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在离子色谱仪Dionex 4000i上使用荧光检测器 进行检测。该测定采用1.0ml/min的0.45V/V CH3OH,0.01mol/lNa2CO3的混合溶液作为淋洗液在Dinoex OmniPacPAX-500柱分离。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的检测限分别为0.045μg/ml和0.167μg/ml,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有较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在离子色谱仪Dionex4000i上使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测定采用1.0ml/min的0.45V/VCH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海海绵Xetospongia testudinaria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分离,从中国南海海绵Xetospongiatestudinaria中分离得到3个吲哚化物和1个甾化物。利用1H-NMR、13C-NMR技术结合IR、EI(ESI)-MS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与文献对照,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3-吲哚甲醛(1),吲哚甲酸(2),3-吲哚甲酸乙酯(3),3-β-5-烯胆甾醇(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Xetospongiatestudi-naria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由于吲哚啉-1-酮单元广泛存在于各类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且3-取代异吲哚啉-1-酮对于天然产物的合成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化学家和药学家广泛关注3-取代异吲哚啉-1-酮合成方法。针对目前大部分合成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底物不易制备等问题,本文在易于合成的吡啶甲酰胺–磺酸酯类路易斯碱催化下,以廉价易得的三氯硅烷为还原剂,实现了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的硅氢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63%~99%)得到了一系列3-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从而找到了一种便捷、经济、环保的制备3-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苯肼和丙酮为原料,采用Fischer吲哚合成法,制备了2-甲基吲哚.考察了ZnCl2,ZnCl2/HZSM-5,ZnCl2/MCM-41,ZnCl2/3A,ZnCl2/γ-Al2O3和ZnCl2/硅胶等催化剂对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nCl2/MCM-41的催化性能最好,当ZnCl2在MCM-41上的负载量为4 mmol/g时,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7.0%和76.2%,同时,该催化剂经过4次回收后使用,产物的收率仍高达70.4%,重复使用效果较好,实验显示,ZnCl2/MCM-41可以完全替代ZnCl2用于2-甲基吲哚的制备,是一种清洁、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六溴三聚吲哚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并通过改变溶剂的极性和沸点调控自组装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向六溴三聚吲哚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添加不同极性的第2种溶剂(添加后六溴三聚吲哚为1×10-3 mol·L-1),其自组装结构可以进行调控。降低六溴三聚吲哚溶液的浓度(0.5×10-3 mol·L-1)发现,分子可自组装成岛状结构。表明分子自身间相互作用较强,分子首先堆积成较小的核,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生长。添加极性较强的溶剂有利于分子的重组,形成较长的纳米线;添加非极性溶剂时分子容易团聚,生长的纳米线的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7.
以苯肼盐酸盐为原料,将其与甲基异丙基酮通过闭环反应,生成2,3,3-三甲基吲哚的衍生物,再经过与溴乙烷、六溴己酸反应成吲哚盐,然后和二甲脒反应得到吲哚乙烯基苯胺,最后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团的水溶性的不对称三甲川吲哚菁染料,并通过核磁、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该染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8.
乙酸、丙酸和丁酸为SRB碳源时的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以乳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富集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研究了乙酸、丙酸和丁酸作为SRB碳源进行硫酸盐还原时,SRB对硫酸盐的还原率及相应3种挥发脂肪酸(VFA)的利用率.结果表明:乙酸、丙酸和丁酸作为SRB碳源时,SRB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大小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SRB对各种VFA理论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由此确定利用污泥酸性发酵产物作为SRB碳源时,应向使污泥发酵产物中丙酸比例最大的方向控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种龙葵酯(乙酸龙葵酯、丁酸龙葵酯和异戊酸龙葵酯)并在调香中进行了应用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南昌水专学报》2021,40(1):94-98
2-吲哚酮和愈创薁衍生物都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将二者合二为一的3-(1-愈创薁亚甲基)-2-吲哚酮预期也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以2-吲哚酮和1-愈创薁甲醛为原料,在室温下,无需惰性气体保护。详细考察了可能影响反应收率的14种类溶剂和16种类碱,最优条件是乙二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碱。获得了高收率的3-(1-愈创薁亚甲基)-2-吲哚酮产物,产物经核磁和质谱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1.
以GDX-101为色谱固定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对啤酒生产废水生物沼气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及丁酸进行色谱分析.平行6次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适于工业废水中低含量(10 ̄(-6))游离脂肪酸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2.
An acylation method of 3,4-diaminofurazan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catalysts of p-Tolu- enesulfonic acid, 3-amino-4-formylaminofurazan, 3-amino-4-acetylaminofurazan, 3-amino-4-propio- nylaminofurazan, 3-amino-4-butylramino-furazan and 3-amino-4-benzoylaminofurazan were synthe- sized by acylation of 3,4-diaminofurazan with formic acid, acetic acid, propionic acid, butyric acid and benzoic acid respectively. Also, 3,4-diacetylaminofurazan and 3,4-dipropionylaminofurazan were synthesized by acylation of 3,4-diaminofurazan with acetic anhydride and propionic anhydride re- 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hich uses acyl halogen as reagent, our method reduced the reaction time and increased the yield and purify. The 3-amino-4-acylaminofurazan could be hydrolyzed to 3,4-diaminofurazan in ethanol with acid catalyst.  相似文献   

13.
产氢产乙酸菌株AX2的生长条件及产乙酸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氢产乙酸菌群在参与厌氧消化过程的各类微生物菌群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目前产氢产乙酸菌的纯培养物很少,对其生理生态习性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为增加产氢产乙酸菌资源,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通过丙酸和丁酸混合培养基,从厌氧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具有产氢产乙酸特性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X2,对其生长条件及转化丙酸和丁酸为乙酸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X2在丁酸培养基(2.4 g/L)和丙酸培养基(2.31 g/L)中的乙酸产量可分别达到278 mg/L和222 mg/L,并在以氯化铵为无机氮源、pH为7.0、35℃等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增殖能力.菌株AX2对丙酸、丁酸有较强的乙酸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富含三类大分子有机质的废弃食物发酵产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含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5种废弃食物为发酵底料,采用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研究了其发酵产氢特性,并利用色谱仪分析了发酵产物的气相和液相组成.结果表明,米饭、马铃薯、青菜、瘦猪肉和肥猪肉发酵生成的H2与CO2的体积比分别为0.77、0.82、0.82、0.93和0.82,H2与CH4的体积比均高于4,有些甚至没有CH4产生.将厌氧活性污泥加热预处理能够有效抑制产甲烷菌,同时又保持产氢菌芽孢的活性.在米饭、马铃薯和肥猪肉发酵生成的脂肪酸中丁酸的体积分数最高;在瘦猪肉发酵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最高;而在青菜发酵液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体积分数相当.  相似文献   

15.
以醋酐和丙酸为原料,采用反应精馏技术,连续生产丙酐。通过研究酸酐进料比、反应段级数、回流比对产品纯度的影响,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最佳反应条件:n(丙酸)∶n(醋酐)=2.02∶1,回流比为3∶1,反应段8级。在此条件下,产品丙酐产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醋酸丁酸纤维素的水解过程中,采用丁酸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代替传统的醋酸水解液和稀释液,使淡酸近似成为单一的丁酸溶液。以丁酸丁酯作萃取剂萃取淡酸,得到含丁酸的萃取相,借助反应精馏技术将萃取相与丁醇酯化生产丁酸丁酯。生产的丁酸丁酯部分作为产品,部分返回萃取工段作为萃取剂使用。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萃取和反应精馏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常温常压进料,萃取剂丁酸丁酯与淡酸的质量比为1∶5;常温常压进料,丁醇与淡酸中丁酸的摩尔比为1.04∶1,精馏塔塔板数为12。  相似文献   

17.
营养生态位位于产酸发酵菌和产甲烷菌之间的产氢产乙酸菌,其分离培养困难,种子资源匮乏,限制了基于强化产氢产乙酸功能作用的高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开发.在前期获得对丙酸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产氢产乙酸茵互营共培养体7-m-2a的基础上,探讨了丙酸质量浓度、氮源、ca^2+、Fe^2+、Mg^2+和泛酸等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产酸相最佳发酵类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相厌氧生物处理中产酸相发酵产物的研究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糖蜜为底物,通过产酸相发酵产物种类对产甲烷相影响的研究,以期确定最佳发酵类型,通过对丁酸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乙酵型发酵三种类型的理论和试验结果分析,证实试验中发现的乙醇型发酵可作为产酸相最佳类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高温厌氧菌Clostridium thermocopriae JT3-3和JT1分解纤维素的机制,并研究了葡萄糖对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MN300)能够被JT3-3菌在7d内完全水解,稻草能够被JT1菌部分水解。纤维素或稻草的分解产物分别为乙醇、乙酸和丁酸。0.2% ̄0.5%的葡萄糖能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高效、易于合成的手性芳氧苯氧烷酸酯类除草剂。利用分子杂交原理,以精喹禾灵(haloxy-p-methyl)和炔草酯的结构为基础,将天然活性基团香豆素引入芳氧苯氧丙酸结构中,两种芳氧苯氧丙酸分别和中间体7-羟基香豆素反应合成了2种手性芳氧苯氧烷酸香豆素酯化合物2和3,两者的化学结构经1H NMR和旋光度表征。初步除草活性表明,在有效成分剂量50 g/hm2下,化合物2和3对两种供试杂草的茎叶处理的抑制率达85%以上。此外,化合物3在500 mg/L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为60%。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