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霞  华幼卿  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5,34(6):60-62
对聚全氟乙丙烯的着色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先制备聚全氟乙丙烯色母粒再得到彩色树脂的方法优于直接着色,可使颜料在基体中获得更好的分散。重点讨论了制备聚全氟乙丙烯色母粒用载体树脂、颜料、分散剂及加工设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同心着色剂厂最近建成200吨/年有机颜料色母粒装置。1987年3月21日在上海通过验收。有机颜料具有色泽鲜艳、着色率高、牢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油墨、油漆、塑料、橡胶、合纤等制品的着色,尤其是近年来,彩色地膜、全塑绝缘电缆、彩色橡胶工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镜及粒径分析仪研究了水磨法超细BaSO4的形态及粒径分布,并将其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探讨了超细BaSO4对红黄蓝3种色母粒彩色性能的影响,井将国内外颜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超细BaSO4替代20%颜料制备的色母粒,其颜料在塑料制品中的着色性能和分散性良好。其中BaSO4用于替代红颜料制备的色母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丙纶原液着色方法,对丙纶纺原液着色的色母粒及其制备有详细叙述,重点介绍了丙纶原液着色的配色、混入方式、色母粒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I为20、40、80 g/10 min 3种LDPE对色母柱MI和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色母粒MI、流变性能与着色力、分散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LDPE含量相同,其MI越高色母粒加工流动性能越好.色母粒着色力和分散性随高熔指LDPE含量增加而增加,然后下降.3种LDPE相比,MI为40 g/10 min的LDPE更适合,其制备的色母粒着色力和分散性最好.当其含量为42%时.色母粒着色力和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丙纶纤维发展较快,产量逐年提高。丙纶织物种类繁多,很有特色,市场销路较好。丙纶因化学结构关系,很难染色,故需采用色母粒原浆着色制取有色纤维。多年来,国内依靠进口色母粒,来解决丙纶纤维的着色问题。由北京染料厂承担的丙纶  相似文献   

7.
国内快讯     
《塑料》2003,(1)
色母粒学术技贸年会促进行业发展2 0 0 2年月 10月 14日至 16日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重庆举办 2 0 0 2全国塑料着色与色母粒学术技贸信息交流年会。会议就抗菌母粒的发展及应用、聚烯烃阻燃母粒的生产与研究、含氟聚合物的功能母料、抗静电母料的研制与应用、包膜颜料在色母粒中的应用等科研成果进行交流。色母粒是一种高浓度、高效能的塑料颜色配制品 ,最初用于塑料的着色。随着塑胶材料的不断涌现 ,对色母粒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今色母粒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着色效能 ,还具有许多其他功能 ,因此科技含量和科技创新在色母粒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膨体变形丝(BCF)的有色切片纺丝、色母粒着色纺丝、熔体着色纺丝和本色切片纺丝后染色的着色方法;从原料、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剖析了有色BCF产生色差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指出提高色母粒质量,采用高精度色母粒计量添加装置,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可降低有色BCF的色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乳酸作载体树脂、木质素作颜料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色母粒,通过旋转流变仪、色差计、雾度仪、万能电子试验机等研究了木质素含量对聚乳酸色母粒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聚乳酸色母粒熔融后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木质素的加入使材料黏度降低;木质素含量为25%时,色母粒遮盖力和着色力最强;色母粒可以着色聚乳酸制品,但导致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同种聚乙烯树脂在色母粒应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载体树脂MFR的差别对色母粒的质量、加工性能和应用影响较大;高MFR树脂制备的色母粒,加工性能较好,颜料在色母粒中的分散程度较高,但对其他树脂进行着色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该从色母粒中颜料的分散和色母粒与着色树脂的相容性两个方面进行新型色母粒用载体树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介绍ABS色母粒的制造工艺与应用。ABS色母粒主要由树脂载体、着色剂及各种助剂构成。着色剂含量高达40%,用于ABS色母粒的着色剂包括各种染料、有机及无机颜料。载体树脂主要有抗冲ADS或AS/ABS掺混物,AS的加入有利于破碎和造粒。讨论了影响着色剂在色母粒中分散的因素,认为颜料微粒化,控制在0.3μm左右是分散均匀的关键,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颜料的分散和稳定。与通常采用的色粉着色和色浆着色相比,ABS色母粒着色可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制取色正的制品。  相似文献   

12.
宁涛  乔辉  白艳云  吴立峰  陈焰  张大陆 《塑料》2008,37(3):48-51
用超细BaSO4分别替代不同比例的颜料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中,利用显微镜观察颜料的分散情况;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制品的遮盖力和着色力,研究其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超细BaSO4可以替代部分颜料,塑料制品的着色效果不会下降,甚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聚酯纤维原液着色的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采用色母粒法和色浆法生产;色母粒法加入方式有色母粒与切片混合法和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法;色浆法是将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溶剂等混合,以液态色浆形式添加生产原液着色纤维的方法,主要在聚合和纺丝过程中添加;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应用在服装、家用、产业用、装饰面料等领域;与常规聚酯纤维染色法相比,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产品颜色均匀、色牢度好等优点;研究高品质色母粒的制备和添加技术以及开发分散性能好的色浆是未来原液着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信电缆着色母粒干法制备技术徐长征(辽阳市色母粒厂111000)0前言在电缆工业中颜色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识别。彩色电缆外皮往往用于指示其用途,例如用于电力或通信电讯。彩色还应用于区别电力应用中的各个相位,而复杂的色系则用于识别电讯电缆中每根芯线。选择电...  相似文献   

15.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钴蓝颜料元素种类及含量、结晶性能、颜料粒子形貌及分布的研究,了解两种钴蓝颜料的微观差异;将两种钴蓝颜料应用于色母粒,采用积分球式测色仪、显微镜和熔体流动速率仪,分析了色母粒及其着色制品的着色力、分散性能、遮盖性能及色母粒的加工流动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恰当的钴铝含量可以使钴蓝颜料在制品中有良好的着色效果;颜料表面元素中碳含量高有利于颜料在塑料中的分散,制备的色母粒加工流动性能更好;原生粒子小的钴蓝颜料充分分散后其着色效果比原生粒子大的更好;而对于40%钴蓝颜料含量的色母粒,采用5%的蜡作为分散剂,可以达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纳米BaSO4和纳米CaCO3分别替代不同比例的颜料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中,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所制薄膜和样板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两者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和纳米BaSO4均可以替代部分颜料,塑料制品的着色效果不会下降,甚至有所提高,而且体系的分散性也得到改善;纳米BaSO4在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效果比纳米CaCO3要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超分散剂的分散机理、结构形式,并以增塑剂分散、色母粒及液体着色剂等为例,阐述超分散剂在塑料着色中的实际应用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硅藻土与有机蓝颜料在双辊开炼机上直接混合制成色母粒,并对聚烯烃进行着色。利用加硫成型试验机制备色板和薄膜,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板的反射率、L*、a*、b*值、着色力以及色差,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薄膜中颜料粒子的分散情况,研究硅藻土对色母粒着色性能、分散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可替代部分有机蓝颜料,当替代质量分数为5%~25%时,制成的色母粒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着色性能。此外,当硅藻土替代有机蓝颜料比例为25%时,颜料的着色性能最佳,着色聚烯烃制品的耐热温度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纳米硫酸钡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BaSO4加入到颜料的浆料中进行充分搅拌、干燥,制备成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制品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其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BaSO4可以替代部分颜料,替代最大比例可达到30%。在色母粒浓度为50%时,纳米BaSO4替代颜料的效果最好。当纳米BaSO4替代比例为20%时,所得制品的色彩性能与纯PB15:3蓝颜料色母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2016,(9):8-11
介绍了锦纶色母粒、色母粒固体计量添加、色母粒熔体计量添加和动态混合、有色切片的研发及纺丝情况,揭示了无染(原液着色)锦纶色丝的研发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介绍和探讨了无染锦纶色丝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