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氮肥技术》2007,28(5):I0001-I0001
在我国近几年硝酸工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双加压法”工艺以其技术先进可靠、生产规模大、能耗低、综合经济指标优等特点,成为众多企业新上硝酸装置的首选工艺。目前国内已有“双加压法”工艺的硝酸生产装置20套,生产能力261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汪家铭 《四川化工》2009,12(2):29-29
河南晋开化工集团我国首套完全国产化的年产27万吨双加压法特大型稀硝酸装置日前建成投产,并已顺利通过72小时负荷运转。该装置的核心动设备是陕西鼓风机集团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合一”机组,运行平稳,匹配合理,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打破大型硝酸装置核心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大型硝酸装置主体工艺生产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3.
唐文骞 《化肥工业》2005,32(5):16-19
介绍了我国硝酸工业生产现状和各种生产方法并加以评述.考虑到技术、原料、设备制造和环保等因素,建议新建硝酸装置建设规模为:除个别需求外,30 kt/a以下小型硝酸装置不宜再建设;30~80 kt/a中型硝酸装置宜采用加压法,以改进型中压法为主,50 kt/a以上亦可考虑双加压法;100 kt/a以上大型硝酸装置宜采用国产化双加压法.  相似文献   

4.
由济南双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山东华阳迪尔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酸性水回收处理技术,利用装置本身热源,实现了硝酸工艺酸性水零排放。12万吨硝酸装置运行一年多来,年创造效益268万元,且折合每万吨硝酸一次性投资仅10万元左右,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收期只需6个半月。该技术分为硝酸回收和脱盐水回收两道工艺。首先以自身蒸汽为热源,利用水和硝酸沸点不同进行酸汽分离,将大部分10%-12%的酸水加工成稀硝酸产品。剩余0.03%的酸水进入同收工序进一步处理后,达到脱盐水质量标准后,进入吸收塔顶部作为工艺水,  相似文献   

5.
高庆福  张国华  张国富 《中氮肥》2002,(3):15-15,17
我公司硝酸装置是国内第一套采用美国Weatherly公司专利技术并采用单高压法生产工艺,设计能力33019.2 t/a(折100%),浓度为65%(质量分数),同时副产3.5 MPa高压蒸汽.自1998年8月投料试车到2000年9月,吨酸铂耗一直较高,难以达到专利商设计指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尽快找出并消除影响吨酸铂耗偏高的原因,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我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南化工》2005,22(4):51-51
由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承担设计的辽阳石油化纤公司11.6万吨/年稀硝酸及4万吨/年浓硝酸装置,投产4个月以来运行平稳,经考核达产达标,核心设备“四合一”机组成为国内第一套成功运行的国产化机组,标志着我国硝酸装置已完全实现国产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00 kt/a稀硝酸装置的建设、投产情况.该装置采用双加压法生产工艺技术,非标设备及“四合一”机组等均由国内制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氨氧化率可达96.6%,产品稀硝酸质量分数为58%~62%,尾气中NOx体积分数在(102 ~ 162)×10-6,且热能回收利用好,外供蒸汽量可达2.3 t/h.  相似文献   

8.
我国硝酸工业生产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叙述了我国硝酸工业2000-2007年生产现状及主要技术成果,尤其指出了国产"四合一"机组的成功投运,使我国硝酸国产化装置取得较大的进步,表现在吨酸的铂耗、氨耗和能耗等方面接近国外引进装置水平,同时介绍了国外双加压法硝酸生产技术的进展.我国已成为硝酸生产大国,仍需以先进的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硝酸工业,确保我国硝酸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快从硝酸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沧州大化集团年产6万t稀硝酸装置是1996年开始运行的。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其产品质量及各项消耗指标都比较理想。但由于原设计的不尽合理,其蒸汽冷凝系统装置蒸汽消耗超标。为此,我们对原设计进行了改造,可望将蒸汽消耗降到正常范围。1原设计情况蒸汽冷凝系统流...  相似文献   

10.
孙利辉 《化肥设计》1999,37(6):48-49
1 概 述近年来,由于化工市场的不景气,浓硝酸生产装置的增加,浓硝酸市场价格已由两年前的1600元/吨,降至目前的1200元/吨。而生产用的原材料,水、电、运输费用等却在不断上涨,要使现有装置发挥最佳效益,就必须做到优质、低耗、高产。为此我厂采取了强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发挥设备最大潜力的方针。我厂是国有大型一类中氮肥企业,现有1套年产10.5万吨国内先进的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2套年产2万吨的浓硝酸装置。1997年在浓硝酸装置达产的基础上边摸索,边改造,投入少量资金,共计不足60万元,对原有装置进…  相似文献   

11.
<正>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7万吨硝酸项目日前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2012年4月开工建设,包括建设年产27万吨稀硝酸装置和年产4万吨浓硝酸装置各1套,2013年年底完成安装并开始试车。该项目引进国外双加压法生产稀硝酸工艺和加压中和间硝法生产浓硝酸工  相似文献   

12.
270kt/a双加压法硝酸装置运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70 kt/a双加压硝酸装置从投产至今的运行及维护完善情况。该装置生产负荷可达100%,最大加氨量为14 000 m3/h,最高日产硝酸930 t(折100%),蒸汽自给有余,成品酸质量分数58.72%~61.53%,主要工艺指标均达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瑾  周玉林 《中氮肥》2006,(4):61-63
1概述 硝酸尾气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少量NOx、93%的N2、3%~5%的O2、惰性气体和硝酸蒸汽。我公司原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硝酸尾气中的NOx含量,即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NOx,然后用硫酸标准溶液返滴剩余氢氧化钠,由此计算出尾气中的NOx含量。但此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将尾气中的硝酸蒸汽当作NOx一起分析,造成分析结果偏高;二是分析误差较大;三是用真空瓶采样,受负压、采样温度、采样装置气密性等因素影响,再现性较差。经过试验后,认为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检测硝酸尾气中的NOx含量较好。此法操作简便、干扰少、灵敏度较高,精度和准确度都较高,是目前较理想的检测硝酸尾气中NOx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赵锁 《化肥工业》2003,30(3):55-56
分析了硝酸生产过程中铵盐形成的原因和对氧化氮压缩机的危害,对喷水、喷蒸汽2种清除铵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用硝酸氧化对硝基甲苯生产对硝基苯甲酸的工艺过程,反应温度、硝酸浓度、母液回用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2m^3反应釜中,当投料量为200kg,反应时间3小时时,控制反应温度在180~192℃(压力1.8~1.9MPa)、硝酸浓度为40%,成品对硝基苯甲酸的色泽黄白,Fe^3 含量低,纯度高,符合公司内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利用10万吨/年硫酸的二台沸腾焙烧炉沸腾层的余热(约216万大卡/时)产生低压饱和蒸汽(每小时约4吨蒸汽)供1400吨/年黄磷和1000吨/年五硫化二磷生产用汽以及浴室、食堂、防腐用汽和冬季各岗位的取暖用。基本上革除6台锅炉,仅80年七月至81年六月,共节约用煤1584.39吨,价值71300余元。  相似文献   

17.
硝酸生产中氨氧化过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和消耗的高低。现将太原化肥厂加压硝酸机组氨氧化炉,在去年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分析介绍如下,以期对同行有参考价值。 1 氨氧化出现的异常现象加压氧化炉与蒸汽过热器、废热锅炉是连成一体的。该机组大修时更新废热锅炉一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硝酸项目于2014年12月底竣工,2015年1月26日,一期生产装置打通全线流程,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该项目总投资9.84亿元,采用先进的双加压法生产硝酸技术,年可新增浓硝酸生产能力30万吨,稀硝酸生产能力30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8.4亿  相似文献   

19.
万栓红 《化肥工业》2012,39(2):47-49
从设备、机组、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国产100 kt/a双加压法硝酸装置蒸汽不能自给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提高"四合一"机组技术性能、提高工艺设计和设备制造水平、加强管理等,以使国产化双加压法硝酸装置赶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静忠 《中氮肥》2014,(3):9-11
间接法生产浓硝酸(简称间硝)中,浓硝镁液吸收稀硝酸中的水分,产生的稀硝镁液加压进入硝镁蒸发器,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间冷器冷凝,得到的含少量硝酸的冷凝液进入镁尾水槽,称为“镁尾水”.2012年,我公司间硝产量(折100%硝酸)187 240 t,产生镁尾水总量约120 kt,部分送至热电车间用于软水工序树脂再生,其余大部分加碱中和后排放.1 镁尾水浓度高的原因分析正常生产时,外排镁尾水浓度为3.5%左右,近2 a镁尾水外排浓度一般在5% ~8%,浓度高时接近10%,超过设计值2倍,液碱使用量大幅增加.2012年消耗液碱(浓度32%离子膜碱,下同)11 598 t,吨酸碱耗达到62 kg,2013年上半年吨酸液碱消耗更是接近8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