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α.β.γ.δ-四(吡啶基)卟啉锌(ZnTPyP)分别与Rh(bpy)_3~(3 )/TEA/K_2PtCl_6体系和Ru(bpy)_3~(2 )/Rh(bpy)_3~(3 )/TEA/K_2PtCl_6体系配合,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光还原水产氢结果。并讨论ZnTPyP在上述二个体系光产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入射光波长对Ru(bpy)_3Cl_2-Rh(bpy)_3Cl_3-TEOA(三乙醇胺)-K_2PtCl_4体系产氢量子收率(Φ_(H2))的影响。在光照波长分别为413nm、450nm和546nm时,体系对应的产氢量子收率分别为0.038、0.054和0.01。此外,还报道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入射光波长对Ru(bpy)_3Cl_2-MV~(2+)(甲基紫精)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K_2PtCl_4体系产氢量子收率的影响。发现在不同入射光波长下,反应温度对产氢量子收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反应温度的改变不影响入射光波长对Φ_(H2)的影响顺序。对于Ru(bpy)_3Cl_2-MV~(2+)-EDTA-K_2PtCl_4反应体系,在不同波长条件下光敏剂的最佳浓度范围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Ru(bpy)_3Cl_2/Rh(bpy)_3Cl_3/TEOA/K_2PtCl_4、Ru(bpy)_3Cl_2/MV~(2 )/EDTA/K_2PtCl_4、ZnTMPyP~(4 )/MV~(2 )/EDTA/K_2PtCl_4、前黄素/MV~(2 )/EDTA/K_2PtCl_4、前黄素/Rh(bpy)_3Cl_3/TEOA/K_2PtCl_4等五个光还原水催化体系的总包产氢量子收率。考察了不同波长对量子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2,2′-联吡啶、4,4′-联吡啶以及它们某些小分子和大分子的衍生物在pH2—10的伏安行为,并且结合用Ru(bipy)_3~(2 )作光敏剂光解水的放氢体系实验,对电子中继物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它们的伏安行为和电位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络合光催化分解水,自1976年G.Sprintschnik、D.G.Whitten等报道了三双吡啶钌光敏化体系以后,许多人做过不少努力,但有的只能放氢,有的只能放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能如半导体光电化学法那样,在分解水过程中,实现闭合循环,使一个体系能分别放氢与放氧。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这种尝试。我们所采用的是Pd(Bpy)_2Gl_2—ZnTPP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测氢气相色谱法和几种不同类型光合生物放氢和吸氢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 采用新型碳多孔微球TDX-02作为分离柱固定相,选用ST-04型色谱仪,并用高纯氮作载气,当进样1毫升气体样品时,可检测到0.2ppm(V/V)(相当于1×10~(-11)克分子)的氢气。 测定满江红-鱼腥藻共生体的放氢活性,需在Ar-C_2H_2-CO气相中静止光保温。不同种的满江红在不同气相中放氢活性有差别。兰藻在氩气中振荡光保温时,显示的放氢活性最高。绿藻、红藻和褐藻在厌氧暗适应后,有甲基紫精和连二亚硫酸钠存在下暗保温,能检测到其中氢化酶催化的放氢活性。吸氢活性的检测,需有适量氧和氢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EHMO法计算了钌的三个含氮配位络合物[(NH_3)_4Ru(bpy)]、[(NH_3)_4Ru(bqdi)]和[(NH_3)_4Ru(dmopda)]。计算结果表明:钌的邻苯醌二亚胺络合物[(NH_3)_4Ru(bqdi)]的光激发能量降低2eV左右,使其光电荷转移谱线有较大的红移。 本文还计算了钌的三个二氮杂苯配位络合物和。计算结果表明:钌的二氮杂苯络合物存在CTTL,钌的dxz轨道可与配位体的π形成反馈键。其中配位体吡嗪的反馈最强烈,能形成较稳定的配位体系。  相似文献   

8.
董巧  夏昕  张兵 《太阳能学报》2016,37(12):3086-3090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优化设计ABX3钙钛矿晶体材料,对A位(A=CH_3NH_3~+、CH(NH_2)_2~+、(CH_3)_2NH_2~+、(CH_3)_3NH~+、(CH_3)_4N~+))、B位(B=Pb~(2+)、Sn~(2+))、X位(X=Cl~-、Br~-、I~-)位进行不同比例的掺杂或替换,系统探讨各位置取代对晶体结构稳定性和禁带宽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筛选,寻找性能更优的ABX3型替换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Ru(bpy)_3~(2 )/R(电子中继物)/EDTA/K_2PtCl_4和Prof(前黄素)/R/EDTA/K_2PtCl_4两个光催化还原水产H_2体系中,考察了若干分子结构不同的电子中继物对光产H_2量子收率的影响。在Prof作为光敏剂的反应体系中,降低电子中继物浓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聚烃基紫精电子中继物体系产H_2量子收率的提高。在单色光的光照下,聚烃基紫精中继物的反应稳定性优于MV~(2 )。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ESR、电子光谱分别对所合成的三种双紫精化合物——(n=2,3,4)进行了研究。循环伏安表明,双紫精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呈双电子转移;而ESR表明,双紫精经光化学还原形成双基自由基。电子光谱和ESR均得出,双紫精的(n=3,4)双还原态出现分子内缔合,而V~+-(CH_2)_2-V~+由于其太短的次甲基链而不能形成分子内缔合。 用可见光辐照Ru(bpy)_3~2+/双紫精/EDTA/K_2PtCl_6的水溶液,发现在较高的pH条件下,产H_2率显著减小(特别对n=3,4)。较高的溶液pH值有利于分子内缔合的形成并减弱其转移电子的能力。在较高pH值时的低产氢率主要是缔合型离子几乎不具备还原水的能力所致。本工作认为,双紫精类化合物(尤其是n=2)作为双电子转移中继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活塞环松孔镀铬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活塞环松孔镀铬的工艺条件,讨论了电镀液各组分和电镀工艺参数对镀铬层机械性能的影响。在铬酐(CrO3)80~220g/L,硫酸(H2SO4)0.8~2.2g/L,三价铬(Cr3+)3~7g/L的镀铬液中,操作温度58~60℃,温差控制在±1℃内,电流密度为37~52A/dm2,得到的镀铬层光亮,硬度高,可使活塞环达到理想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不对称取代不同长度碳链(5,10,16烷基)的表面活性铜、锌金属卟啉作光敏剂,配以三乙醇胺、氯铂酸钾、2,2′-联吡啶,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组成复合催化放氢体系;或者以表面活性卟啉为光敏剂,配以苯醌、金属氧化物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组成复合催化放氧体系。本文报道了它们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下的放氢放氧性能。发现同系列不同碳链长度的金属卟啉随着碳链的增长,放氢量有所增加,带十六个碳链的铜、锌卟啉比不带碳链的放氢量明显提高;同种金属卟啉配以不同的电子给体或受体时,可具有单独放氢或放氧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叶绿体模型,单十六烷氧基取代四苯基卟啉镁配合物的合成及用该卟啉作光敏剂、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如RuO_2)、硝化纤维素作固定化粘结剂制成的光合膜,在电子受体[如K_sFe(CN)_6]溶液中用可见光照光氧化水放氧的性能。发现由镁卟啉、RuO_2和K_3Fe(CN)_6组成的光合膜光氧化水放氧体系,类似于光合作用的类囊体膜,具有光化学稳定性好、制备简单、放氧速率高、能重复使用等优点,可用于光合作用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掺杂方法,使辉光放电制备的掺杂a-Si∶H不受氢化物的限制。 a-Si(p):H的红外吸收谱表明,Si-H在2000cm~(-1)处的吸收带随着掺杂浓度从p/Si=10~(-5)增至10~(-3)时是逐步减弱的;Si-H_2在2100cm~(-1)处的吸收带却不变化。氢热释谱的高温峰随掺杂浓度增加而减小,低温峰位置略有移动而大小保持不变。掺杂是在富硅相中进行的,磷占有了原来SiH中氢的位置。在p/Si>10~(-3)过掺杂情况下,由于pSi_3组态的形成,结构的破碎,氢逸出容易,非晶硅两相中氢含量都大大减少。 文中,根据Raman散射实验的结果,也讨论了磷在a-Si∶H中的掺杂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核燃料后处理的Purex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氨基磺酸亚铁作还原剂实现UPu分离,最后Fe~+和SO_3~-将产生较多的放射性废物。为此,人们提出以光化还原法制取U~(4+)来代替磺酸亚铁。近年用各种不同光源和不同还原剂进行UO_2(NO_3)_2光化还原制取U~(4+)的方法已有报道。但用汞灯、氙灯、铟灯、镓灯作光源均需将灯放人体系中进行照射,灯的寿命结束时将成为放射性污染的废物。而废物处理,这是世界上各核工业国都感到头痛的问题。为了减少放射性污染废物,并节约能源和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解偶联剂CCCP对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光照产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厌氧暗诱导后,PSII光化学活性、光合放氧能力和光照产氢能力与CCCP浓度密切相关;藻液中CCCP浓度超过4μmol·L~(-1)时,藻细胞PSII光化学活性被持续抑制,光合放氧能力明显降低,密闭藻液体系能够保持厌氧状态,进行光照产氢12h以上;光照产氢所需电子的90%来自PSII光解水,10%来自内源底物代谢;随着CCCP浓度增加,其对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同时,研究了10μmol/L CCCP对不同pH藻液直接光照产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3%Ni/SAPO-34为催化剂,研究了二苯甲烷、二苯乙烷、苄基苯基醚在氮气或甲烷气氛下的热解反应,反应温度为380~480,℃,初始压力为5~7,MPa,反应时间为1~2,h.结果表明,催化剂能选择性地促进模型化合物中C(芳)—C(烷)及CH2—CH2键的断裂,对脱氢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促进活性氢向裂解的自由基转移,使自由基加氢;甲烷气氛下模型化合物的热解效果要优于氮气气氛;温度是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模型化合物热解稳定性顺序不同,二苯甲烷较难裂解,二苯乙烷次之,苄基苯基醚最易裂解.同时也探讨了十氢萘、四氢萘、萘和1-甲基萘对二苯乙烷热解的影响,发现加入供氢溶剂后转化率降低,溶剂对氢解裂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四氢萘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他供氢溶剂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8.
吸氢合金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氢反应,形成氢化物。一般说来,加热或减压,氢化物就分解,放出氢来。这种吸氢的原理是这样的:(1)在合金表面分子氢分解成原子氢;(2)这种原子氢向合金内部扩散,产生固溶;(3)形成氢化物。这种反应的驱动力是热或氢的压力。利用这种热或压力引起的氢的吸放过程可以实现热——化学能转换,热——机械能转换,以氢的形式储能和输送能量,用于制作化学热泵、驱动器以及氢压缩机。近年来,在这些方面进行的研究很多。另外,不利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利用电作为驱动力,也能造成吸氢合金对氢的吸放。也就是说,把吸氢合金浸在电解液(浓碱溶液)中,把它作为负电极加上电压,就能将水电解,合金表面产生原子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一系列的荧光素类染料作为光吸收剂,三乙醇胺(TEOA)为电子给体,氯铂酸钾(K_2PtCl_6)为放氢的催化剂,在250瓦的氙灯光源下均相光还原水产氢的结果。通过测量用染料和TEOA组成的光原生体系的光生电势,发现那些能产生较高的光生电势的染料,其氢气的产率也较高。本文还对该类体系光分解水产氢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LiAlH4和LiBH4为原料,采用球磨方法制备了Li-Al-B-H复合储氢体系,通过XRD、TG、DSC和SEM等研究手段对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LiAlH4/2LiBH4复合物加热至500℃时的放氢量达到9.7wt%,在450C和8Mpa H2条件下的最大吸氢量达到6.8wt%.还计算了(LiAlH4/2LiBH4)复合物放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对( LiAlH4/2LiBH4)复合物吸放氢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