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完整地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其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应该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首先须对城市作出正确的定位,并按城市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城市整体的特性中考虑当地传统建筑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使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直观表征,"文化整体论"强调从文化角度理解并全面剖析文化现象的构成要素,用文化整体论的视角来剖析传统村落背后的文化背景,对于全面分析保护对象,系统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很有意义.选取青海省合然村为例,分别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层面深入剖析该传统村落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传承中人、空间、时间、方式等不同因素系统剖析并提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期能形成更深入系统的保护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完整地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其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应该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首先须对城市作出正确的定位,并按城市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城市整体的特性中考虑当地传统建筑的保护。唯有如此才能使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聚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发展和传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很多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消失,其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此研究基于传统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分别对传统聚落内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特色的景观节点、历史街区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的保护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活化载体体系;结合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原则和策略,最后明确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一般活化路径。在保护实施的过程中,对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依赖生存的空间环境都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表现,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地域文化精华的凝结,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与记忆。文章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以皖中地区地域建筑文化与传统街区更新保护策略为研究基础,将皖中地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安庆市倒扒狮街区作为分析案例,对安庆市的历史人文特征与倒扒狮街区的建筑特点进行研究,结合倒扒狮街区的现状与问题解析其改造过程中与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保护相关的更新策略,探究皖中地域文化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表达与传承,探索地域文化活化的实践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历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名城登封的现状,从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整合、延续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做好名城登封的保护.通过设立保护区、保护片区,整合散布的文物古迹,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整体景观架构中的影响力.同时,结合保护片区设置相匹配的传统特色生活空间.以期共同强化以城为核心、山城相映的名城风貌,从而延续历史文脉,凸显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关键取决于其能否在保护文化资本和环境资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资本的提升、文化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对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段家堡村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提出转变观念,主动保护、挖掘和丰富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开发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需要 ,城市的更新改建步伐日益加快 .在更新改建中 ,商业化日趋严重 ,而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却令人担忧 .因而 ,如何保护城市现存的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并与发展结合起来 ,是应着眼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只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对文化环境保护的问题非常突出,造成了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丧失和城市特色的泯灭。文章拟以洛阳老城十字街为例,通过了解它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其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色彩保护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即:结合地域文化,在尽可能保持原有街道格局、空间特色、整体风貌等不变的同时,努力改善街区环境,并依靠其历史文化底蕴振兴传统街区.目的不仅在于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探索,而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与思考当代乃至未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具体体现。将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解构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两个部分,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赋存及空间关联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赋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文化资源在类型上存在诸多共性之处,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文化资源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地区和类型两方面的差异,需要构建不同的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协同开发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具体体现。将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解构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两个部分,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赋存及空间关联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赋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文化资源在类型上存在诸多共性之处,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文化资源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地区和类型两方面的差异,需要构建不同的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协同开发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生产实践保护离不开创新,而不断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是传统手工艺能够流传至今的积极因素。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和传统手工艺的创作特征,阐述相关主体在传统手工艺实践保护中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提出从传播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新型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调整创新保护策略,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并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树立人民群众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其体系化的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伦理基础出发,论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伦理正当性.无论是劳动价值理论、人格论、人权理论还是功利主义的激励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和分析了构建和保护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和保护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考。本文认为应该创设适宜满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的政治氛围、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构建和完善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关注度逐渐加深、价值不断突显,相应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但总体来看传统村落保护仍然较为缺乏整体性保护视野。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从空间解析角度将传统村落解构为自然生态空间、人工物质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并对其下一级别的具体保护内容进行说明,从而构建整体性保护体系,并以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村为例对所构建的保护体系进行应用,为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玉华宫风景区规划实践,针对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如何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我国在处理历史文化环境的一些作法,提出了不同观点,确定了在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共存的背景下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在规划中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绵阳市郪江古镇案例,对传统古镇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影响文化景观的内外因素及其演变特征提出以保护文化景观特性为原则的生态治理、风貌保护、文化传承、技艺复兴、建立古镇保护保障机制等建议,由此探索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玉华宫风景区规划实践,针对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如何再现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环境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我国在处理历史文化环境的一些作法,提出了不同观点。确定了在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共存的背景下的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在规划中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地域建筑文化应当作为当代建筑创作的源泉,是树立全民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依据.金寨县燕子河镇位于皖西大别山地区,本文以该地区传统建筑为载体,从建筑文化视角对其展开分析,凝练文化元素,提取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建筑创作实践研究.笔者通过传统建筑文化与公共建筑设计的耦合,在解读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从传统特色、形式符号、空间功能等层面实现在新建现代建筑中践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以期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推动该地区传统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技术发展,填补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并在皖西大别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保护策略与实践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是我国未来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需要税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在考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对"营改增"后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系统性、文化企业税负的影响、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实行文化产业的差异化税收政策,优化文化事业的捐赠政策,保持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完善文化产业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在税收法定原则下实施文化领域的"费改税"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