坡可能失稳破坏形式,获取了滑坡失稳后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滑坡在水位骤降下变形显著,前缘先于后缘,滑速较快,入江方量大,失稳后具备致灾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埋管区域土壤的热量堆积问题,提出了埋管换热器按内中外、块状、间隔三种分区运行的策略,利用CFD软件建立了10×10的井群换热模型,对地源热泵系统在三种分区与不分区运行策略下运行十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分区运行策略对土壤温度分布和土壤热堆积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可知:不分区、内中外分区、块状分区、间隔分区四种运行策略下埋管区域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5.23、23.31、23.06、23.28℃,最高温度分别为40.62、32.77、40.65、38.93℃;分区运行较不分区运行可以有效缓解热堆积作用,埋管区域整体温度较不分区运行时降低了2.00℃左右,内中外分区策略可以显著缓解埋管区域热堆积。  相似文献   

16.
以常熟市南湖荡区域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参考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生态风险评价导则和方法,对南湖荡区域进行了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确立污染、洪涝灾害、滨水景观破碎化为主要风险源.通过对风险区的六类景观生态系统的风险综合评价,得出南湖荡区域的综合生态风险分布,并提出了南湖荡滨水区不同风险分区的保护建议,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永泰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相关地区的资料,研究区域内的地理环境,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综合指数法,结合ArcGIS软件,得出永泰县地质灾害严重易发区的地理特征,为他人运用基于斜坡单元的区域地灾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面板堆石坝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方法从人工生成的100条地震动中随机选取30条,选定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坝顶竖向位移为性能指标,通过对每条地震动进行等间距调幅,对面板坝进行有限元计算及对结果进行IDA分析,提取各条地震动在所选性能指标不同极限状态下的PGA;然后引入SVM,以代表地震动特性的参数为输入,以PGA为输出,训练并测试SVM模型;最后利用SVM模型做快速预测,在考虑不同地震动数目的条件下,分析面板坝的地震易损性,并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IDA-SVM方法在分析大坝易损性的问题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且考虑不同地震动数目所得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昭君村次级滑坡稳定性评价的精确性,同时运用模糊数学法和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对昭君村次级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与实际测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昭君村次级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与现场地质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滑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且结合两种方法进行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颗粒流方法,采用双轴模拟试验对下蜀土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并利用细观参数对位于南京市挹江门街道旅游学校西侧山体的下蜀土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滑坡变形破坏及滑动全过程。结果表明,滑坡最先在剪出口处发生变形,随后坡顶出现拉张裂隙并持续扩张,最终形成圆弧形滑面,为小型高速牵引式滑坡,滑坡土体停止滑动并最终在坡脚附近发生堆积。滑坡模型模拟的最终形态与实际滑坡形态相似,模拟滑距与实际滑距基本一致,结果较为可靠,可以对宁镇地区下蜀土滑坡破坏过程分析、划分致灾范围及工程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