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冰凌输沙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概述了冰凌输沙研究的发展概况,如冰凌输沙的基本类型,冰凌的挟沙能力,河流冰期泥沙分布以及输沙率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冰期电厂取水口的防冰、防沙问题.指出冰凌输沙在野外观测、物模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防止冰凌输沙淤积的措施也有待于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给出寒区河流冰凌输沙现象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3.
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期得到的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统一挟沙力公式均以能量平衡为基础,公式都反映出紊动扩散作用与重力作用之比是决定挟沙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利用实测的180多组资料对这些公式进行对比、验证,并对阻力系数的确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期得到的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统一挟沙力公式均以能量平衡为基础,公式都反映出紊动扩散作用与重力作用之比是决定挟沙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利用实测的180 多组资料对这些公式进行对比、验证,并对阻力系数的确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挟沙水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挟沙水流试验,对河槽断面的纵向时均流速横向与垂向分布、瞬时流速频率分布、紊动强度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断面宽深比对张瑞瑾公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相同横断面面积、流量情况下,随着断面宽深比的减小,准二维流动的中心区所占河宽比例减小,断面流速分布更加趋中;挟沙水流主流区流速垂向分布基本上仍然符合对数分布,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卡门常数k有减小的趋势;中垂线上各点瞬时流速频率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靠近水面处紊动强度最弱,紊动强度随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增大,随后紊动强度随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断面宽深比的减小,张瑞瑾公式中的系数呈增加的趋势,流量幂指数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沙挟沙力是河道水流泥沙运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随机数学的方法,分析了水流与床沙的相互作用及床沙与床沙质的相互交换,建立了非均匀沙挟沙力公式。并用野外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公式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挟沙水流的速度脉动导致了泥沙浓度的脉动 ,文章利用MicroADV超声流速仪信号强度与泥沙浓度之间的关系 ,观测了挟沙水流浓度的脉动特征 ,对浓度脉动信号采用小波分解 ,对比分析了挟沙水流速度脉动与浓度脉动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无论从微观结构 ,还是外在特征 ,挟沙水流速度脉动与浓度脉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挟沙水流近壁区视为由浓度梯度造成的层结流体,与大气边界层非中性平衡条件下温度梯度造成的层结流体相比拟.引入大气边界层的混掺长度作为挟沙水流近壁区的混掺长度.进而在从总切应力平衡式导出的流速梯度基础上,推导出挟沙水流沿整个水深的混掺长度公式,水槽资料证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以及挟沙水流近壁区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近底水流结构对非均匀沙起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考虑水流结构的改变,研究了非均匀沙的起动。由于非均匀泥沙的存在,影响水流近底结构,改变底部水流对泥沙颗粒的作用。基于泥沙颗粒中在小范围对水流结构有影响的假定,推导了以粒径为参变量的水流流速公式。并以该流速公式为基础,按照颗粒极限平衡的受力得出了非均匀沙的起动公式,经过用实验资料的验证,公式在大部分粒径范围内与实际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黄河冰凌灾害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VIKOR扩展法的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黄河宁蒙河段的巴彦高勒—三湖河口、三湖河口—昭君坟和昭君坟—头道拐3个分河段的冰坝灾害风险评估中。依据传统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的基本思路,结合区间灰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各时间段各分河段的评价值,用动态区间灰数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集成,得到各分河段的整体评价值,最后建立可能度矩阵,利用排序公式对各个分河段发生卡冰结坝的可能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昭君坟—头道拐河段最易发生卡冰结坝,巴彦高勒—三湖河口河段、三湖河口—昭君坟河段次之。该结果可为黄河宁蒙河段的防凌防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冰坝凌汛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松花江河道特性、水文气象特征、历史冰坝凌汛灾害情况.在分析冰坝形成条件、水热力因素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冰坝的成因和预报方法.由于注重形成冰坝的水量分析和计算,冰坝预报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1960年黑龙江上游冰坝凌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1960年黑龙江上游冰坝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分析了冰坝形成的影响因素,记载了冰坝凌汛造成的灾情.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冰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根据历年冰坝凌汛及灾害调查资料和观测成果,综述了黑龙江上游历年冰坝凌汛发生情况,冰坝河段水文气象特征和河道特性,分析了冰坝成因研究和预报方法的进展,并阐述了冰坝凌汛灾害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流域1896~1948年冰坝凌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896~1948年中、俄水文年鉴资料,统计了历年各江河冰坝凌汛发生情况,分析了冰坝类型、影响冰坝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冰坝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57年黑龙江中游支流、额尔古纳河及部分支流,嫩江、松花江干支流,乌苏里江干流和大部分支流普遍出现了冰坝凌汛.阐述了冰坝凌汛情况和特点,分析了冰坝形成的水热条件、冰坝的成因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春黑龙江上游冰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春黑龙江漠河站出现了建站以来最早的开江日期,比历年提前了16 d。黑龙江洛古河站下游6 km,北宏至红旗岭,依西肯和欧浦下游多处发生冰坝。北宏和依西肯的冰坝,两处总水头都在7.0 m以上。依据水文、气象资料,对冰坝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拉尼娜"是影响冰坝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东太平洋的SST对黑龙江上游冰坝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根据动热因素影响指标构建了凌情综合因子,在综合因子高值年多为冰凌灾害年。海温与冰坝的遥相关和冰情综合因子的构建,为冰坝预报分析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冰坝调查成果和观测资料,论述了黑龙江上游历年冰坝发生情况,分析了冰坝形成的原因,介绍了黑龙江冰坝洪水中长期预报方法,可供生产实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牡丹江长江屯站2009年1月5~7日形成的冰坝的概况、河道特性、冰坝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冰坝预测及凌汛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黑龙江冰坝的影响中,从预测黑龙江上游冰坝需要出发,利用反映北太平洋海域表面温度变化的分布型指数(该指数较好地表征出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以及黑龙江上游水文站的封江水位距平构建了该站的冰坝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出黑龙江上游冰坝,实际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冰坝预报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冰坝凌汛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分析发现,冰坝大多在”二江”同时发生,个别年份有”三江”同时发生,并有群发特点。冰坝发生前,秋季降水多,河槽蓄水量多,河流水位高;冬季降雪多、气温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是冰坝形成和凌汛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