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高分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对江苏全省10座典型大中型水库2012-2016年管理范围内开发占用开展动态监测,分析2016年江苏省水库开发占用现状,研究2012-2016年库区占用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江苏省大中型水库开发占用共计3174处,占用水库管理范围面积6 851.6万m~2,其中,农业生产类4 980.4万m~2,占全部占用面积的72.7%,水库开发占用以农业生产为主。2)从变化情况看,3个年度监测变化面积下降25.8%,基础设施、城乡居住、商业开发等减少明显,水利建设增加,农业生产逐年增加,工矿企业年度增加保持稳定。通过高分遥感开展库区开发占用动态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水库开发占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对于水库的监管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为水库的管理、保护、规划及法规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水质遥感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水质遥感监测系统的构建能够应对宏观、动态、快速监测水库水环境的需求,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信息支持。介绍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技术流程并阐述了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系统采用配置文件、菜单驱动及公共数据池交互的总体构架,基于ArcEngine及PCI\|EASI的组件式二次开发方式集成GIS和RS两部分功能,结合水质遥感物理分析模型,实现图像预处理、水质遥感自动反演、水质信息分类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在广东省大中型水库水质遥感监测的业务化运行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监测评估是加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管理、确保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全面调查国内外水库移民安置监测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大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指标的权重分配,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大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监测评估数学模型进,而为... 相似文献
4.
对水域的动态监测,有利于及时掌握水域变化信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识别能力强,监测成果真实、客观、准确、全面,是水域动态监测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江苏省水域面积为监测对象,利用2012年和2014年两期0.3米空间分辨率航片,开展2012~2014年江苏全省水域面积变化遥感监测研究。经遥感监测,外业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2012~2014年江苏省水域面积总计增加5.457km2,其中南通、连云港、扬州和泰州共4市水域面积减少,而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淮安、盐城、镇江和宿迁共9市水域面积增加;(2) 2012-2014年江苏水域面积增加的类型为湖泊和塘坝,减少的类型为河流和水库;(3)江苏省水域面积变化主要原因包括河湖监管力度加大、湖泊退圩还湖、长江码头建设、水库水域岸线开发占用等。通过本研究,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水域面积变化监测,可快速、准确获取大范围区域水域变化信息,为实现水域的动态监管、水行政执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TM图象在大型水库库情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北京密云水库为例,结合5个时相的遥感影象数据,初步探讨了TM数据在大型水库管理中可能应用的若干方面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已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及其变化监测,监测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状况和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基于此目的,建设了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文中对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自底向上由设备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和用户层构成,并建有统一的标准体系与作业规范的信息化制度。并将系统划分成六个功能模块,包括项目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信息提取模块、项目监测模块、土地整理评价模块、帮助模块。系统采用C/S架构,服务器/客户端双端数据管理模式,利用Titan Image 7.0二次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C++.NET平台搭建了系统主体框架,并把开发的土地整理遥感监测业务模块集成到平台之下实现了整个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三线厂矿的布局与发展,对地处峨眉山余脉-黄山脚下的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峨眉水泥厂)及其所属矿山进行大比例尺航空摄影,利用彩红外遥感信息完成工厂及矿山土地利用、环境、灾害地质等一未列的调查,建立工厂及矿山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使工厂获得最全面的多种数据迭加的空间基拙资料和数据,在工厂和矿山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并应用空问数据提高工厂管理环境的能力,掌握矿山灾害地质的性质、范围、危害程度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GIS与遥感集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利用卫星遥感与GIS动态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具有快速、准确、及时的特点。本文以论叙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为研究区进行的卫星遥与GIS动态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变化(SILUP项目)的方法。着重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功能、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省受荒漠化的影响日趋严重,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荒漠化快速动态监测,跟踪荒漠化现状和变化趋势,是荒漠化防治必要手段。基于像元二分模型,采用2000~2012年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产品(EVI)估算青海省植被覆盖度。以植被覆盖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对青海省荒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结果表明:遥感估算的荒漠化面积和全国荒漠化调查的结论基本一致。13年间,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没有明显变化,全省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研究时段内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是受自然因素影响,面积年际波动明显。重度荒漠化面积整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青海省沙化和荒漠化状况有所改善,部分地区生态群落生产力、草地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表明近年来在青海实施的林业工程和荒漠化治理措施逐步显现出生态效益,发挥了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基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的草原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生物量是评价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参数。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估算草原地上生物量,以呼伦贝尔草原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卫星遥感(Sentinel-2)影像,选择GNDVI、LCI、NDRE、NDVI、OSAVI、EVI等6个植被指数,结合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建立植被指数回归模型,并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LCI-生物量回归模型(RRMSE为18%,测量值与预测值R2为0.70)和NDRE-生物量模型(RRMSE为18%,测量值与预测值R2达到0.71)精度高于其他植被指数回归模型;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生物量—植被指数模型(RRMSE均低于22%)模拟精度均优于基于Sentinel-2影像的生物量—植被指数模型(RRMSE均高于25%),可以更精确地反演草原地上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草原生物量精准反演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水利工程联合运行、水污染联合防控探索,推进跨区域水生态补偿,形成河湖水环境治理良性发展机制,江苏省市际断面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应运而生。采用水文现状调查与信息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 4 个层面,以及信息安全和标准规范两大体系的总体框架,分析基于数据汇聚平台与实验室数据资源的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主要建设内容,从而构建省域、市域、县域边界重要河段水量水质统一监测与监控系统。江苏省市际断面水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不仅为江苏省流域的精密监测、精细管理、精准调度提供有力支持,也为省内外类似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