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永振  商聪 《电工技术》2019,(13):83-84
分析某变电站主变保护无故障动作导致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指出交流窜入直流系统及控制电缆分布电容较大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50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事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500kV聊城变电站3次无故障跳闸事故的相关情况,通过分析监控系统SOE(Sequence of Events)及保护报文,进行现场绝缘检查、直流控制系统注入交流试验、控制系统分布电容参数测试及操作箱出口继电器动作参数测试,得出事故原因:因交流电源回路与直流电源回路之间绝缘不良。引起交流窜入直流电源回路.瞬间过高电压造成保护出口继电器的抖动,从而产生无故障跳闸事故。最后。提出了提高开关操作箱出口继电器的动作功率,降低跳闸回路分布电容数值等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华能巢湖电厂交流量窜入直流系统导致机组全停事故现象入手,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探讨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解决交流高频分量窜入直流系统后,因跳闸回路二次电缆分布电容对地形成回路,引起断路器误跳闸,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起由于工频交流电源窜入直流系统引起的500 k V变电站断路器跳闸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交流电源窜入直流系统及控制电缆分布电容较大,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交流直流回路相互混入引起过电压,致使保护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误动作,以及直流回路一点接地引起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直流控制回路的电缆过长,分布电容过大.当直流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或直流回路通过交流回路混入接地时,分布电容发生瞬时放电,形成干扰源,引起中间继电器动作是此类自动化装置误动作的根本原因.给出了针对此类干扰的几种解决方案:加强交流混入的监测、缩短直流控制电缆的长度或采用光缆代替电缆、提高出口中间继电器和断路嚣跳闸线圈电压、用直流继电器代替光电隔离元件.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事故处理2个方面,分析了交流电窜入直流系统时控制回路的动作原理,找出了导致母联断路器误跳闸的事故原因。在二次回路中采用了新的技术防范措施,防止直流控制回路中窜入交流电造成开关误跳闸,对其他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控制电缆的分布电容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剑鸣  严正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11):115-118,121
通过对一起500 kV变电站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误跳闸事故的调查分析,说明了控制电缆对地分布电容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根据对误跳闸事故的理论分析作了模拟直流正电源接地、模拟直流正母线和负母线对地之间迭加交流电源3个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生直流系统接地或误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时,就会通过控制电缆的分布电容构成回路,产生电容电流,引起一些动作值较低的灵敏继电器发生误动作。误动作取决于3个因素,即电缆对地分布电容值的大小、继电器的动作值大小及外界干扰因素,并据此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直流回路一点接地和交直流回路相互串扰引起高压、超高压,致使保护误动作,以及直流回路一点接地引起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误动作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直流控制回路的电缆过长,分布电容过大.当直流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或直流回路通过交流回路串扰接地时,分布电容发生瞬时放电,形成干扰源,引起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动作,是此类保护误动作的根本原因.给出了针对此类干扰的几种解决方案:缩短直流控制电缆的长度或采用光缆代替电缆,提高出口中间继电器和断路器跳闸线圈电压,用直流继电器代替光电隔离元件.  相似文献   

9.
直流系统分布电容自放电可能引起出口继电器误动及断路器误跳.在简单分析分布电容引起断路器误动原因的基础上,分别对直流系统正极接地、负极接地及出口继电器线圈接地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得出各种接地情况下继电器线圈的动作电压,并对一点接地引起出口继电器误动及断路器误跳的分布电容大小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500 kV变电站在处理220 V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故障时发生220 kV开关无故障跳闸过程.通过分析发现直流系统在一点接地时的电容效应容易造成开关分闸线圈动作,并提出了此类故障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500 kV某变电站由于设计错误造成交直流混用引起1号主变压器无故障跳闸的事故。通过对事故发生时情况的模拟,以及对主变压器出口继电器及其二次回路的检查,找到了事故的原因:由于交流量窜入直流控制回路引起中间出口继电器动作从而造成主变压器无故障跳闸。通过试验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开关操作箱出口继电器的动作功率,合理规范二次电缆的路径,在不影响保护性能的前提下增加某些可能引起误动的关键开入量的动作时间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永兴 《浙江电力》2010,29(9):23-25
针对变电站多次发生220kV母联、主变断路器不明原因跳闸现象,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跳合闸保持继电器存在最小起动电流太小的问题,在变电站发生直流接地、交流电窜入直流系统等异常情况下易引起断路器误跳闸,分析了相应跳合闸保持继电器动作电流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直流系统内的对地电容,在拉合直流电源或者发生正负极单点接地时,就有可能出现保护误出口而引起开关跳闸,这已成为发电厂、变电站的典型故障之一。对分合控制电源、直流系统正负极接地、出口继电器线圈接地及直流系统串电等原因出现的开关跳闸现象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并在MATLAB平台下进行了仿真。另外,对直流系统提出几项改进措施,从技术上与管理上有效防范由于直流系统单点接地、串电等原因引起保护误动,优化直流系统,为直流系统的设计、管理及发电厂、变电站处理这一类事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武斌 《电工技术》2023,(10):206-208
主要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交流窜入直流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交流窜入直流故障机理,将 交流窜入直流故障分为内部交流窜入故障和外部交流窜入直流故障;然后构建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典型架构,在 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分别验证内部交流窜入直流和外部交流窜入直流的故障特征,为直流系统的交 流窜入直流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起工频交流串入直流系统引起500 kV断路器跳闸事件,通过模拟试验与matlab仿真分析,分析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造成出口继电器动作的影响因素。针对变电站扩建和检修预试间隔直流支路,设计了快速隔离交流与直流系统的装置。  相似文献   

16.
交流量串入直流控制回路造成保护误动的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发电厂由于间隔二次回路故障引起的主变保护误动事故。通过对主变出口继电器及其回路、二次回路的检查,找出了事故的原因:由于交流量窜入直流控制回路引起中间出口继电器动作从而造成主变保护动作。通过试验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2种防范措施:方案1为将出口中间继电器两端的续流二级管改为RC回路,从而避免由于交流量引起的中间出口继电器的抖动;方案2为对直流系统进行改造。验证结果表明方案1不会影响保护的动作特性。现场采用方案1解决交流量窜入直流回路引起的保护误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开关跳闸失灵,在发生事故时会造成越级跳闸,使事故扩大,甚至使系统瓦解,并且由于依靠上级电源的后备保护动作跳闸,既扩大了停电范围又延长了切除故障的时间,严重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加大了设备的损坏程度。因此确保开关及时可靠跳闸,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关拒跳的原因很多,例如:操作保险熔断或接触不良,直流母线电压过低,跳闸线圈断线或接触不良,跳闸回路常开辅助接点“ QF”不到位,保护回路故障,以及开关本身机构问题等,这些现象容易发现和排除。近期发生的一起 10kV开关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某变电站因工频交流窜入直流系统引起保护装置误动的事故原因,总结事故给变电站保护及自动装置带来的严重危害。对照引起交流窜入直流系统的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厂220千伏、2240线路在保护装置出口中间待动端接地情况下使开关误跳闸。如图1: 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电厂容量大,直流系统分布广,控制电缆长,正对地及负对地的分布电容已大到不可忽略的程度。当继电器线圈待动端接地时,电容将参与过渡过程,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9号机组跳闸事故,交流窜入直流电源是其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和保护控制的交流窜入主动防御技术;该技术将交流窜入直流的检测与保护控制策略和直流电压变换保护装置融于一体,实现了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窜入故障的定位、数据计算、主动防御和主动隔离功能,并分析了其实现方案;最后进行现场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直流电源系统的交流窜入故障,实现故障的定位、预警和主动防御,从而保证直流电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