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贮藏温度和湿度对鸡腿蘑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鸡腿蘑在0、5、10、15、20℃5种温度条件和RH为50%~60%、90%~95%2种湿度条件下的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明显抑制鸡腿蘑的呼吸强度、失重率、和褐变率;高湿可显著减少鸡腿蘑采后的失重率,但会使褐变率增加。鸡腿蘑采后的贮藏温度推荐为0~5℃,RH为90%~95%,在此条件下的贮藏期限为2周。  相似文献   

2.
芒果常温保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对新鲜芒果进行了预处理、成膜处理及贮藏后期催熟处理三步骤处理方法。利用中草药提取液与魔芋甘露聚糖对芒果进行成膜处理后,在温度为25℃~37℃,RH为85%~90%条件下贮藏23天,商品果率达92.3%,由于采用了贮藏后期催熟的方法,使芒果的色,香,味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徐赛  陆华忠  梁鑫  丘广俊  林伟 《食品科学》2021,42(9):192-198
为探究催熟对采后菠萝品质的影响,并寻找一种快速检测品质的方法,本实验探究了催熟与未催熟菠萝采后一定贮藏期内黑心程度变化与果心、果肉和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质量分数变化,并探究可见/近红外光谱(visibl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VIS/NIR)技术实时识别以及早期预测菠萝品质状态的可行性。菠萝采后品质变化规律表明,TSS质量分数在催熟、未催熟菠萝果肉中均最高,其次是整果,果心最低,但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未催熟菠萝TSS质量分数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升高。催熟和未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果肉>整果>果心。催熟菠萝的TA质量分数在采摘初期高于未催熟菠萝,在贮藏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趋势,未催熟菠萝TA质量分数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催熟与未催熟菠萝TSS/TA均为果心最高,整果和果肉其次。未催熟菠萝TSS/TA在采摘初期(第4天)大于催熟菠萝,但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逐渐缩小。在第9天,催熟与未催熟菠萝的TSS质量分数、TA质量分数和TSS/TA均接近。VIS/NIR识别结果表明,VIS/NIR可以有效展现菠萝果实的特征信息,识别菠萝是否经过催熟处理及黑心程度,识别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6、7、8、9天),识别未催熟菠萝贮藏时间(第4、5~7、8、9天),并可预测未催熟菠萝采后第6天是否会发生黑心。本研究结果为菠萝种植与采后货架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对促进菠萝产业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坂仔香蕉分别经0℃冷风处理2,3,4,5h,3℃冷风处理4,6,8,10h后,置于(8±0.5)℃冷库中贮藏,贮藏30d后,置于(20±0.5)℃恒温箱中催熟,观察其冷害症状和后熟情况,并定期取样测定3℃冷激处理6h的香蕉果实在(8±0.5)℃贮藏期间抗冷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冷激处理6h能显著降低冷害指数,提高后熟品质且延长货架期。此外,3℃冷激处理6h还延缓了香蕉果皮细胞膜透性的上升,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试验证明:3℃冷激处理6h不仅可以有效保持香蕉果实的后熟品质、延长货架期,而且还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采后原料正确的贮藏方式是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常温贮藏、预冷后常温贮藏和5~10℃恒温库贮藏3种方式,探讨了采后原料3种不同贮藏方式的温度、糖度和pH值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原料采后不同贮藏方式对速冻小松菜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后原料4 h之内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常温下存放为宜;采后原料4 h外加工,控制速冻小松菜褐变率的采后原料贮藏方式以5~10℃恒温库贮藏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 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 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质量分数大于17%)时,催熟软化后的果实才可被消费者接受,可实现猕猴桃的早 采错季销售;采用25~100 μL/L添加量的乙烯催熟(20 ℃)‘红阳’猕猴桃,3~5 d即可完成快速软化,且不同添 加量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温度是影响乙烯的催熟作用重要因素,在较高温度 (20 ℃)下,乙烯催熟可明显缩短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保证长期安全储存,大豆的含水率通常要降到13%。才能入库储藏。用塔式干燥机干燥时,豆粒的受热温度不超过30~35℃,干燥介质温度为60~80℃,处理时间为40~45 min;采用双级干燥时,第一级干燥介质温度为90℃,豆温为25℃,第二级的干燥介质为80℃,豆温35℃。大豆一次干燥降水不低于3%~6%,降水速率约为3%/h。(1)干燥贮藏法:一是用日光暴晒;二是用设备烘干。(2)通风贮藏:大豆在贮藏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使干燥的低温空气不断地穿过大豆籽粒间,可以降低温度,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物性仪对油炸挂糊肉片在短时贮藏过程中的POV、TBA值进行实验。设定贮藏温度为0~40℃,时间为12h。结果显示: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氧化越严重,温度0~10℃时氧化并不明显,20℃开始发生显著变化,20~40℃条件下贮藏7h以后油脂氧化下降明显。同时对油炸挂糊肉片的色度进行了测定,发现2h之前L*值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贮藏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a*值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种籼稻(浙富802、元隆8462与早籼5-34)在不同贮藏温度(36,25,4℃)和时间(0~3个月)下的糊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当贮藏温度为36℃时,贮藏时间与籼稻糊化特性显著相关(P<0.05),表现在籼稻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冷糊黏度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回生值和糊化温度均上升,但变化时间点和程度受籼稻品种的影响。当贮藏温度为25℃时,籼稻糊化特性指标中除回生值和糊化温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外,其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36℃时的基本一致,但变化时间明显滞后36℃。4℃贮藏对籼稻的糊化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36℃可以作为籼稻加速陈化的温度,加速陈化的换算时间跟籼稻品种有关;4℃则可以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确定无核黄皮的最佳贮藏保鲜温度,为其贮运保鲜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 无核黄皮经采收分拣后, 分别贮藏于不同的环境温度下,观测贮藏期间果实外观整体感观质量、色泽及主要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 较低温3~5 ℃、低温8~10 ℃下无核黄皮的总感官品质下降慢,贮藏保鲜期较长,分别达13 d和11 d,而中低温13~15 ℃下缩短至9 d,室温23~25 ℃则只有3 d。低温贮藏降低果实的呼吸和乙烯产生速率,减缓果面色泽劣变,并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从而保持新鲜品质营养。结论 低温贮藏能有效减缓无核黄皮内外观品质的下降,温度越低,贮藏保鲜期越长。8~10 ℃是无核黄皮的最佳低温保鲜温度范围,此温度下的贮藏保鲜期为11 d。  相似文献   

11.
以1 ℃冷藏至硬度为52N的“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将其移入10,20 ℃和先40 ℃处理12 h后转至20 ℃[简称(40+20)℃)]3种条件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后熟品质和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0+20)℃处理加速了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促进了水溶性果胶的生成,果胶甲酯酶(PE)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果实的固酸比最高。20 ℃贮藏加快了果实原果胶的降解,提高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醛酸酶(β-Gal)和α-淀粉酶的活性峰值。结论:(40+20)℃处理为冷藏出库猕猴桃果实短期催熟的适宜后熟温度,10 ℃为延长其货架期的贮藏温度。试验结果为冷藏出库后即食猕猴桃果实的品质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温度对宰后猪里脊肉乳酸代谢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宰后猪里脊肉乳酸代谢通量的影响,本实验以猪里脊肉为材料,分别在4℃和-1℃下贮藏0.5、2、6、12、24、72、120、168 h,测定葡萄糖、乳酸和NADH含量的变化速率,并通过猪肉宰后僵直变化规律及乳酸代谢途径,建立中心代谢网络模型,进行乳酸代谢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下乳酸代谢通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1℃贮藏时的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通量高于4℃,而在0.5~12 h贮藏期间-1℃贮藏时的乳酸代谢通量低于4℃,且在24~168 h贮藏期间-1℃贮藏时的乳酸代谢通量下降速率要慢于4℃。这表明贮藏温度越低分解代谢速率越慢,-1℃贮藏条件能够延缓乳酸的积累和下降速率,有利于鲜肉的保鲜。本研究从代谢的角度为鲜肉的保鲜提供了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湿度因子对一氧化氮(NO)提高哈密瓜采后耐冷性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60μL/L NO在低湿(LH:35%~45%)、中湿(MH:65%~75%)和高湿(HH:90%~99%)条件下进行熏蒸处理。研究贮藏温度3℃条件下对哈密瓜采后冷害及品质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湿度熏蒸条件下,NO均能延缓哈密瓜采后冷害的发生和品质劣变。低湿度因子为35%~45%时可以显著提高哈密瓜采后贮藏过程的耐冷性,与对照相比,NO处理组冷害推迟5d发生,贮藏30d时,冷害指数最低,仅为40.00%;贮藏过程中,NO处理组果实品质保持效果较好,硬度下降速度缓慢,为17.07 N,仅比贮藏前下降了29.08%,细胞膜渗透率只上升了24.11%;能有效延缓果实品质中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NO处理可以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延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且峰值比对照低了33.80%和27.04%,从而减缓果实软化进程,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时间。明确了湿度因子是影响NO熏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低湿度35%~45%条件熏蒸,NO可以更好的提高哈密瓜果实的耐冷性,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3~5 ℃)和气调保鲜(3~6 ℃、85~95% RH、O2浓度3~5% vol、CO2浓度3~5% vol)两种方式贮藏双肩玉荷包荔枝,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荔枝样品在0~42 d贮藏期果实的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初期(0 d)荔枝的氨基酸总量为2.93 mg/g,其中主要为γ-氨基丁酸(GABA)、丙氨酸(Ala)和谷氨酰胺(GluNH2)。两种贮藏方式荔枝的氨基酸总量在贮藏前期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至42 d,冷藏样品为2.93 mg/g,气调样品为3.13 mg/g。贮藏期从0~14 d,冷藏和气调样品的GABA含量分别从初始的1.01 mg/g和1.08 mg/g显著增加到1.25 mg/g和1.30 mg/g,之后前者的GABA含量出现下降,而后者的GABA含量仍较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两种贮藏方式下样品的丙氨酸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谷氨酰胺含量在贮藏7d后显著减少,而谷氨酸含量则在贮藏7~35 d期间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5.
徐荣江 《食品科学》1986,7(4):41-47
<正>乙烯是植物的一种内源激素,对果实具有催熟作用。目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果蔬气调(CA)贮藏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保鲜效果,除了贮藏环境中低O2和高CO2,对果实的呼吸作用以及其它一些采后生理代谢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乙烯利催熟对低温贮藏10个月、经不同浓度1-MCP处理的花牛苹果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天水花牛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MCP保鲜处理(0μL.L-11μL.L-12μL.L-1)后,(0±1)℃低温下贮藏10个月,研究乙烯利催熟处理对其感官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均使花牛苹果果实贮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增加,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乙烯利催熟后,果实香气有效恢复,贮后经1ml/L、3ml/L、5ml/L Eth处理果实常温货架10天时,分别检测出70种、87种和81种香气成分,较同期不经乙烯利催熟果实分别增加16.7%、45.0%和35.0%,且3ml/L Eth处理对0、1μL.L-11-MCP处理果实催熟效果最佳,5ml/L Eth处理对2μL.L-1 1-MCP处理果实催熟效果最佳。结论 贮后乙烯利催熟处理可加快经保鲜处理花牛苹果的后熟进程,促进果实香气成分的恢复,提高其感官品质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温、湿度条件对黄参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阳  许会学  赵劼  曹健康 《食品科学》2002,23(3):140-142
黄参在0℃、5℃、10℃和18℃4种温度条件和RH70-75%和90-95%2种湿度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低温可明显抑制黄参采后的呼吸强度、失重率、发芽率和腐烂率。高湿可显著减少黄参采后的失重率,但会使发芽率和腐烂率增加。在低温条件下黄参的腐烂以青霉菌引起的青霉病为主,在高温条件下则以毛霉引起的软腐病为主。黄参采后的推荐贮藏温度为0℃,RH90-95%,在此条件下的贮藏期限为2个月。  相似文献   

18.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伽师瓜采后贮藏过程中软化机理,评估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软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以采后0.5,3,21 ℃贮藏0,12,24 d的伽师瓜果实为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伽师瓜果实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获得118个软化相关基因。其中,68个基因在3 ℃和21 ℃下表达模式相反,69个基因在0.5 ℃和21 ℃下表达模式相反。贮藏12 d时,在21 ℃-3 ℃,21 ℃-0.5 ℃,3 ℃-0.5 ℃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0个;贮藏24 d时,在21 ℃-3 ℃,21 ℃-0.5 ℃,3 ℃-0.5 ℃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7个。筛选到在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关键基因,并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表明,低温通过调控软化关键基因的表达,延缓采后伽师瓜的软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伽师瓜的软化机制以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湿度对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4):209-217
为探究环境湿度和温度对茶叶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其贮藏于室温及4℃的高湿区(RH 65%)、中湿区(RH 45%)、干区(RH 25%)共6种贮藏环境中3个月后,分析茶叶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体上环境湿度越低,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干茶色泽品质就会越高,其中中湿区部分生化成分含量已显著高于高湿区(P<0.05),且与干区无显著差异(P>0.05);相同湿度环境下,对于龙井绿茶,4℃更有利于其生化成分含量和干茶色泽品质的保持,对于工夫红茶,则4℃和室温均可;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分别在4℃和室温的中湿区最优。综上,4℃中湿区和室温中湿区可分别作为绿茶和红茶短期贮藏环境。同时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氨基酸、V_C、a值及茶黄素可分别作为表征其短期贮藏品质的主要指标。该研究为茶叶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对不同类型商品乳酸度的影响情况。选取超高温(UHT)灭菌乳、巴氏灭菌乳、乳饮料、酸牛奶各10盒,将每种类型的商品乳分成2组,开封后进行贮藏。一组放入0~4℃的冰箱冷藏,另一组放在常温下贮藏。分别在0, 1, 2, 3, 4, 5和6 d测定各组商品乳的酸度。结果表明,酸牛奶、UHT灭菌乳和巴氏灭菌乳放在常温下贮藏时酸度分别在第1,第3和第3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温下贮藏时酸度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乳饮料在常温和低温下贮藏1 d后酸度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4种类型的商品乳放在低温下贮藏时更能保持酸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