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有篇题为《五分钟法哲学》的文章,专门阐述法哲学的意义与内涵,为法律人所称道。笔者不敢自比先贤,说是"五分钟法律概念",一是发扬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二是希望文章尽量短小,使读者能在五分钟内读完。"五分钟法律概念"旨在对合作设计与联合体投标两个概念的解析,是笔者通过深入梳理研究相关法律规范,并结合建筑设计管理实务经验有感而发,希望能对行业中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在对2010年工程法规进行回顾和介绍之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先向读者介绍一下工程法规的知识体系,因为只有把新颁法规放在整个工程法规知识体系中去认识,才能够对其有整体、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工程法规知识体系一般包括基础法律知识、核心法律知识及辅助法律知识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资源再造:法治与德治及"第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律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党政方针及学人理论就国家治理和社会调控方面,一直在"法治"与"德治"之间寻求良方,但时至今日仍无一具体答案.问题出在哪里?面对如此凝重的"追问",笔者试图对"法治"与"德治"本体性资源予以深入考究,通过"法治"与"德治"的优化整合,进行资源再造,创造法律、道德契合的且共享的"第三力",来有效弥补法律的缺位和道德的无力.  相似文献   

4.
杨佳 《商品与质量》2011,(S9):161-162
基于近些年对法律移植问题的争论,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外来法律资源与本土资源的冲突问题;法律移植的逻辑前提;及在法律移植过程中如何使得所植法律不失其效用性即法的吸收抑或是融合;以及在法律移植的一段时间内如何确保其效用的常态实现即法的形成。以此宿求于对现状的思考及对法理的解读来减轻些许人们对法律移植的困惑或恐惧感。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把规律区分为"自然规律"和"法律"。对于《法哲学原理》中文译本中的"法律",笔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关于权利的法则"。而对于自然法和实定法的关系,应该理解为"自然法的合理性要在实定法中表现出来,在实定法表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东西应当是合理和符合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物自体"在康德哲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自体"在其认识论中作为感性来源、认识界限和理性理念处于不可达到的"彼岸",但在其伦理学中,它是作为主观精神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吏汪辉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娴熟运用司法语言技巧,准确分析法律概念,正确适用法律条文,留下了"片言折狱"的佳话。他佐幕或服官的经验总结阐发了其关于司法语言的认识和观点。这些认识或观点有独特的价值,体现了对法律精神的弘扬,对法律权威的维护,对法律事实的尊重和对法律程序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黄宗智教授在其法律史"三部曲"的第三部中,以恢宏的气势来沟通了法律的"历史与现实",为今天的法律变革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源。作者从"通三统"的学术视野出发,发现黄宗智教授统合了三个层面的"三统",即认知的通三统、法律变革的通三统和法律比较视野的通三统,同时又从整体上通三统。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著名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在其名著《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一书中,开篇即讲到"法律人的能力",他认为: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律人之所以自负地认为自己拥有大到能"经国济世",小到能"保障人权,将正义带给平民"的理想与自信,是因为一个人经由学习法律可以获得法律知识、法律思维与解决争议的能力,"这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以法律实现正义",肩负起作为社会正义底线的维护者的法律人角色。这三种能力也是法律人与外行人(非法律人)的最大区别。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是民法学者所谓的转介条款,这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国家计划内"任务",它是一项国家"战略",只能以"计划"的形式去达到,并不能以"计划"的形式去终结,因为"战略"本身就不是一项"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制胜"的事业。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通过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地确立与实现,才能完成我们对于现实问题与未来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才能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1.
彭曲艳 《商品与质量》2012,(Z4):244-245
"不知法律也不能免责"原则是英美刑法关于法律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普通法一贯坚持的"不知法律也不能免责"的原则,进入本世纪后,在同属普通法系的美国与英国,其维持程度却不同:美国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同时,承认其例外情形;英国则严格维持上述原则,几乎不承认有任何例外;我国理论界关于法律认识错误能否免责存在争议。美国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同时承认其例外情形,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处理法律认识错误问题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史之论郑和,历来理所当然地着眼于其远航成就,对其出身往往语焉不详,一般都只提及"本姓马"、"云南回族"、"自幼当太监",如此而已.郑和究竟姓什么?他怎么会去当太监?带着重重疑团,笔者抵郑和故里--滇池南岸昆阳访查,终于解开了谜团.  相似文献   

13.
法律概念作为法律人认识法律问题的切入点,其自身的确定性不容质疑。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法律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浅要分析了法律概念相对确定性的含义,继而对法律概念不确定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加以论证,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私了"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而不用诉诸法律。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司法救济权,是公民享有的为实现某种诉求利益,而依法进行一定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资格。司法实践中的"私了",正是公民为实现某种诉讼利益而作为或不作为的体现。"私了"是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但是"私了"必须在法律划定的领域才能行使。一个法律关系产生后,能否通过"私了"而化解,要看双方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一个事件发生后,能否依当事人的意志而简单的"私了",必须对事件进行法律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交通肇事罪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交通肇事罪,但该规定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符,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法定原则,违背过失犯罪无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导致公民交通规则意识差、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司法处理轻刑化等问题.笔者建议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的"损失"改为"损坏",以扩大交通肇事罪的打击范围、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并应单独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法哲学作为"正义的学说",不但是对"法应当是什么"或"正当法"的问题的讨论和追问,不只是回答什么是"正义"(正当法),而是探究如何才能甄别并实现正当法。这种充满主体性及形而上的法哲学有别于"法律教义学"(法律释义学或法律解释学)——法理学。作为实在法理论的法律教义及其解释学不是"学问",即不是学理探源与追问,而是"学术",即学理释义和致用。法哲学及其"应然"的自然性不应该是实在法学及其判例的研究内容,而是形而上的"学问"。作为一门形而上"学问"的法哲学不是法学分支学科,而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FIDIC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法文缩写,中文音译为"菲迪克",有人称FIDIC合同条款是国际工程咨询业的"圣经",可见其在国际土木工程中的地位,而咨询工程师是合同的全过程参与者,在合同中地位作用十分特殊。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国际市场,承揽国际项目,例如中铁、中铁建、中建、中水、中交等,但由于对国际合同从不熟悉到熟悉,交了很多学费,笔者就咨询工程师在国际承包合同中地位作用有些心得写出来交流。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订立技术合同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企业在技术合作中的经验不足,风险意识淡薄,订立合同时可能出现巨大的商业风险。本文中,笔者针对目前国内企业技术转让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浅谈一些防范认识。  相似文献   

20.
2012的降临,或许最令人担心的并不是所谓的"经济下行",而是在这种现实中行业所集体展示出的态度、认识与谋略。因为毕竟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践行。但与明日息息相关的,仍是今日之储备与见地。"探寻我们今日之储备与见地是什么"便成为我们制作本期关注的目的,之所以将关注焦点锁定在协会上,则是因为协会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共同声音,集中了区域市场的整体特性,也显示出区域市场的不同瓶颈。通过协会,我们将较为全面直观地洞见到"冷风"对各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