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文化传承载体,加强文化开发与保护是延续其生命力的关键。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民宿发展现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宿景观的关系,提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宿景观设计要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宿景观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民宿成为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人们在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错综复杂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催生了对健康和养生的强烈需求。文章试图以紫山村民宿为研究对象,从焕发乡村活力、驱动产业发展和重塑建筑空间等方面,探讨康养理念在乡村旅游民宿中的作用,以期为乡村民宿的设计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光武  李群  翁素馨 《居业》2021,(8):15-16
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它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和乡村空间环境、周边建筑空间环境与地域人文历史环境共同交融的结晶.而地域文化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的基因和灵魂,乡村民宿酒店空间中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设计工作的核心,是设计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乡村民宿酒店空间再生中地域文化传承设计实践手法的总结和介绍,有助于推动乡村民宿酒店空间的再生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资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对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响应的实际体现.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视域下特色乡村民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现阶段特色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游客对特色乡村民宿中地域文化的体验预期,对地域文化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具体形式进行优化,从而使乡村民宿旅游具备地域差异,实现特色乡村民宿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广西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因此,岭南文化融入广西特色乡村民宿设计对丰富旅游经济的文化内涵,丰富游客体验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崛起,未来的旅游趋势将会以新型民宿的概念引领时代风潮。民宿产业的兴起意味着新型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建设是现今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在保持农村原有底蕴的情况下,把民宿的现代化功能加入其中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该文以秦山村民宿改造设计为例,希望通过改造老建筑发展新型民宿,带动当地发展,同时保持乡村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通过设计师的合理改造,保持村落纯朴幽静的慢节奏生活,传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针对乡村民宿建筑设计展开论述,分析乡村民宿与多元化设计价值,其次总结目前民宿设计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突出乡土文化特点、突出建筑设计整体性特征、加强乡村民宿建筑设计生态化、创建人性化的民宿环境、创新乡村民宿的设计思路及建议,以期能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及传承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海南乡村民宿多元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以及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时代背景下,以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基础,探析民宿多元化设计理念,阐述未来多元海岛乡村民宿的发展方向,力求促进海南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在国内开始快速发展。近年来,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特点,而部分乡村民宿建筑品质较差,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相悖,影响游客体验。因此,探索乡村民宿建筑品质的提升策略,对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巩义市为例,通过介绍巩义市各乡镇乡村民宿优势资源、民宿类型、建筑设计风格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乡村民宿现存的建筑问题,就这一产业的建筑品质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乡村民宿建筑品质关乎乡村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效可持续发展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就要改善乡村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民宿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陈欢 《安徽建筑》2023,(12):20-23
在民宿产业日趋成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将发展民宿产业作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列举了传统乡村民宿存在的常见问题,例如民宿定位不准确、服务品质不过关等,随后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改造设计应遵循的生态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最后以某地的乡村民宿改造项目为例,结合项目实地调研,设计了以既有三座古民居建筑为中心,整合周边水、山等自然资源,保留和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整体改造方案。重点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结构与外立面改造、建筑室内空间改造、民宿周边景观改造等方面,对该民宿项目的改造设计内容展开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乡村民宿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罗文彬  蒋卫平  吴阳 《建筑结构》2022,(6):后插6-后插7
乡村经济旅游的不断发展,使乡村民宿成为人们体验生活,调剂压力,融入自然和了解风土人情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村传统民居更是在特定地域文化影响下生成,受特定的历史、文化、民系、宗教、礼俗、风水等影响较深.然而,从地域文化营造背景下探寻民宿设计方法较复杂,将地域文化的特征考虑到适应乡村民宿的功能需要、精神需要.良好的民宿设计通过...  相似文献   

11.
李亚茹  刘晶 《城市建筑》2021,(12):76-78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崛起,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从狂热到理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在乡村民宿的营造过程中,在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塑造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对川西地区乡村民宿与乡村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区域乡村民居的风貌特征,并结合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表达,提出乡村民宿建筑地域性风貌营造的方法,为乡村...  相似文献   

12.
章佳  颖涂塽 《城市建筑》2023,(8):183-18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各地发展乡村经济的主要方式之一,乡村民宿的营建也随之迅猛发展。为避免乡村民宿快速发展,导致同质化严重、乡土性缺失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安徽皖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户型结构,针对不同的户型结构提出具体的改造优化设计方向,并以堂屋院落式户型作为典型实践研究对象,从内部空间优化、院落营造、建筑立面更新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探讨营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民宿的可行性,以期对国内其他地区民宿建筑设计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民宿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型服务业,是提升乡村人民收入的重中之重,同时作为文化旅游的基础载体,近年来发展迅速且模式逐渐多元化。民宿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承发扬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营造建设方面应结合地域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其联结游客与文化的作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之下,民宿空间建设需与地域文化产业、周围自然地理环境、乡村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有机融合。以梅岭湾里红星村民宿为例,提出生态性延伸式民宿设计,发挥发扬当地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4.
梁耀坤 《现代装饰》2021,(7):194-195
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乡村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快速崛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旅游体验.建造乡村民宿,推进了国内的乡村振兴工作的进程,对于乡村的自然风情以及本土人文均起到了改善作用,有助于传承地域文化,提高居民水平.本文对乡村民宿价值体现进行了探讨,结合地域文化与乡村民宿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民宿则恰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入口。民宿旅游作为新型的度假方式,恰逢发展的好时机。而民宿的创意设计可以给乡村风貌带来更直观的视觉上的提升,在对民宿设计时,着重将当地特色文化与民宿的设计融合并且营造民宿主题文化氛围,以及利用特有条件创新民宿旅游体系等,使民宿成为乡村的一个特色点,以此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4)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民宿旅游蓬勃发展。民宿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存在着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指导、缺乏特色化内涵、制度规范缺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了促进乡村民宿旅游的持续发展,发挥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该文将解构—重构手法运用到乡村民宿的设计中,分解乡村文化和空间结构,提炼设计元素运用到民宿的设计中,以丰富空间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推动传统新农村向现代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成为当下热门话题。鄂西南乡村民宿设计融合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建筑独具一格,具备发展高级乡村旅游模式的有利条件。基于对恩施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以恩施地区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宿发展的可行性与设计策略,使民宿既可以保留当地原始乡土人情、建筑特色,又可承载现代人对乡村生活的需求、输出当地文化特色,从而为当地提供一种新的乡村振兴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詹恒 《居业》2021,(1):40-41
近些年来,国家及各四川民族地区政府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民宿建筑景观设计作为民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相关政策上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从乡村建筑规划、民族文化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实施都影响着民宿建筑景观设计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起到了保护与发展的作用。乡村民宿可以作为传播当地文化的载体,体现地方特色,已是乡村旅游中的一部分,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渝东南地区乡村民宿需求量随旅游业的开发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同时缺乏专业指导而使渝东南地区的乡村民宿普遍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最终无法满足游客们的乡村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渝东南地区乡村民宿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地域文化,提取体现地域特色的元素符号作为设计元素,为渝东南地区的乡村民宿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墨 《建筑经济》2023,(8):109-109
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住宿方式,其多元化设计能够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该设计从空间设计、服务体验、文化特色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乡村民宿多元化设计的具体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民宿的多元化设计能够让其鲜明的特征曝光于公众视野之中,达到提升关注度的目的。如乡村民宿多元化设计效果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