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青:戴总,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作为资深的职业建筑师,我们首先想问您的是,作为湖南建筑设计大院的中坚力量,您觉得职业建筑师的培养过程中,现有的培养体系对建筑师有哪些制约?戴飞:职业建筑师的培养有两个过程: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在校教育侧重知识性,理念,而在职教育是个深化的过程。国内的建筑学的在校教育跟实际相差太远,建筑师的知识量是非常大的,除建筑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外,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最新材料,最新应用技术,都全部要掌握的,而目前在职教育也是没有成体系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谢华 《建筑创作》2012,(5):18-27
第一部分:视频会议采访 教学+实践·艺术+可持续发展 《建筑创作》:您曾负责管理凡尔赛的国立高等建筑学院九年,从2000年开始也就是您创建ANMA的同一年.您如何同时来做这两件事?他们之间有哪些相互的影响? 尼古拉·米之林:我最初是吕埃尔·马尔迈松艺术学校的主任,所以我习惯于同时做教职和做建筑师.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底,在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作为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访华之际,《世界建筑》对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WA:尽管有一些迟,但我仍然想说,恭喜您成为普利兹克奖的评委。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BT):谢谢。WA:我们听说您正存行程紧凑的评审团之旅当中,您觉得这次旅行如何?BT:这是一次非常开心的旅行。普利兹克评审团的每一次旅行都非常有趣。我们会遇到许多人,有许多新的发现。WA:旅行中有没有看一些中国建筑?BT:我们中有一位中国评委,建筑师张永和。虽然  相似文献   

4.
对话李兴钢     
正UED:工作室创立于大院机制之中,您也代表了在这种特殊氛围下成长的很典型的一代建筑师,这给您的工作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兴钢:对比于十年前,大院机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时反而成为束缚。但工作室的模式给我提供了较为独立的工作条件,无论对于建筑的思考还是实践,这都无疑是有利的和重要的,并且可以得到团队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话     
《中装》: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您父母对您当初选择学习建筑及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Mr.van Berkel:这个问题要是具体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我的母亲与父亲都不是建筑师,但他们的确影响了我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对艺术与音乐的兴趣。另外一个原因也许可以说是因为我们在很多地方居住过。当时我总是能看到很多在建的新建筑。所以其实他们没有直接教给我关于建筑文  相似文献   

6.
正关乎思想资源周榕:刚写完一篇有关兴钢作品的评论,在写作过程中也没有交流过,但有一个问题是我特别想问的,比如你提出问题——建筑师的思想资源是什么,那么,你觉得自己在从事二十多年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包括你从学建筑开始快三十年的时间里,哪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的哪些重要思想资源决定了你的发展轨迹?李兴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上次UED准备专辑中的几位老师座谈的时候,您提出的针对我的  相似文献   

7.
对话崔愷     
UED:作为"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的策展人之一,您是怎样来选择展览的内容,即全面展示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状态,包括大院、大学和独立事务所?崔愷:我一直认为,中国建筑师给予国际建筑界的概念有些时候是模糊的。国内的一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建筑师通常都有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8.
UED:马达思班是国内很有代表性的独立事务所,请问您参展时选择项目有什么样的目的性?陈展辉:这次我想呈现给西方两类不同的项目。一个是农村项目——玉川山庄,这个项目很小,由我们自己投资开发设计,并由建筑师主导,从这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6,(2):32-35
UED:多数中国读者都是从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开始了解您的.那么从您着手实践开始,您的概念和作品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解构主义建筑”展上的程度?您又如何看待“解构主义建筑”这样的标签?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项目无疑是我参加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一个原因,拉·维莱特是那次展览中少数几个得以真正在建的项目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我个人对结构主义(20世纪初的俄国先锋派)以及解构主义(也涵盖了几位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如雅克·德里达,参展几年前我见过他)的兴趣.我在39岁时才有了拉·维莱特这个“真正”的项目,因此这才是我设计实践生涯的起点.我早期的作品完全是理论性的,《建筑与断裂》和《曼哈顿手稿》(其实主要是一系列绘图)是这一阶段的成果总结.关于“解构主义建筑”的标签,实际上几位参展建筑师都表现出一定的距离感.我们显然并不想把它变成一种风格或学派.  相似文献   

10.
UED:请问您选择华山游客中心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两个项目来参加这次展览,当时是出于什么初衷,您想为英国建筑界展现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庄惟敏:中国建筑师所办的展览中较多的应该是威尼斯双年展。当然建筑师在每个展览里所表达的东西也有所差别。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是第一次在英  相似文献   

11.
UED:您的建筑设计有没有因为参与城市规划而受到不利影响?在您看来,建筑师与规划师的区别在哪里?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没有,恰恰相反.城市与建筑两方面的思考需要相互滋养,不应将两者截然分开.城市规划的观念里,首先要着眼于大尺度,要看定型的“总平面”.与之相比,我是从社区、建筑、两个房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社区之间的界面出发来考虑问题的.我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反思这个时代的城市形态问题.我同时是规划师也是建筑师.  相似文献   

12.
正王蔚:殷总,您好,很高兴能接受我们的访谈!2010年在攻读博士第二年时第一次参加湖南省建筑师年会,回想起已经6年多,有幸认识了您和杨总(杨瑛)、贺老师,再次感谢殷总当时能给我们80后建筑师一个机会。您担任湖南省建筑学会秘书长这么多年,见证了很多湖湘建筑的大事件,首先想请您给我们谈一下您的一些经历和体会?殷昆仑:省建筑师学会是湖南省住建厅领导下的一个学术团体,我们这届接手的时候是第三届,第一届的会长是  相似文献   

13.
金京 《华中建筑》2007,25(8):237-239
记者:您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建筑现象?您觉得我们的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是同步的吗? 侯幼彬(以下简称侯):提起这个问题,我就想起郑时龄院士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的美国SOM事务所香港办事处的建筑师安东尼·费尔德曼说的一句话:(在中国)你可以看到别的国家脑筋清楚的人不可能会盖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正>UED:中国院方案组于1997年成立,能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建筑行业和市场的环境吗?您怎样看待方案组的产生?王明贤:中国改革开放40年正好是中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40年,我认为这40年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老一辈建筑师像戴念慈、林乐义、佘畯南、莫伯治为我们创造中国的现代建筑;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可说是1997年以后至今20年,崔愷和中国一批更年轻的建筑师在创造中国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UED:您的建筑设计有没有因为参与城市规划而受到不利影响?在您看来,建筑师与规划师的区别在哪里?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没有,恰恰相反。城市与建筑两方面的思考需要相互滋养,不应将两者截然分开。城市规划的观念里,首先要着眼于大尺度,要看定型的"总平面"。与之相比,我是从社区、建筑、两个房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社区之间的界面出发来考虑问题的。我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反思这个时代的城市形态问题。我同时是规划师也是建筑师。街坊是一个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许许多多这样的分子构成了有生命的城市系统。但这并不代表我只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一、这次世博会中国馆在华人建筑师范围招标,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多年来,国内一大批重要性建筑设计招标,要么完全拒绝国内建筑师参加,要么采取中外联合体(当然是国外建筑师为主)的方式邀标,对此,我一直是反对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些同志认为要承认我们和国外建筑师的差距,但我想,如果不给中国建筑师以充分锻炼的机会,这"差距"如何弥补?改革开放三十年了,  相似文献   

17.
atd:位于上地科技园区的联想研发中心楼项目是国内第一个比较好地实现了的清水混凝土公建项目,您在这次建筑实践中,有哪些体会和经验呢?  相似文献   

18.
正UED:我们知道您在少年时期就十分擅长演奏手风琴。您也曾经说过最喜欢在五线谱上作画,甚至在您的某些平面作品中也体现出了对音乐和建筑关系的探索。音乐对于您的建筑生涯究竟意味着什么?丹尼尔·里伯斯金:我热爱音乐。音乐是建筑的灵魂。两者都令人产生情与理的共鸣,因此直击人心。没有建筑,音乐就如同噪音一样喧闹;没有音乐,建筑亦沦为一件普通的商品。UED:在《破土》一书中,您向我们呈现了纽约建筑师全然不同的一面。在您的笔下,建筑师更像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甚至是流行歌星,这与公众最初对于这一职业的认识大相径庭。至少在东方人的眼中,建筑师们通常是谦逊、稳重的代名词。您认为对于一个好的建筑师而  相似文献   

19.
对话     
记者:除了总部设在巴黎之外,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上海都设立了分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两座城市?中国对您的吸引力有哪些?Marcelo Joulia:我之所以会选择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因为我出生成长于阿根廷,因此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而谈到上海,其实我最初是想在日本成立  相似文献   

20.
在九十年代出版的第一刊物,即在1990年1月3~10日出版的英国权威性周刊《建筑师杂志》(Architects’Journal)(以下简称AJ)中的开场短篇社论中说:“……问题的一部分(今天“建筑在衰退”的激烈问题),可能由于近来最有影响的建筑思想不是来自设计实践,而是来自建筑评论”。这一论断来自发表于该杂志上的马丁·帕雷(Martin Pawley)的文章。在这次(国际建协)大会中的“国际建筑评论委员会”(CICA)的开幕式上,我们也许要问自己:AJ所讲的话是否可信?因为这是与“建筑的近期思想”有关的,而CICA在12年前,即1978年11月就创立了,它必然会被牵连。但有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