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氢化蓖麻油(HS40)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所测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1,4-二氧六环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95.4%,RSD值为2.1%,检测限为1.95μg/mL;乙酸相关系数为0.999 3,回收率为87.2%,RSD值为2.5%,检测限为50.0μg/mL;乙二醇相关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96.3%,RSD值为2.2%,检测限为6.1μg/mL;二甘醇相关系数为0.996 1,回收率为97.0%,RSD值为1.8%,检测限为6.1μg/mL。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氢化蓖麻油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在双材料微悬臂梁焦平面阵列方面的研究仅限于无基底情况,提出并设计了以K9玻璃为基底,规模为120×120,器件单元大小为40μm×40μm,且基于牺牲层技术的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结构.分别采用旋涂法、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和光刻技术制备牺牲层和红外吸收层,以及各层的图形化.并对器件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旋涂法转速为3 000r/min;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制备氮化硅薄膜方面,当基片温度350℃、射频功率100 W、反应压强70Pa、SiH4流量40mL/min、N2流量60mL/min时薄膜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装置设计中用导磁性材料对平行布置磁极进行连接引起的加工区磁场的变化规律,对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中平行布置磁极进行改进,以改进后的加工区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加工区磁场的强度和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磁场强度进行了实际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靠近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密集,连接部位磁力线最为密集,远离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相对稀疏;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纵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出现了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中间加强两端减小的变化趋势,纵向磁场中部磁感应强度平均提高0.01T.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加工区内磁场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磁场强度分布均匀性变差,中部磁场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主义的视角来研究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作者客观地评价了科学主义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功过与利弊,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本书视角宏阔,立论新颖;材料翔实,结构严密;方法创新,思考深邃;思路清晰,文笔清新。  相似文献   

6.
氯化浸出铅阳极泥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湿法处理铅阳极泥回收金进行了研疣.实验结果表明:铜的浸出是酸浸除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温度为65℃,盐酸浓度为2.9moL/L,氯化钠浓度为1.3mol/L,硫酸浓度为0.3mol/L时,铜的浸出率达到92.03%,杂质能有效去除.在氯化浸金的过程中,温度与氯酸钠的用量对金的浸出率影响最大.随着两者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将明显地增加.当温度大于80℃,氯酸钠用量大于料重的12.5%,硫酸浓度为1.5mol/L时,金的浸出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7.
职业素质是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关键,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职业道德素质是保证,专业技能素质是本领,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身体素质是前提.本研究通过抽样,对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梳理,从职业素质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脱硫石膏浆体制备α-半水石膏时转晶剂对其形貌及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温蒸压法,在升温时间为75 m in、蒸压温度为120℃的条件下水热处理掺有转晶剂的脱硫石膏浆体制得α-半水石膏晶体,采用体视显微镜观测晶体的形貌特征、wΑ-Y300电子液压机测试抗压强度.结果脱硫石膏浆体采用单一转晶剂质量分数0.075%~1%硫酸铝钾效果较好,制得α-半水石膏晶体呈长柱状,抗压强度16.8 MPa;复合转晶剂硫酸铝钾掺量1.8%左右,柠檬酸钠掺量0.08%左右时效果最佳,α-半水石膏晶体呈短柱状,抗压强度30.2 MPa.结论单一转晶剂对α-半水石膏晶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硫酸铝钾效果较为明显,而复合转晶剂对抗压强度提高影响显著,硫酸铝钾与柠檬酸钠作用下抗压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薄壁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利用蛇形弹簧受轴向力产生径向膨胀而夹紧零件的原理设计了一套薄壁套筒类零件磨削夹具.对夹具中的螺栓拧紧力矩与蛇形弹簧的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显示,当蛇形弹簧所受轴向力为5 000 N时,螺栓所需拧紧的力矩为309.46 N·m.利用Workbench软件对夹具中螺栓拧紧力矩(309.46 N·m)的工作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表明,夹具所使用的材料可满足其性能要求; 蛇形弹簧应力集中处为Φ25轴径处,蛇形弹簧过盈配合处(Φ36内径)胀紧变形为0.007 mm,最大应变为0.000 51,最大应力为101.79 MPa; 蛇形弹簧膨胀接触处为套阀阀芯变形最大处,最大径向变形量为0.002 1 mm、最大应力为25.22 MPa、最大应变为0.000 13.对夹具进行可靠性分析表明,其应力可靠度为100%.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盲目建设、缺乏长效性、缺乏整体性及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坚持整体目标、明确建设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优化结构设计、加大资源整合、加强信息管理、规范数据标准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三次B样条函数与加权残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精确解的周边固定板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求解,编制了程序,绘制了图表,并与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条配点法是一种计算精度高,程序易编,计算工作量少的较为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星敏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星图的特点,进行了噪声的预处理.在星体识别过程中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合星图的二值图象标记算法,对星体进行了有效识别.并用实拍的星图进行了实验仿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类带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IRS传染病模型,得到了地方病平衡点存在的阈值.当该阈值不大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该阈值大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不稳定的,地方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法考察了各因素对浸取纯化黄酮工艺的影响,确立了离子交换纤维纯化黄酮的最佳工艺.获得浸取银杏叶黄酮的最佳条件:以pH值为8的70%的乙醇溶液,在75℃浸提3.5h;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黄酮的最佳条件:上柱药液的pH=4,药液流速0.38mL/min,药液质量浓度0.5289mg/mL,固液比1:200;吸附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上的黄酮动态解吸的最佳条件:HCL浓度2mol/L,流速0.5mL/min,解吸剂是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体积60mL.实验结果表明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提纯黄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以西门子PLC,S7-300,CPU313C-2DP-V2.6作为控制中心,运用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334-0ke00-0ab0,作为温度传感器热电阻Pt100的输入端:输出的模拟量作为三晶变频器频率控制的输入电压,其范围是0~10V。温度控制具有明显的大滞后特性,当过程值偏离设定值较大时调节过程过于缓慢,而接近设定值时又容易出现较大超调。存在上诉两种问题,温度控制必须满足在偏差超过一定的范围时,输出最大或者最小的调节量,让温度值快速回到一个小的范围中,以缩短调节时间:在设定值附近时,越靠近设定值,调节量应越小,以防止超调。为此,在OB35中调用FB58时,设计控制带功能。当过程值大于设定值,且偏差绝对值超过控制带,则以输出下限作为输出值。当过程值小于设定值,且偏差绝对值超过控制带,则以输出上限作为输出值。如果偏差的绝对值小于控制带,则以实际PID的计算结果作为输出,即变频输出。  相似文献   

16.
木质素先经过戊二醛改性,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再与自制季铵盐单体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改性木质素助凝剂.通过正交实验法,找到其最佳生产工艺,再与聚合氯化铁(PFS)进行复配,找到其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投加PFS的体积分数为0.15 mL/L,助凝剂10 mL(0.1g/L),依次经过快搅拌(350r/min)3 min,慢搅...  相似文献   

17.
利用正交实验法,用尿素、甲醛、磷酸和双氰胺等药品制备有机阻燃剂(UDFP),再用其处理过的纤维浆制成发泡材料,烘干之后进行氧指数测定,确定有机阻燃剂在纤维发泡材料中应用的最佳工艺配方,并进行稳定性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尿素/甲醛为1/1.35 mol;双氰胺用量1 mol;磷酸用量3 mol;UDFP/绝干纤维为12%。影响发泡材料的4个主要因素中尿素/甲醛影响最显著,UDFP/绝干纤维的影响次之,磷酸用量的影响再次之,而双氰胺用量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8.
以某钢厂180t钢包为原型,进行超声波改善钢包熔池搅拌效果的冷态模拟实验。通过记录pH计示数变化研究底吹气体搅拌均混时间及超声波搅拌均混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底吹空气水模实验中,当吹气位置在距离中心为0.33R,流量为0.1m3/h时,底吹气体搅拌所需的均混时间最短为50s;超声波水模实验中,当波源伸入钢包的中心液面下25cm处,输出功率1.8kw,均混时间最短为35s;在超声波和底吹气体联合实验中。当吹气位置在距离中心为0.33R,流量为0.1m^3/h,波源伸入钢包的中心液面下25cm处,输出功率1.8kw时,均混时间最短为48s;可以看出超声波可明显缩短钢包均混时间,改善钢包精炼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叶轮是发动机核心部件,由于其整体形状结构复杂,是具有代表性的难加工零件,一般主要采用五轴加工。本文利用CATIA软件对某型叶轮进行三维建模,优化刀具加工轨迹,生成后处理程序,再利用VERICUT模拟加工,最终证明CATIA与VERICUT结合加工复杂零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延长油田J区块CO2驱相态,根据细管实验得到工区最小混相压力,考虑地层破裂压力计算井口最大注气压力,结合工区目前井口注气压力分析了CO2驱相态。结果表明,工区CO2驱最小混相压力为22.2 MPa,井底破裂压力为33.88 MPa,井口最大注气压力可达15.8 MPa;目前工区单井最高注气压力为10.5 MPa,对应注气井底压力为19.1 MPa,低于最小混相压力,属于非混相驱油。当井口注气压力提高到15.0 MPa时,注气井底压力为23.6 MPa,高于最小混相压力,注气井近井地带存在混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