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真空技术公司开发的简便的“蒸着聚合”制造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系将均苯四甲酸酐和二氨基二苯醚在真空装置内加热蒸发,在基板上合成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过去的合成法是将均苯四甲酸酐和二氨基二苯醚在特殊溶剂中,生成聚酰胺酸中间体后,脱水缩合为聚酰亚胺。日本真空技术公司这次开发的合成法是在真空容  相似文献   

2.
日本真空技术公司成功地研制了聚酰亚胺树脂的新合成方法。过去的方法是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和二胺二苯基醚放入特殊的溶剂中制成中间体后,经脱水缩合制成聚酰亚胺。新方法是在真空装置中分别放入两种单体,将真空度控制在10~(-4)Torr左右,并加热两种单体。这两种单体在基板上变为聚酰胺酸,加热至300℃左右即形成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膜的生成速度为每分钟0.1μm以上,膜内完全无气孔,聚合度相当高,与基板的  相似文献   

3.
自增感光敏聚酰亚胺的制备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分别与两种自制单体: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酮(单体B),经低温溶液缩聚-高温化学亚胺化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光敏聚酰亚胺。采用WAXC、IR、UV、TMA、TGA等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该合成方法简便,分子量容易控制,产品纯度高,合成的光敏聚酰亚胺具有自增感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光致抗蚀剂——负性自增感光敏聚酰亚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一种新型光致抗蚀剂———负性自增感光敏聚酰亚胺的研究概况,着重论述了它的合成方法、感光机理、感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新型二酐和二胺单体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5.
芳香聚酰亚胺在有机溶剂中通常是不溶的,并且光学透明性低,因而限制了它们在某些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合成可溶透明性聚酰亚胺成为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用于合成可溶透明聚酰亚胺的改性二胺和二酐单体的常用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单体及其聚合物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过去曾报道过有机硅单体和己内酰胺氨基甲酸乙酯单体的合成,在紫外线作用下,几分之一秒内即发生固化,在载体上形成耐热耐水的涂层。更通用的有机硅单体——二甲基丙烯酰丙氧基己内酰胺二甲基硅氧烷(ДКС-2,其中2表示单体中存在两个双键),是以二甲  相似文献   

7.
富士重工业公司、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及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共同研究把使用热塑性树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飞机接合部等处。三井东压化学公司提供其开发的由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及碳纤维制成的预成型品,由富士重工业公司精制成飞机零件,计划通过未来两年的开发实现在飞机上实际应用的目标。飞机用复合材料过去是使用热固性树脂,这次试用热塑性树脂尚属首次。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开发的热塑性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8.
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作为二酐单体,同时选用一种带有侧链的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作为二胺单体,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可溶性的联苯型聚酰亚胺。探讨了单体配比、固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酰胺酸黏度的影响,以及化学亚胺化时间对PI亚胺化程度的影响,并确定了聚酰亚胺最佳的合成条件。聚酰胺酸合成过程的最佳单体配比确定为1∶1,固含量为12%,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8 h,最优条件下的聚酰胺酸特性黏度为1.88 d L/g;聚酰亚胺合成过程的最佳化学亚胺化时间为24 h,在该条件下亚胺化程度为98%。之后,对最优条件下合成的聚酰亚胺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酰亚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4万和21万)且分布较窄,在保持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成膜性、溶解性等加工性能,是制备耐溶剂纳滤膜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
王卫  李承祥  张国斌  盛六四 《材料导报》2008,22(2):119-120,128
聚酰亚胺是当前耐热等级最高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聚酰亚胺的合成条件和结构性能对于制备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均苯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聚酰亚胺,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不同亚胺化温度的聚酰亚胺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合成双马来酰亚胺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是高性能双马型聚酰亚胺树脂的主要单体。针对目前该单体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热闭环法合成技术,采用甲苯代替丙酮作溶剂,据此建设了装置,并投入批量生产,质量指标良好。经西安绝缘材料厂用于570(5440-I)粉云母带结果表明性能良好,满足F级绝缘等级要求,现已在绝缘材料及航空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芳香二酐和自制的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二胺为单体,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聚酰胺酸溶液,经化学亚胺化反应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材料,进一步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聚酰亚胺基纳滤膜。通过红外光谱、核磁、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对合成单体和聚酰亚胺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DMMDA二胺单体,以该单体为原料制备的聚酰亚胺基纳滤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对酸性红94的截留率高达92%,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及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2.
由芳香族单体合成的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可应用于高性能领域。然而,这些聚合物在完全酰亚胺化的状态下常常是不溶不熔的,因此,人们试图研究一种保持一定高强度和热氧化稳定性的易加工的聚酰亚胺。一种尝试是将柔性桥键单元引入二胺或二酐单体中,赋予硬质聚酰亚胺主链以可动性。庞大侧基与含有间位键合的直链二胺的掺入,也可提高可加工性。将柔性硅氧烷链  相似文献   

13.
以3种二酐和3种二胺为单体,合成了9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均质膜;在303.15 K下分别测量了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动态吸收曲线;并通过计算反常扩散指数(dW),讨论了聚酰亚胺膜材料的吸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脂环族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环族聚酰亚胺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低介电常数和更好的透光性,满足了近年来高端微电子产业对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而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环族聚酰亚胺领域的研究热点,就脂环族聚酰亚胺的单体一脂环族二酐和二胺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总结,同时从脂环族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看上去象鲨鱼吃唱片,其实它是真空唱片清洗器,Benjamin 公司最近又研制一种电子产品,以此自动真空辅助设备完善了 Robins 生产线,此辅助设备清洗器又称鲁宾斯清除器。它包括42—100型和42—11O型两种型号。把唱片安放在装置的开口处(即顶部的槽  相似文献   

16.
可溶性含羟基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含羟基的二胺单体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DHTM),并将该单体分别同六氟异叉丙基二苯四羧酸二酐(6F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和4,4′,-二(4,4′,-异丙叉二苯氧基)四羧酸二酐(BPADA)反应制备了3种结构的聚酰亚胺。溶解性实验表明,这3种聚合物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此外,还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了拉伸和动态机械热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7.
三氟甲基聚酰亚胺是目前研究得较为广泛的一类功能材料,综述了含三氟甲基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从含不同基团的三氟甲基结构(3F,6F,9F)出发,介绍了这3类基团的结构和特点,归纳了一些新型含三氟甲基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结构与合成,主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含三氟甲基聚酰亚胺的性能研究及应用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种用于蜡脱油单元中回收溶剂的膜系统即将由埃克森美孚公司实现工业化 .它是埃克森美孚公司在W R 格雷斯公司合作下设计的 ,为此格雷斯公司开发了聚酰亚胺膜 .该装置已成功地完成了 3个月的中试 .润滑油装置中蜡的物流一般含 5 0 %左右的油、分离蜡和油的标准方法是搀入溶剂把油抽出 ,冷却混合物使蜡析出 ,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回收溶剂 .在试验中 ,工业规模的缠绕式膜组件可回收通过装置的 2 0 %的溶剂 ,其余 80 %溶剂通过蒸馏回收 .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去瓶颈和扩大装置能力的途径 .此工艺类似于美孚公司和格雷斯公司开发并于 1998年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合肼法成功合成了含芴基、醚键及烷基的二胺单体9,9-双(3,5-二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基)芴,并对其熔点、红外、核磁表征。结构表明,该单体具较高的纯度,并且熔点较高。采用该二胺和双酚A型二酐聚合,合成了较高分子量的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通过热亚胺化和化学亚胺化得到了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红外(FT-IR)、特性黏度的测试,说明合成了含芴基及醚键的新型聚酰亚胺,同时从溶解度的测试结果来看,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三氨基单体-1,3,5-三(4-氨基苯氧基)苯(TAPOB),利用其和二酸酐单体-双酚A二酸酐(BPADA)反应,制备了端酸酐基超支化聚酰胺酸和超支化聚酰亚胺。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检测,表明得到了目标聚合物。超支化聚酰亚胺具有中等分子量和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进一步测试表明,聚合物的特征黏度和线性聚酰亚胺相比较低很多。超支化聚酰亚胺保留了线性聚酰亚胺的优良热性能,同时超支化聚合物溶解性能大为改善,在室温下可溶解于常见的强极性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