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信息     
<正>2015年将会有51%公司的60%的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使公司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建筑具有更大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其次是可以减少用水量、减轻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等节能效力。2015年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将有7大趋势:1、更注重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使用;2、更加关注空气对流设计;3、建筑实现零能耗;4、水重用技  相似文献   

2.
<正>绿色建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类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建造技术都在试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变。数据显示,今年将会有51%的公司中60%的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使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建筑具有更大的健康和生产效力,其次是可以减少用水量、减轻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等节能效力。那么2015年建筑设计将呈现那些新趋势呢?可持续建筑材料受重用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如  相似文献   

3.
洪鸿 《建筑》2010,(7):30-33
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一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事实上,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建筑包含低碳和绿色建筑,其关注的内容和着眼点更加广泛而完整。  相似文献   

4.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丁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事实上,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建筑包含了低碳和绿色建筑,其关注的内容和着眼点更加广泛而完整.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绿色建筑"概念深入人心。政府规划到2020年,使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10月1日,建筑节能新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要求不仅从建筑材料上节能,在配套设施安装上也做到低碳环保,从根本上做到绿色节能。更多更舒适的"绿房子"指日可待。绿色建筑,是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要"绿"起来,实现手段有很多种,包括从节能材料、再生能源利用、施工方案、材料加工、运营方式等方面着手。未来数年,建筑节能的主要发展方向仍将是:开  相似文献   

6.
吴莉婕 《门窗》2013,(4):181-182
绿色建筑涉及到规划、设计、材料、施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对于建筑而言,即使有在出色的设计,而没有落实在实际材料当中,那么建筑就是空谈,建筑必须要通过材料的体现。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生产对建筑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存在的基础,建筑技术也需要实施在建筑材料之上,所以建筑材料能够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同样,绿色建筑的基础是绿色化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材是促进绿色建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玮  徐峰 《中外建筑》2012,(7):59-61
本文以建筑材料为切人点,着重阐述了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策略。建筑材料的使用贯穿了建筑建造、维护以及改造等整个生命周期。材料会对建筑的外观、性能和建造成本造成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人员对材料的特性有了新的了解。材料有了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当材料选择时可以考虑在建造过程中的可持续问题。通过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分层组成方式的分析模拟,设备的控制以及空腔等系统和材料自身物理性能,来完成应对气候和建筑微气候的适应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6,(1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建筑中使用绿色材料已是大势所趋,绿色建筑材料有助于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能耗,将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现状,并简要介绍了绿色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EP公司     
《景观设计》2009,(5):I0007-I0007
为了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更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台湾EP公司制定出了适用于国内环保建筑材料的主要标准.从而加强控制措施的可行性.这样将更有利于保护人们的健康以及节省更多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建筑材料是所有材料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多,与人的生活、工作最密切,也是资源和环境负荷最为严重的材料。由于绿色建材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建材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建材的同时,注重改善绿色建筑的提高已成为当今建筑界和材料领域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选用绿色建材是业内共识,可以延长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建筑的寿命,降低建筑材料生产、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绿色建材承载着诸如节约资源、能源消耗、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对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绿色建筑呼唤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支撑绿色建筑。墙体(砖瓦)材料是建筑中占比较大的一种建筑材料,也是一种消耗资源的基础材料。随着南京市"禁粘"及"关闭露采矿山"的全面落实,墙材生产面临传统性、一次性、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资源)短缺或依赖外部输入的  相似文献   

13.
《砖瓦》2018,(11)
正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那么绿色建筑需要什么材料呢?建筑材料对一个项目又有多重要呢?绿色建筑材料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其生产原料尽量使用尾渣、垃圾、废液等废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墨西哥建造了大量制造业基地,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此,墨西哥开始加大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力度。遗憾的是,作为世界第11人口大国,墨西哥可持续建筑项目的数量仍然较少,且存在较多问题。文章分析的项目就存在建筑材料使用不当以及绿色能源缺乏的问题。文章建议墨西哥务必采用绿色技术,随着墨西哥国力的持续增长,可持续建筑运动方可保证更安全、更健康的建筑的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好的建材,建筑永远成不了精品”。即使有再开阔的思路,再玄妙的设计,建筑是必须通过材料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是导致建筑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建材的集成,对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本文试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探讨建筑材料对建筑环境负荷的影响以及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江苏建材》2014,(4):79-79
<正>具有功能多样性和综合性的建筑材料随着居住理念的改变,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日趋多样性。建材作为建筑的基本元素,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要求,除具备基本性能之外,绿色健康、节能省耗、适宜舒适等多样性功能将被综合其中。绿色健康建筑材料绿色健康建材指的是具有对环境起到有益作用或对环境负荷很小的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舒适、健康功能的建筑材料。绿色健康材料首先要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是无害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净化及改善环境的功能。根据其作用,绿色健康材料可分为抗菌材料,净化空气材料,防噪音、防辐射材料和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新时期的环保需求,绿色建筑材料应运而生。阐述了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环保地板以及绿色门窗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绿色建材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节约环保型建材的发展前景,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确保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绿色可持续性评估是建筑领域重要的环节,通过能值法和碳排放法定量计算典型建筑物的能值总量和碳排放量评估建筑物的绿色可持续性能。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异同,分析敏感因素,综合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说明能值方法和碳排放方法都指出混凝土和水泥是建筑可持续性最重要的两种材料,需要重点关注;建筑设备相对建筑材料处于次要地位;能值方法对建筑领域应用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敏感度较高,碳排放法对物品本身的元素组成更看重。  相似文献   

19.
<正>天友绿色设计中心是一座从多层厂房改造为设计院自用的绿色办公建筑。设计以"问题导向的技术集成"为原则,在技术选择上注重气候适宜性和创新实验性,在办公改造中注重人员使用的健康舒适性,在空间利用里注重绿色技术的艺术创意感。该作品于2014年荣获了亚洲建协可持续建筑金奖、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和中国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成为材料研发、生产制造的主流趋势。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市场容量,绿色建筑材料需求也极大提升。消费者对于无污染、节能环保住房理念的形成,逐渐改变了传统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成本的控制。大量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推广,对于我国建设节能环保建筑奠定了材料基础。为了更好的体现绿色建筑材料的价值,本文浅析了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的必要性,总结了材料的主要类别,针对绿色建筑材料使用中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使用对策,旨在抛砖引玉以求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