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冷》2016,(1)
船用轮机尾气余热吸附式冷管实验以船舶轮机余热利用为背景,基于吸附制冷原理,在一支密闭管内通过吸、脱附循环获得冷量的吸附式制冷单元管;该冷管采用13X沸石分子筛-水工质对,在脱附温度为200℃,吸附温度为12℃工况下,蒸发温度达到了3℃,获得了198.8KJ制冷量,有效地实现了轮机尾气余热的再利用,是一种对环境友好、没有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势的制冷方式,该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彦禹  倪诚明 《制冷》2015,(1):19-23
根据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对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管的制冷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该冷管冷凝器采用薄壁不锈钢材料,利用沸石分子筛—水作为吸附工质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为21.01~22.90MJ/m2,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为31℃时,该太阳能冷管的单支制冷量大约为145k J,制冷温度为11℃,制冷系数约为0.118。  相似文献   

3.
《制冷》2016,(4)
本实验在室内用碘钨灯代替太阳辐射,通过改变碘钨灯与太阳能冷管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太阳辐射强度。整个周期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400~1000W/m~2,室内环境温度范围在19~25℃,湿度维持在40%左右。太阳能冷管吸附床脱附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为120℃;吸附过程中温度下降至20℃左右;太阳能冷管一个周期内单根冷管的制冷量为160k J,制冷系数约为0.15。太阳能冷管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制冷,是一种对环境友好、没有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势的制冷方式,该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制冷》2016,(3)
研究吸附工质对的性能对于吸附式干燥、除湿、制冷具有重要作用,而吸附剂的吸附量、导热系数和吸附材料的性质、温度、压力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用实验来测定就变得十分的有必要。本文以3A作为吸附剂,水作为制冷剂,组成吸附式制冷工质对,通过液位法对工质对的吸附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最大吸附量为24.5g,最大吸附率为0.112g/g。本实验吸附床中3A沸石分子筛的量为218.5g,在脱附温度为260℃,吸附环境温度为25℃时,根据已有的对太阳能冷管的改进实验,选用同样材料的太阳能冷管计算时,可得其制冷量为147.864J,制冷系数COP为0.116。  相似文献   

5.
根据固体吸附制冷原理,利用太阳辐射能作为热源,研究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管。该新型冷管利用硅胶—水作为制冷工质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可以得出:在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686.1 W/m2,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分别为40℃、10℃的条件下,该冷管在上海地区典型夏季气候中的制冷量与COP在一个循环周期(24 h)分别为524 kJ和0.414。  相似文献   

6.
设计制作了一种类似于热管、以13X分子筛-水为工质对的吸附制冷单管,吸附制冷单管直径为19 mm,吸附制冷单管由吸附床段和蒸发\冷凝段组成,其中吸附床段长800 mm,蒸发冷凝段长260 mm。吸附制冷系统由吸附制冷单管、管式电炉和数据采集装置组成,利用本装置对影响吸附制冷单管性能的循环周期、吸/脱附时间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当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相等时,在不同脱附温度下,循环周期存在一个相应的最佳值,脱附温度越高,相应的最佳循环周期越长;适当增加一个循环周期内吸附时间所占比例可有效提高单元管制冷功率。对于此吸附单元管,在脱附温度为310℃时,吸附时间35 min、脱附时间25 min时,吸附制冷单管制冷功率达到最大值4.97 W,其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SCP为57.73W/kg,比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均为30 min时的制冷功率提高6.65%。  相似文献   

7.
余热驱动吸附式冷管的循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华  武卫东 《制冷学报》2005,26(2):39-43
余热固体吸附式冷管采用沸石分子筛-水为工质对,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合一)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单元, 结构简单, 无节流装置和运动部件.沸石分子筛-水工质对被封闭在φ16的金属管内.根据需要可将其多元组合成功率较大的制冷/空调系统.由于冷管结构上的特点,其循环特性跟一般的基本型吸附式制冷循环有所不同.详细分析了这种循环的特性,并结合实验对吸附式冷管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为其制冷性能的提高和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基于吸附-再吸附原理和内部回热技术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系统,对其可行性及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技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由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可实现四次冷量输出;当采用NiCl2为高温盐吸附剂、MnCl2为中温盐吸附剂、BaCl2为低温盐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时,在加热温度为265℃、制冷温度为15℃、冷却温度为30℃的工况下,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的COP达到1.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附制冷阶段和再吸附制冷阶段冷量输出过程的制冷功率变化特性,发现再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强于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9.
沸石分子筛吸附式制冷 Ⅱ吸附式制冷的循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制的沸石分子筛,在自行设计的吸附式制冷模拟装置上,对吸附剂5A、NaY、CaY、13X及CaX等沸石分子筛和制冷剂水系统进行了制冷效果的测定;讨论了吸附速度、脱附温度对制冷效果的影响;通过吸附等温线的测定,计算了制冷循环系统中水的循环量,并测得分子筛再生时开始脱附的温度Ts值和再生后开始吸附的温度Ts’值。实验结果表明每公斤所研究的分子筛在单级吸附—解吸循环系统中能够产生制冷量为62—100千卡(Tev=0℃,Tcond=Tads=14.5℃,Treg=120℃)。  相似文献   

10.
开式循环吸附制冷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毅  王全学 《制冷》1999,18(3):1-4
本文对基于开式循环的吸附除湿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该空调制冷系统可用85℃以上的热源作动力,制冷效率可以超过40% 。这样,可利用太阳能或工业余热驱动该制冷系统, 减少常规蒸汽压缩式制冷产生的氟里昂及热岛对空气的污染。本文取得的实验数据为开式吸附空调制冷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及中试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是吸附制冷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测试整体成型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的需要,本文设计搭建了一种整体成型吸附剂性能测试装置,对复合吸附剂MgCl_2-13X进行了吸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中吸附床外侧底部的温度变化速率较接近吸附床内部底部吸附剂的温度变化速率,二者温度变化速率相差0.01~1.9℃/min,整个吸附和脱附过程二者温度的平均值相差约3.24%,能够满足吸附剂性能测试实验的要求。吸附剂性能测试实验及电镜下吸附剂的微观结构表明:浸泡法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与MgCl_2溶液的浓度有关,MgCl_2能够改善13X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能,本实验测得当MgCl_2溶液的浓度为15%时所制得复合吸附剂MX3性能最优,其最大吸附量为0.32 g/g,最大吸附速率0.59 g/min,相比单一吸附剂13X沸石分子筛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2.
《制冷》2015,(2)
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吸附制冷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冷技术倍受青睐,成为众学者研究的课题。客观讨论,吸附制冷本身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将热管与其结合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制冷机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吸附制冷的不足并提高了机组性能。同时还拓宽了热管吸附床系统的应用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交变式三温区热管吸附床的设计,该装置将热管与吸附制冷结合,优势互补。文中介绍了实验进行的原理及系统流程,详细阐述了实验装置各部件的设计细节。最后分析了其可行性并对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涡流管大量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对涡流管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寻求最佳制冷工况及参数。本文自行设计涡流管实验样机,搭建开式的涡流管实验台,以CO2为工质,在不同的进口压力(0.2~0.6 MPa)、不同的冷流率(0.2~0.9)工况下研究了5种冷孔板孔径(1.5~3.5 mm)的涡流管性能,分析冷孔板孔径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制冷、制热效应均在0.4MPa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在冷孔板孔径为2.5 mm时获得最佳制冷效应29.3℃、制热温度效应37.9℃,且获得最佳制冷量及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涡流管大量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对涡流管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寻求最佳制冷工况及参数。本文自行设计涡流管实验样机,搭建开式的涡流管实验台,以CO2为工质,在不同的进口压力(0.2~0.6 MPa)、不同的冷流率(0.2~0.9)工况下研究了5种冷孔板孔径(1.5~3.5 mm)的涡流管性能,分析冷孔板孔径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制冷、制热效应均在0.4MPa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在冷孔板孔径为2.5 mm时获得最佳制冷效应29.3℃、制热温度效应37.9℃,且获得最佳制冷量及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活性碳一甲醇吸附式制冷单元的工作原理,以及初步试验结果。采用内盛90克活性碳/23克甲醇工质对的单元管,在冷凝和吸附温度分别为34℃和20℃、解吸温度为83℃时其制冷量不低于6.3kJ,制冷功率最初为20W并随时间而逐步衰减,总制冷时间为600秒。该试验数据为活性碳-甲醇吸附式制冷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余热制取0℃以下低温的制冷系统,且氨作为一种天然工质,有很好的环保特性,但氨-水的标准沸点相差133.4℃,在较低蒸发温度的要求下需加精馏装置.介绍了目前传统分离单元传质性能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加强精馏器传质性能的必要性,提出采用能提供更大传质比表面积的膜接触器提高传质性能与效率,为改进氨水精馏塔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渔船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洋渔船带有制冷装置,而100吨以下的中小型渔船因其柴油机的限制,无法安装压缩机式制冷机。出海作业时,均需携带冰块做渔产保鲜。本文介绍压缩式渔船制冷的现状,回收渔船尾气余热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吸附制冷的冷冻水系统,吸附式制冰系统等实验装置。其中吸附式制冷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套以太阳能液体除湿制冷为主,太阳能喷射制冷为辅的全新风空调系统,描述系统原理及流程;建立液体除湿一喷射冷却的空调实验装置;分析比较喷射制冷应用于除湿制冷中不同部位的性能及可行性;在兼顾系统效率的同时解决送风温度偏高问题;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对该系统做了实验研究,在热源温度为75℃时,送风温度为19℃时,总系统COP可达0.7。  相似文献   

19.
以填充烧结微米金属-沸石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单元管为载体,针对填充有不同混合吸附剂的吸附单元管进行了一系列性能试验,并研究分析了吸附单元管在不同热源温度和风速下的制冷特性。结果显示,填充微米铝粉的混合吸附剂吸附单元管的制冷性能最佳,脱附水量比100%分子筛颗粒的要大31.8%,且循环时间缩短了117 min。在一定范围内,热源温度和风速的提高缩短了系统的循环周期,有利于吸附单元管制冷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于工程车司机驾驶室的新型制冷管的制冷性能.本文对以分子筛-水为吸附工质对的制冷管内的水充注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关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制冷管内部的动态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以及制冷量.试验表明,制冷管内制冷剂水的充灌量对制冷管的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