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良镛 《城市规划》2003,27(1):12-16
1 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1 1 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当前 ,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市场”欣欣向荣 ,非常热闹。大小竞赛不断 ,并且似乎非国际招标不足以显示其“规格” ,影响所及 ,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来中国的主要城市争一席之地 ,进行一场“混战” (说它是混战 ,因为出题往往未经过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发标、评委选定每每组织得匆匆忙忙 )。由于目前中国建筑师新生力量在茁长 ,设计机构在重组 ,在大型竞赛的诱惑下只能被动地参战 ,这不免令人联想到 192 0 - 1930年代外国建筑事务所在上海等地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建筑文化的六次会议,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出版背景,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内容,评述了《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出版的意义及价值,并提出了中国建筑文化学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4.
侯幼彬 《华中建筑》2004,22(5):19-19
在世界建筑之林中,中国建筑占有重要的一席。它是世界六支古老的、原生的建筑体系之一,而且是原生建筑中唯一的一支在本土不间断地、完整地走完古代的全过程。清王朝终止后,传统乡土建筑仍然是近代中国广大村镇的主要建筑方式,它以“活化石”的姿态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显现出超长的持久力。它是达到高度成熟的古代建筑体系,曾经跻身世界建筑的先进行列;它也是在近代沦为弱势文化的建筑体系,经历过来自西方的强势建筑文化的激烈碰撞。时至今日,当代中国建筑正迎来吴良镛院士所说的“城市黄金时代”,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市场最热门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建筑的定义有多种。首先,如果说它还不是艺术,那么至少它极为接近艺术;其次,它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同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参考这一普遍的观点来对比近现代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邓焱 《华中建筑》1993,11(2):14-15,19
如何基于国情走中国建筑文化的创造之路,作者建议应抽象继承、迁想妙得;意象引进、得意忘形;自由创作、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7.
许蓁 《中外建筑》2000,(6):12-13
本文作者指出传统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它不仅具有文物和审美价值,而且保留了建筑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取决于它所依存的文化 在现代建筑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正面临着“神”与“形”分离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建筑特有的单纯性和朴素性,以一种开创性的、多元化的建筑形式体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五千年的东方文明,为人类建筑文化开风气之先、且独领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风骚。十八个多世纪的中国建筑,正是沿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见《周易·系词上传》)的这条思路,曾经受到过历代“...  相似文献   

9.
吴庆洲 《华中建筑》2001,19(2):1-3,6
9木雕龙饰艺术 木雕龙饰艺术内容广泛,包括宫廷殿宇内的藻井、花罩、雀替、斜撑以及各种木构件如梁、枋、斗拱、隔扇裙板等龙雕。其中,档次最高的,当然属雕有蟠龙的藻井了。 紫禁城内并非每一建筑都有藻井,藻井只用于庄严尊贵的殿宇内。如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太和殿,寓意天地交泰、帝后和睦的交泰殿,皇帝办理政务的养心殿,去天坛祭祀前使用的斋宫,乾隆皇帝准备当太上皇时使用的皇极殿,供奉玄天上帝的钦安殿等重要建筑物,都有藻井,而后妃居住的东西六宫,由于等级所限,都不装饰藻井。藻井造型大体是上圆、下方,中以八角井过渡[…  相似文献   

10.
孙克真 《建筑创作》2007,(12):120-121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宝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建设开发与传统建筑保护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古都,她失去的宝贵历史建筑已经太多了,善待传统建筑、珍惜宝贵建筑文化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用建筑师的语言去记忆精美的传统建筑,感悟辉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5,23(2):8-12
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31号专著《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书稿各章节的随想,对该著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剖析,作出了该著的总体评价及参考意见,提出了“建筑反映着人类的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可谓为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26号专著《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书稿各章节的评价,对该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组编工作的研讨作了扼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约5000年前我国出现城以来的发展中,对三次文化与城市黄金时代的孕育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对太湖至宁波、绍兴地带良渚文化中心地最早出现城市的问题,从与中原和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情况的对比,从90年代以来良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中,肯定了在南方最早出现城市的可能性最大.对第四次文化与城市黄金时代的孕育和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86年以来发表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上的会议论文的统计及数据分析,从研究对象及研究者两方面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现状存在的地域性差别及不平衡性做出解读,认为研究的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现阶段的必然状况,同时也是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需要加以调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2004-2014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相关成果、重要国家课题开展情况为分析对象,提出:中国建筑史学自营造学社以来,经历“起”“承”“转”而进入“合”的阶段.论文概括的整合、拟合、契合和集合的研究动向,既是对近年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洞察,也是对未来走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刘大平  孙尧 《华中建筑》2015,(3):95-100
该文结合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的现实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对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群遗产价值进行分析,建立了横道河子中东铁路价值调研框架:包括概况、规模格局、建筑元件、结构、空间等,并借鉴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量化模式与分级保护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深受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的影响,对该理论从全盘照搬、到理性批判、至扬弃吸纳的过程,本质上体现了现代发展与植根传统的双重诉求。中国现代公园的建设必须发掘本土传统,合理借鉴国外经验,以发展新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有好几年没有给建筑专业的杂志写文章了,一直在专心埋头做自己的设计.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新建成了不少大型公共建筑物,如机场、车站及剧院、音乐厅等.一般来说文化性的或少部分的商业建筑,都注意到了要有艺术及文化的造型或内涵.现在想重点谈谈机场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