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促进电力、交通、天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促进电力、交通、天然气等多种复杂网络系统的相互融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促进电力、交通、天然气等多种复杂网络系统的相互融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与社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促进电力、交通、天然气等多种复杂网络系统的相互融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与共享,使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  相似文献   

6.
能源互联网     
正能源互联网可理解为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从政府管理者视角来看,能源互联网是兼容传统电网的,可以充分、广泛和有效地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电力需求的一种新型能源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山东电力技术》编辑部拟出版1期"全球能源互联网"专刊(正刊)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为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山东电力技术》编辑部拟出版1期"全球能源互联网"专刊(正刊),望广大作者及电力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一、专刊征稿范围1、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电网技术。主要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海底电缆技术、超导输电技术、直流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和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等。2、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高压绝缘技术。重点包括绝缘材料、长效防污闪涂料。3、适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电源技术。重点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及分布式电源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中国北京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16)征稿启事"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16)"将于2016年3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围绕能源发展战略、政策与经济,特高压与电网互联,新能源发展,储能技术及应用,智能电网实践,电能替代及电动汽车等议题展开,为来自全球的政  相似文献   

10.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结合先进网络与信息技术,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高效开发、配置、利用,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能源互联网具有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特点,导致其网络接入环境更为复杂多样,且面临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探讨在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引入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防御技术,从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智能单元以及网络通信交互3个方向阐述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能源互联网发展对电力系统海量数据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要求,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而来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被提出,成为能源互联网电力领域信息共享网络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焦点。首先论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构建了由感知层、边缘层、网络层及平台层构成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其次深入剖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坚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最后从功能模块与建设时序2方面,提出了适应多维业务场景需求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实施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30日,在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分享了对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见解,并介绍了在智能电网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在中国的应用案例,期待助力中国能源向更高效、更智能、更持续且更绿色的方向演进。此次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国际能源署、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及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主办,以"全球能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16)"将于2016年3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围绕能源发展战略、政策与经济,特高压与电网互联,新能源发展,储能技术及应用,智能电网实践,电能替代及电动汽车等议题展开,为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能源研究和咨询机构、能源电力企业等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合力实现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4.
《供用电》2017,(9)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GEI)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的超级复杂工程,目标是实现全球能源行业的互联、互通、互信、互操作。按照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路线图,技术和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基于人类面临的环境、气候、能源供应等事关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坚强智能电网如何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助力能源转型?我们已经具备哪些技术优势、未来又将在哪些方面开展重点研发和突破?8月中旬,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未来科技城,专  相似文献   

16.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持续发展的推进剂。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控制、调度和数据传输从复杂变得简单。文章首先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指出坚强的网络架构是基础,分布式和大数据处理是关键,最后对支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基础,构建可以实现实时、高速、双向的电力数据读取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的能源互联网系统.能源互联网系统由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装置、变流装置和智能终端等组成.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操作平台,除了可以实现常规的能量管理,还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即插即用",并根据系统需要,自主实现孤岛运行和并网之间的切换;储能装置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稳定性、电源备用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是能源互联网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电网接入要求.最后确定了控制策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和储能技术3个能源互联网的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能够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日前,期待已久的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  相似文献   

19.
从全球能源互联背景出发,展望电力互联网构建的条件与影响,进而研究需求侧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挖掘电力互联网与大数据契合点——智能电网,提出超大网络情况下需求侧管理解决方案。同时深入剖析未来电力缺口预测的可能,并设计可供参考的数据模型,为大数据电力应用设定实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未来能源发展的基本格局将以电力为中心,能源互联网可理解为将大量分布式能源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对等交换和共享的智能电网。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逐渐在信息外网开展互动化业务系统应用,电网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在加快电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用户行为的电网终端可信接入方法,在对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和平台完整性验证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用户行为进行周期性可信判断的过程,从而实现了终端的全过程实时管控,解决了电网终端的安全可信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