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AZ31镁合金铸坯均匀化退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的均匀化退火工艺对AZ31镁合金铸坯组织转变和成分均匀化的影响,保温温度为530、540和550 ℃以及保温时间为30、60和90 min.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固相线温度以下应尽可能提高退火温度,同时缩短退火时间可使铸坯达到较好的均匀化效果,消除大部分枝晶偏析,γ-Mg_(17)Al_(12)相在α-Mg基体上呈细小的颗粒状分布; AZ31镁合金铸锭的优化退火工艺为540 ℃保温60 min.  相似文献   

2.
立式双辊铸轧AZ31镁合金薄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终形双辊铸轧薄带新工艺快速凝固、动态直接成形的特点,直接制备出宽254 mm、厚1~3 mm的镁合金薄带坯.解决了镁合金坯料成形难问题,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同时细化晶粒,提高镁合金薄带坯的加工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辊铸轧技术制备AZ31镁合金板坯,利用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技术对该板坯的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双辊铸轧AZ31镁合金板坯中的物相主要有а-Mg枝晶、枝品间富溶质а-Mg和不规则的块状Mg17(Al,Zn)12相组成的离异共晶以及弥散分布于晶内的星形细小Al8Mn5相;在双辊铸轧过程中,随着Mg液温度的降低,过饱和的Mn以Al8Mn5相的形式从Mg液中析出,而后细小的Al8Mn5相随着а-Mg初晶的长火进入枝晶胞内部;а-Mg初晶长大的同时,Al、zn等元素在枝晶问未凝固的液相中富集,最终在枝晶问形成依附于初晶的富溶质а-Mg和不规则的块状Mg17(Al,Zn)12相组成的离异共晶.  相似文献   

4.
AZ31镁合金薄带立式双辊铸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终形双辊铸轧薄带新工艺快速凝固、动态直接成形的特点,直接制备镁合金薄带坯。研究了镁合金立式铸轧成形工艺及退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采用铸轧工艺很好的解决了坯料成形问题,同时细化晶粒,提高镁合金薄带坯的加工成形性能。经400℃,60 min退火,可以获得平均直径9~10μm分布均匀的等轴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变形镁合金薄板的加工新方法,设计了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采用混合气体保护措施,用水平式双辊连续铸轧法成功试制出6mm×600mm×(5000~)mm的AZ31B变形镁合金铸轧板。铸轧供坯轧制的薄板力学性能达到或接近于同规格的热(温)轧、挤压产品的水平。试验表明:用水平式双辊连续铸轧法生产变形镁合金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开发的镁合金双辊铸轧设备,通过镁合金铸轧工艺试验,制备出AZ31镁合金铸轧板坯。研究了双辊铸轧镁合金板坯显微组织特征及铸轧温度对板坯微观组织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镁合金双辊铸轧板坯晶粒细小,均匀圆整,显微组织具有快速凝固和半固态组织特征;铸轧温度对板坯显微组织的影响显著,当铸轧温度为685℃时,镁合金铸轧板坯获得理想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7.
均匀化退火工艺对铸态AZ80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工艺对AZ80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铸态和均匀化退火后试样室温拉伸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能有效消除枝晶偏析、改善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确定390℃×16 h均匀化退火为合金的最佳处理工艺。冷速的快慢造成析出沉淀相形貌和数量差异,引起合金力学性能不同。冷速越大,硬度和强度越高,而伸长率越小。铸态试样室温拉伸断口为准解理断裂加少量剪切断裂,经均匀化处理后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8.
双辊铸轧镁合金热塑性和热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铸轧镁合金在高温下的塑性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随实验温度升高,合金高温抗拉强度下降,塑性增加;在300~400℃实验温度下,合金的变形抗力相对较低,热塑性较好;在350℃下热轧,经多道次轧制变形,在300℃×60min退火后,抗拉强度达到270MPa,伸长率为29.8%。  相似文献   

9.
立式双辊铸轧镁合金薄带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的立式双辊铸机上进行了AZ31B镁合金薄带的铸轧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下铸轧薄带微观组织,并对不同冷却方式下铸轧镁合金薄带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辊铸轧镁合金晶粒细小、无共析现象发生.铸轧速度对板带的显微组织影响显著,当铸轧速度达到20 m/min时,镁合金薄带组织为理想等轴晶.对铸轧态镁合金薄带进行油冷,既防止了薄带表面氧化,又阻止了冷却过程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10.
双辊铸轧-热轧镁合金组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双辊铸轧及热轧镁合金薄带的生产工艺,利用铸轧坯直接进行热轧,研究轧制工艺参数及轧后冷却条件对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50℃轧制时,其变形组织再结晶程度、晶粒细化和均匀化程度最好。随着压下率的增大,镁合金的晶粒明显地细化,组织变得更加均匀。空冷条件下的镁合金组织比淬火条件下的组织更均匀,晶粒的等轴化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双辊快速凝固AZ31镁合金薄带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等径双辊连铸机上进行了AZ31镁合金薄带连铸的试验研究,掌握了诸如浇铸温度、铸辊转速、辊缝和侧封等合理的工艺参数,成功地铸出了AZ31镁合金薄带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镁合金薄带双辊铸轧新技术为背景,开展了铸轧成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的模拟研究。镁合金薄带双辊铸轧是以液态镁合金为原料,用两个反向转动的水冷铸辊为结晶器,直接制备1.5~3.0mm镁合金薄带的短流程新工艺。对双辊铸轧轻合金薄带的凝固组织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用以优化和指导制备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项目研究组通过对双辊铸轧过程动态凝固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镁合金薄带铸轧实验研究以及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得到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铸轧工艺稳定性及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的双辊板带连续铸轧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绿色环保材料镁合金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加工方式,分析了镁合金双辊板带连续铸轧技术是镁合金加工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在退火处理中的组织性能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AZ31镁合金轧制薄板经200~400℃退火5~240 min后的组织性能演变.通过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室温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其组织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在250℃以上退火过程中的显著组织变化在几分钟内就已经发生,250℃退火10 min组织出现明显的静态再结晶组织;400℃退火在5 min内已经基本完成再结晶;发生再结晶的退火温度存在临界值,在200℃以下退火,即使经过240min也不能完成再结晶.低于350℃退火,完成再结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晶粒长大较慢,退火240 min后晶粒尺寸为7~8 μm.轧制态AZ31镁合金板材的室温拉伸断口为准解理断裂,退火处理使板材的延性大大改善,断口呈韧性断裂.300℃×120 min退火后AZ31镁合金薄板的综合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297.1 MPa,断裂伸长率为23.98%.  相似文献   

15.
AZ31镁合金薄带直接铸轧新工艺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本文研究了AZ31镁合金薄带铸轧工艺过程。对铸轧状态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薄带直接铸轧新工艺可消除偏析,极大的细化晶粒。并研究了组织形成机理。将镁合金薄带在240~300%进行热轧,最大压下率达到了50%。  相似文献   

16.
AZ61镁合金软接触电磁连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软接触电磁连铸法制备了AZ61镁合金铸锭,对其晶体结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金属模铸法制备的铸锭作了比较。实验发现:两种方法制备的铸锭相结构相同;软接触电磁连铸铸锭晶粒细小,第二相弥散分布,促使其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常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约30%和27%,其断口形貌具有更多韧性断裂的特征;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软接触电磁连铸可以使镁合金的自腐蚀电压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从而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AZ31B镁合金空气环境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和水环境搅拌摩擦焊接(Submerged Friction Stir Welding,SFSW)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FSW接头焊核区为细小等轴状再结晶晶粒。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焊核区晶粒尺寸增大,显微硬度值降低。FSW接头表层处的显微组织比中心处粗大,且分布不均匀;而SFSW接头表层处的显微组织比中心处明显细小。FSW接头的表层硬度值低于中心处的硬度;而SFSW接头的表层硬度值高于中心处的硬度。当旋转速度为950r·min-1、焊接速度为75mm·min-1时,SFSW接头的抗拉强度值达到最大,为母材强度的72%,拉伸断口表现为解理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室温条件下AZ31镁合金在不同加载频率(3和30 Hz)和不同应力幅值(90,95,100,105,110 MPa)疲劳变形后的组织演变规律及断口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加载应力增加,基体内残余孪晶数量增加,残余孪晶主要以拉伸孪晶形式存在。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晶粒逐渐细化,这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拉伸孪晶演变诱导晶粒细化。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织构强度显著减弱,这与试样疲劳后的再结晶机制有关。通过对试样疲劳断口的分析,发现孪晶片层处容易引起裂纹萌生,随着应力的增加,试样中裂纹扩展区面积逐渐减小,在疲劳裂纹扩展区观察到明显的疲劳辉纹。最终断裂区表面粗糙,主要存在韧窝、撕裂脊以及二次裂纹等形貌。在最终断裂区可观察到韧窝,韧窝尺寸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加,在较高加载频率下,韧窝的尺寸与数量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