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SGTLLHK为研究对象,评价胃肠消化对SGTLLHK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SGTLLHK的消化特性及其产物;最后通过制备牛乳外泌体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包埋SGTLLHK,测定颗粒特征(微观结构、Zeta电位、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考察包埋率及在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胃消化后原肽SGTLLHK完全被降解,从消化产物中共鉴定到2 条肽段(SGTLL、GTLL);进一步经肠消化后GTLL被完全降解,仅剩产物SGTLL。SGTLLHK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胃消化后显著上升,而在肠消化后显著下降,且低于原肽的抑制能力。SGTLLHK被成功包埋于外泌体、SLN中,其中外泌体包埋体系具有高度稳定性(粒径(125.87±2.66)nm,PDI 0.17±0.01),经胃肠消化后,SGTLLHK-外泌体颗粒体系保留率为72.52%,SGTLLHK-SLN保留率为48.43%,表明两者均能保护大部分原肽不被胃肠消化酶降解,且外泌体的保护作用优于SLN。  相似文献   

2.
以藜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体外模拟消化对藜麦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生物利用率、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模拟消化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78% ~ 370%和320% ~ 455%,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到17.50% ~ 20.19%和32% ~ 32.14%,而1,1-二苯基...  相似文献   

3.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芭蕉花与根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芭蕉花与根提取物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除芭蕉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外,其他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103.01μg·mL-1)。其中,芭蕉根和花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IC50=32.03μg·mL-1和49.37μg·mL-1)。不同部位比较,芭蕉根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好于花;同一部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比较,石油醚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方法。方法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温度、时间、超声波功率为考察因素,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的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1.13%、pH值9.45、加酶量1.2%、温度42℃、时间44min、超声波功率1200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91.07%,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88.70±0.63)%,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60%,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结论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蛋白酶解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条件参数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工艺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芭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芭蕉花与根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芭蕉花与根提取物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除芭蕉花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外,其他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103.01μg·mL-1)。其中,芭蕉根和花的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高(IC50=32.03μg·mL-1和49.37μg·mL-1)。不同部位比较,芭蕉根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好于花;同一部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比较,石油醚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清除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能力为指标,初步评价不同产地青钱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青钱柳的多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江西修水县青钱柳的多糖含量最高,为5.85%±0.02%,贵州榕江县平阳乡多糖含量最低,为3.50%±0.10%。不同产地青钱柳多糖的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所差异,且与多糖的浓度呈一定剂量关系,即随多糖浓度的增大,多糖的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力增强。青钱柳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可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作用已经成为多领域的研究热点。β-伴大豆球蛋白是大豆蛋白中含量最高的功能性蛋白,但其胃肠道消化后产生的多肽是否具有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活性还不得而知。方法:将β-伴大豆球蛋白进行胃肠道模拟消化,通过虚拟筛选和ADMET预测选出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和α-淀粉酶抑制肽,检测多肽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胃酶、胰酶和糜蛋白酶将β-伴大豆球蛋白虚拟酶解成95个小分子多肽;筛选出8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和α-淀粉酶抑制肽;发现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在多肽与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结合中起重要作用;体外验证发现四肽EASY具有较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其IC50值为208.6 μg/mL,未发现明显α-淀粉酶抑制效果。结论: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EASY具有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活性,可能成为控制糖尿病的潜在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水果酵素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酵素的抗氧化活性;以可溶性淀粉和4-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酵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酵素在发酵结束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7.19%和100.00%;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57%和81.67%。酵素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表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潜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余甘子多酚提取物(polyphenol extracts from Phyllanthus emblica L.,PEPs)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通过PEPs还原能力及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EPs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7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71 mg/m L。PEPs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在0.01 mg/m L~0.03 mg/m L,PEPs的还原能力与维生素C(Vitamin C,VC)相当。PEPs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的IC_(50)值分别为0.77 mg/m L、5.23 mg/L,清除DPPH·的能力高于V_C,且PEP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及抗氧化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PEPs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探讨罗汉果皂甙粗提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结果: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9.125 mg/m L。动力学分析及荧光光谱法分析表明,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对α-葡萄糖苷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静态猝灭作用。结论:罗汉果皂甙粗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提示罗汉果在降血糖产品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白茅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总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3项指标来评价白茅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与VC进行比较,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测定白茅根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茅根多糖的还原能力低于VC,对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IC50为0.029 8 mg/mL,对羟基自由基有清除作用,IC50为1.1 mg/mL。白茅根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茅莓根的功能活性,以茅莓根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溶液提取制备茅莓根提取物(Rubus parvifolius L.root extract, RRE)。测定RRE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结果如下,RRE的总酚含量为446.392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638.337 mg Rutin/g; RRE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871.878 mg Trolox/g, 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 177.854 mg Trolox/g,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19.928 mg Trolox/g,铁还原能力为1 827.378 mg FeSO4/g; RRE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1.314 mg/mL,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IC50值为403.347μg/mL。说明RRE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工艺,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酶解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9.77%、加酶量0.94%、温度59 ℃、时间10 min、pH9.0、微波功率1000 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84.80%,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90.21%±0.93%,两者的差异值为6.38%。本研究结果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麦麸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度开发麦麸资源,考察3种麦麸皮提取物对酵母和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水、95%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12.24%、3.49%、1.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3mg/mL 提取物对2种来源酶的抑制效果不同,抑制率分别为44.5%、56.4%、31.9%和26.3%、32.6%、26.8%,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2、0.25、0.80和0.77、0.52、0.89mg/mL.选取抑制活性较好的95%乙醇提取物,针对与人体情况更为接近的鼠源α-葡萄糖苷酶,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浓度和时间对抑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麦麸皮95%乙醇提取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作用迅速,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豆芋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评估加工方式(去皮、带皮、挤压膨化、发酵、炒制处理)对总酚、总糖、总黄酮、异黄酮、生物碱含量及抗氧化(DPPH、ABTS+清除及FRAP体系)、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影响。相比加工对照组,发酵处理使豆芋总酚、异黄酮、生物碱含量分别增加73.46%、42.02%、56.61%,挤压膨化处理使总黄酮含量增加19.68%,炒制处理使总糖含量增加31.19%。其中,DPPH、ABTS+、FRAP代表的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6.81%~19.77%、21.02%~41.96%、3.24%~35.99%;同时发酵处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增加33.6%。这5种加工方式中,发酵是保留豆芋中总酚、异黄酮、生物碱的最适加工方法,挤压膨化是保留总黄酮最适加工方法,炒制是保留总糖最适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考察粗多糖、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代表成分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个批次的红果参果粗多糖多糖含量为27.59%~37.59%;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22%~1.77%,总花色苷为0.90%~1.14%,总多酚含量为13.11%~18.85%。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从中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0个黄酮、3个有机酸、3个花色苷、3个酚酸、1个氨基酸和1个聚炔类成分。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粗多糖和代表化合物木犀草素的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7.52、37.43和8.03 μ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616.17 μg/mL)。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红果参果的物质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红果参果具有潜在抗糖尿病活性,为红果参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裙带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以期得到一种调控餐后血糖的新型有效成分。选择五种蛋白酶酶解裙带菜蛋白筛选最佳水解酶,研究底物浓度、加酶量、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产物抑制率和水解度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运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测定酶解液的分子量并绘制酶抑制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底物浓度7.11%,pH10.14,温度47 ℃,加酶量10000 U/g,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抑制率为51.17%,与预测值接近;裙带菜酶解液多为小肽,半抑制浓度为46.079 mg/mL,抑制类型为典型的可逆混合型抑制。本研究获得了裙带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的最佳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为开发新型降血糖活性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特色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潮汕地区特有的乌龙茶凤凰单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茶多酚,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凤凰单枞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所得多酚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单枞多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7 ℃、提取时间34 min、液料比42:1 mL/g,多酚得率可达18.18%±0.23%。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所得凤凰单枞多酚对DPPH·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与多酚质量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8.42和24.70 μg/mL,均低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VC。此外,该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IC50为7.24 μg/mL,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阿卡波糖。该研究为凤凰单枞天然抗氧化及降糖功效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三叶青中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作用,制备经济高效的原花青素,比较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叶青原花青素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能力,并对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讨乙醇洗脱对原花青素纯度及生物活性影响.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可用于三叶青中原花青素纯化,纯化三叶青原花青素的最适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6...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美国豆芋块茎不同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利用紫外法测定美国豆芋块茎不同极性提取物中总生物碱、总糖、总皂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并利用不同体外抗氧化体系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最高,甲醇提取物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其他提取物(P <0.05)。对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级得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发现乙酸乙酯相中总皂苷(5.30%)、总黄酮(13.22%)、异黄酮(15.89%)含量均最高,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55.573和4.543μg/mL,FRAP值为50.134μmol/mg)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最强清除能力的(IC50为430.042μg/m L)。美国豆芋块茎抗氧化活性主要与总糖和总皂苷有关,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总糖、总皂苷、总黄酮和异黄酮都密切相关。该研究为美国豆芋块茎在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美国豆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