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古老“吹釉”工艺开始,阐释了喷墨技术与陶瓷的渊源,证明喷墨技术起源于中国,得益于功能陶瓷。不过中国的喷墨技术仍受困于功能陶瓷微机械加工系统技术,笔者希望国内陶瓷技术人员能将这个缘份继续下去,取得喷墨关键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佛山陶瓷》2009,(8):I0001-I0002
2009年8月19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主办,平川区人民政府承办,以“开放、开发、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在英文字典里,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古代中国在世界上便享有“陶瓷之国”的美誉,可见陶瓷艺术产业在中国的地位之高。那么,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作为以醴陵釉下五彩技艺闻名于世的湖南,如何培养好陶瓷艺术的接班人,传承与发展陶瓷艺术产业,使之走上复兴之路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托高校设立陶瓷艺术专业,培养陶瓷艺术与工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失为实现陶瓷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莎 《陶瓷》2023,(11):141-144
笔者以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项目”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中原文化精神内涵,尝试解析激发中原陶瓷文化新活力的密码,从而推动中原陶瓷品牌文化的建构及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播交流。  相似文献   

5.
杨新华 《景德镇陶瓷》2004,14(2):21-22,27
中国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现代陶瓷工艺的迅猛发展为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材质载体。陶瓷文化的内涵正在不断的延伸与拓展。笔者将在此探讨一下生肖文化在陶瓷文化中的发展地位、可能性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6.
二ОО四年金秋,欣逢瓷都景德镇置镇千年庆典,由江西省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景德镇陶瓷学院图书馆馆长陈雨前教授主编的“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顺利付梓。这套丛书的问世,以文化价值、陶瓷学术价值,再次鲜明地印证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瓷都景德镇不仅仅是陶瓷生产制作之都,更是陶瓷文化学术之都,陈雨前博士在该套丛书中首次以学者身份提出了“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  相似文献   

7.
徐燕  罗昕 《陶瓷研究》2011,(4):94-94
“风格”作为一种美学概念,这里是指陶瓷山水画艺术的特征。风格的形成是其艺术成熟的标志。探讨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的陶瓷山水画艺术风格时,不能停留在孤立地考察陶瓷山水画本身,而应该把它置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示陶瓷山水画艺术风格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同时,又能折射出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8.
潘寨民  章朝辉  王胜生 《中国陶瓷》2006,42(10):39-40,38
阐释了陶瓷原生态的质朴、健康之美,陶瓷“御制”与“御用”对陶瓷发展的影响,民俗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趣味的介入使中国陶瓷富于独特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历史延展。  相似文献   

9.
喻安  李健 《陶瓷研究》2000,15(3):34-35
陶瓷自有古代彩陶以来发展至今 ,无疑在历朝历代都有它变化发展的足迹 ,虽不能左右中国的文化 ,却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以至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也有另一含义 ,即“瓷器”。虽然 ,目前我们瓷都的陶瓷经济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陶瓷经济市场都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状况 ,但是陶瓷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忽视的 ,它的发展史几乎与中国的社会史同龄。影响陶瓷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 ,如同中国种种现代都市文化一样 ,陶瓷文化从来就不是孤军奋战 ,它和其它的姊妹文化是互相渗入 ,相互影响的 ,诸如中国的文学艺术、音乐文化、收…  相似文献   

10.
《山东陶瓷》2007,30(2):28-29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在“红玫瑰”新陶瓷文化研究和发展中心启动仪式暨“红玫瑰”品牌发布会上指出,尽管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但在日用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品牌推广等方面,却落在欧洲后面。品牌意识不强,陶瓷内涵单簿,缺乏文化支撑。正由于此,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不得不以来样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11.
陈琰  赖盈彤  林强  林桂池  陈智捷  陈琳 《陶瓷》2024,(4):130-132+176
笔者以海丝背景下陶瓷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影响。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海丝)战略的推进,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交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背景下,陶瓷技术创新的出现为陶瓷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动力。通过对陶瓷技术创新的介绍及其特点的展示,分析其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以及从多个方面阐述陶瓷技术创新如何推动陶瓷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奇敏 《陶瓷》2021,(2):60-61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较好的一种,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铎壶”这一作品结合了经典的“汉铎壶”与“宝铎”的形态特征,形成独特的古典文化风采。笔者以阐释作品艺术个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揭示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壶中的应用,说明了紫砂壶在继承传统之上形成的独特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行阐释和论述,反复强调与确保红色血脉永庚续,红色基因代代传。鉴于此现状,对“红色文化”进行了研究,以关系美学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建构基于关系美学的“红色”陶瓷文创产品互动化、体验化的设计方法,执持把中国红色文化传承好的态度,思考多元融合的陶瓷文创设计原则。以此传承红色记忆,创新红色陶瓷文创产品内容,让红色文化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陶瓷文化自古以来一直以其卓越的艺术品质和独特的工艺技艺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陶瓷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国际传播力。在“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中国陶瓷文化的国际传播道路也越来越广阔。基于此,本文从政府、高校以及互联网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路径,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研究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取得更为显著的地位贡献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F0002-F0002,F0003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有“陶瓷故乡”的称号,也是世界陶瓷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中国陶瓷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国古代的瓷器史,亦是一部传承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传承中国陶瓷技艺,面向世界宣传中国陶瓷文化,对于弘扬和传承我国博大情深的陶瓷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久桃 《佛山陶瓷》2013,(4):I0005-I0005
在日前举行的佛山陶博会上.笔者获悉,“石湾公仔”作为中国地理标志,获得中国工商总局批准通过,随之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以“中国地理标志”为主题的石湾公仔珍品展在中国陶瓷城五楼举行。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称,佛山陶艺承传了淳朴、率真、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古称新平,“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古往今来,中国陶瓷以景德镇窑系为代表,不仅在元代实现了全国陶瓷业烧造中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且奠定了中国“瓷都”的地位,以至于“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相似文献   

18.
陶瓷从远古走来,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人文特点,伴随着息息相关的生活,形成了艺术,也创造了陶瓷文化,而其艺术和质地的不朽性,更成就了价值的文物属性。陶瓷与美的不可分割,决定了关注和创作,也注定了陶瓷人的责任与不懈的追求,今天的陶瓷艺术不是简单传统的恢复,也不是抱着已有的“文化”一味“传承”,要与时创新,要具时代强音,要创现代“传世”,要打造时代的陶瓷强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陶瓷和书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两大国粹,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热爱。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既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精通烧制技术和造型能力,自古就有“土与火的艺术”之称,难度较大,成功率低;书法在宣纸上用墨书写,难度较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张凯 《陶瓷》2011,(21):70-70
本刊讯 9月6日,第11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淄博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据了解,本届陶博会继续深化“淄博陶瓷·当代国窑”与“新材料名都”主题,集中展示了陶瓷、琉璃、丝绸等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参展品牌众多:硅元、华光、昆仑、福泰、博纳、华洋等16家知名陶瓷企业一齐亮相本届陶博会;汉光陶瓷、高淳陶瓷、醴泉窑艺等外地陶瓷为观众带来了新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