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接枝玉米淀粉浆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制备了一种利于环保、性能优良的接枝玉米淀粉浆料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浆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该浆料糊化性能良好、浆液稳定 ,与乳液共聚浆料配合使用对T/C 6 5 / 35 13 1tex纱上浆 ,可替代原配方中 80 %的PVA浆料 ,且浆纱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将JCS-12变性淀粉浆料与PVA、变性淀粉、聚丙烯酸类浆料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浆纱,对混合浆的浆液、浆膜、浆纱性能及上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JCS-12浆料性能良好,可部分取代PVA浆料。  相似文献   

3.
在常用涤/棉包芯纱浆料配方的基础上,用新型的变性淀粉K5取代50%的PVA,测试了浆液和浆纱的性能,并对浆纱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K5浆料的配方浆纱性能优异,浆液黏度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对涤/棉包芯纱的上浆,能较好地改善浆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JD-H浆料的浆液性能和浆纱性能。对比测试JD-H浆料与常用变性淀粉浆料的浆液和浆膜性能,以JD-H浆料部分或完全替代PVA作为新配方,与原配方浆料浆纱、织造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JD-H浆料具有良好的黏度稳定性;对纯棉和涤棉的黏着力均较好;浆膜具有一定的断裂强度和优良的断裂伸长率;其BOD5/CODcr≥0.3,符合环保要求。认为:JD-H浆料能够满足实际生产所需,且易于退浆,可部分或完全取代PVA用于细号高密纯棉和涤棉织物经纱上浆,保证织造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的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密涤棉混纺织物用纱无PVA上浆的工艺实践。采用对涤棉纱有优异黏附性能的木薯醋酸酯淀粉QUELLAX~? 130HAP和聚丙烯酸酯浆料取代原配方中的PVA,对比测试原配方和无PVA浆料配方的浆纱性能、织造情况、生物降解性和退浆性能。结果表明:无PVA浆料配方所得浆纱的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和毛羽降低率均接近于原配方,织机效率达到95.7%,木薯醋酸酯淀粉QUELLAX~? 130HAP的BOD_5/COD_(Cr)大于0.30,易于降解,织物退浆等级达到7级~8级,退浆效果良好。认为:无PVA浆料能满足高密涤棉织物浆纱织造需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纳米复合丙烯酸共聚浆料的浆纱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复合丙烯酸共聚浆料,对其粘度稳定性、流变性能、润湿性能、浆膜吸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PVA、氧化淀粉混合,对CJ 9.7 tex纱进行上浆试验,测试了浆纱强伸性、耐磨性、毛羽等指标.结果表明:纳米复合丙烯酸共聚浆料具有良好的热粘度稳定性,对纯棉纱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与氧化淀粉配合使用对CJ 9.7 tex纱进行上浆,可不必使用PVA浆料,毛羽贴伏效果及耐磨性能良好,浆纱强伸性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CD-DF868浆料取代PVA浆料的可能性,以CD-DF868浆料、SFS浆料、PVA浆料为基础,配制了5种配方的浆液,并利用单纱浆纱机对14.5 tex纯棉纱进行上浆,测试了浆纱的强伸性、耐磨性和毛羽。结果显示,含有CDDF868浆料的浆液配方浆纱后增强率稍高于含有PVA浆料的增强率,而增磨率及毛羽降低率接近。结果表明,CDDF868浆料可部分取代PVA浆料,可为CD-DF868浆料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讨烷基修饰淀粉用于T/C 50/50 14.5 tex纱的上浆工艺和浆纱效果.对采用烷基修饰淀粉和以PVA为主浆料两种浆纱配方的浆纱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表面能的新型变性淀粉--烷基修饰淀粉RD-2作为主浆料,浆纱增强、减伸效果明显,纱线毛羽得到改善,在保证浆纱质量、提高织造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PVA用量,降低了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细号高密织物浆纱不用或少用PVA的问题,达到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又满足环保的要求,分析替代PVA浆料的性能要求,优选对比PR-Su浆料与PVA的性能指标;选择细号高密平布CJ 9.7×CJ 9.7×681×464.5×305和CJ/竹(50/50) 7.3×CJ/竹(50/50) 7.3×665×417×167.5作为试验产品,对比应用优化的新配方浆料的织造效果、分析织机效率和浆纱消耗。试验结果表明:选用PR-Su浆料的含固量和上浆率应略高,浆槽温度应适当降低,浆纱回潮率宜偏高掌握;PR-Su浆料浆纱干分绞轻快、落浆落物减少、毛羽贴伏良好、二次毛羽数量减少,完全能够满足浆纱质量要求,对织造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0.
概括当前国内外在取代PVA浆料方面取得的成果.论述了在浆纱生产中取代PVA浆料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总结了国内外在取代PVA方面的主要做法.指出提高变性淀粉浆料的性能、改进浆纱工艺、采用新型浆纱设备、大量混用聚丙烯酸(酯)浆料、研发新型的纺织浆料及开发新型的浆料助刑都是取代PVA浆料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改性聚乙烯醇共聚浆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制备可回收再利用的改性聚乙烯醇共聚浆料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改性聚乙烯醇共聚浆料与纯棉纱线和涤棉纱线均具有很强的粘附性能和良好的上浆与退浆性能、水溶性能、吸湿性能,且易于回收再利用。当采用改性聚乙烯醇共聚浆料替代PVA浆料对涤棉纱线(T/C65/35 13.5tex)上浆时,所得浆纱具有良好的强伸性能、耐摩擦性能和毛羽贴伏性能。  相似文献   

12.
PVA聚合度和醇解度对涤棉混纺纱上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PVA的聚合度和醇解度对涤棉混纺纱浆纱质量的影响.应用PVA-0588、PVA-0599、PVA-1788、PVA-1799等不同醇解度、不同聚合度的PVA对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进行了浆纱试验.结果表明:聚合度和醇解度不同,PVA的成膜性、水溶性及对纤维的粘附力会有很大差异;部分醇解PVA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水溶性;PVA-1788对于涤棉混纺纱上浆具有更好的浆纱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淀粉浆液浆膜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醚化剂和玉米淀粉在碱性条件下制备阳离子淀粉浆料,并测试了其浆液、浆膜性能以及与PVA混合浆的浆液、浆膜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淀粉粘度热稳定性良好,浆膜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其他变性淀粉接近,磨耗较低,对纯棉纱、涤棉混纺纱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与PVA混合浆的浆液、浆膜性能比单独使用阳离子淀粉或PVA要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PVA浆料难以生物降解的问题,研制开发了可替代PVA的乳液丙烯酸酯共聚浆料.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合成的多元共聚浆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对浆液浆膜性能进行了测试,与接枝淀粉、PVA制成混合浆对涤棉混纺纱进行了替代PVA的上浆试验.结果表明:乳液多元共聚浆料具有较低的粘度;与接枝淀粉配合使用对涤棉混纺纱线上浆可完全取代PVA,浆纱耐磨性、强伸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氧化醋酸酯淀粉的性能及部分取代PVA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氧化醋酸酯木薯淀粉的制备方法、特性指标及在上浆中的应用。在纯棉品种和涤棉混纺品种上应用氧化醋酸酯淀粉进行了上浆实践,测试了不同羧基含量和取代度的氧化醋酸酯淀粉对涤棉及纯棉纱线的黏附性能指标和浆膜性能指标。浆纱实践结果表明,应用羧基含量1.0%、醋酸酯取代度0.08%的氧化醋酸酯淀粉对纯棉品种和涤棉混纺品种进行上浆,可以部分替代PVA,并且不增加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M聚酯浆料的基本性能,对其浆液黏度、黏度热稳定性、浆膜性能、粘附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TM聚酯浆料代替PVA浆料对T/C 65/35 13tex涤棉纱进行了上浆试验。结果表明,T/C 65/35 13tex涤棉纱经TM聚酯上浆后毛羽降低,耐磨性及强力提高,可替代PVA浆料上浆。  相似文献   

17.
对VICOL-WNR型浆料和COLVINAL226型浆料的浆纱性能和浆纱质量进行了测试和理论分析,认为这两种浆料在涤棉混纺纱上浆中可以部分取代PVA并取得较好的上浆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涤棉混纺纱不用PVA上浆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T/C 65/35混纺纱的传统上浆配方中,PVA浆料使用比例较高,为完全取代PVA,研制开发了新型聚丙烯酸酯浆料CT—A,并以CT—A和醋酸酯淀粉为主浆料,进行了单纱上浆、片纱上浆、纺织厂大面积试验与生产,并与传统配方相比较,结果表明,以CT—A与醋酸酯淀粉为主浆料,浆纱效果及织造效果均优于传统配方,可完全取代PVA,在对涤棉混纺品种上浆时可达到不用PV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淀粉氨基甲酸酯的粘着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采用轻浆粗纱法,并以轻浆粗纱条的最大强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功为量化指标,定量研究了淀粉氨基甲酸酯的变性程度即取代度对淀粉与棉及涤棉混纺粗纱粘着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淀粉氨基甲酸酯与PVA混合浆液的混合比与混合浆液粘着性能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化变性能够改善淀粉与棉及涤棉混纺纱的粘着性能,随着变性程度的增大,淀粉氨基甲酸酯对棉的粘着性能明显提高,然而当取代度DS超过0.052时,与涤棉混纺纱的粘着性能却有所下降。当淀粉氨基甲酸酯与PVA的混合比为50:50时,混合浆液与棉及涤棉混纺纱的粘着性能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