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亮  王俊银  徐芳 《轧钢》2018,35(6):77-79
薄规格带钢不仅可降低成本,同时也可替代部分冷轧产品。对某厂2 250mm热连轧机组薄规格高强钢生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对加热制度、过程温降、中间坯镰刀弯及精轧轧制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并提高设备精度,使薄规格高强热轧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建功 《轧钢》2016,33(3):79-81
分析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 580 mm热轧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时甩尾问题的原因,开展一年多的工艺技术攻关后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使该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时,尾部轧制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甩尾事故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曹开宸  郝小强  王绍松  白利 《轧钢》2011,28(3):51-54
分析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厚板厂2700mm中板生产线上影响四辊可逆式精轧机轧制厚度为6mm的薄规格钢板板形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分别针对钢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轧制工艺的合理性、机架窗口滑板间隙、导尺对中性、轧辊辊型等提出了改善薄规格中板轧制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志超  孙彤彤  何晓明 《轧钢》2013,30(5):18-20
针对热轧酸洗板表面质量要求高、薄规格酸洗板生产时单位轧制力大、易出氧化铁皮缺陷、并易发生甩尾现象、生产难度大的特点,从热轧生产工艺入手,对薄规格酸洗板的钢种特点进行分类控制,同时对薄规格的热轧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关键控制工艺点,包括温度控制、轧辊使用、轧制计划编排,以及尾部轧制稳定性控制中的自动调平、轧辊受损预防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热轧薄规格带钢代表着热轧机组轧制薄规格产品的能力。文章分析了本钢热连轧厂提高出炉温度、优化轧制工艺、提高轧机设备精度,改善本钢FTSR产线生产薄规格产品的稳定性,促进了1.2 mm厚度的产品产量提升。通过减少过渡材,进一步增加了1.2 mm厚度的产品产量。本钢FTSR产线生产薄规格产品单周期生产770 t左右,厚度为1.2 mm的产品比例占65%以上,单轧制周期最佳产量比例77.11%,1.2 mm厚度产品月产能力提升至5000 t。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本钢2300 mm热轧生产线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情况。通过对薄规格热轧板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薄规格热轧板高质量、稳定化生产,同时扩充了可稳定生产的薄规格产品范围。轧制目标厚度≤2.75 mm的薄规格不稳定率平均为0.13%,轧制目标厚度≤2.0 mm的薄规格不稳定率平均为0.44%,由于轧制薄规格不稳定率降低使卡钢废品和轧破返修量减少,使薄规格产品成材率提高0.24%,非计划换辊次数平均每月降低4次。  相似文献   

7.
《轧钢》2016,(6)
从温度控制、中间坯形状控制、穿带翘头、甩尾等方面对常规2250mm热连轧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薄带钢的轧制稳定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超薄规格热轧板卷稳定轧制及板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钢UTSP生产线通过对板坯温度控制、压下分配、轧制速度、板形控制等进行研究和实践,开发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辊底式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与超薄规格板卷稳定轧制技术,提升了板形控制能力,提高了超薄规格板卷轧制稳定性和板形质量,实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1.0 mm超薄规格热轧板卷的大批量稳定生产。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目前1.0 mm超薄规格单轧程产量可达555 t,规格比例达到60%以上,且带钢板形及表面质量满足品种开发和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建功 《轧钢》2017,34(5):80-82
为解决某1 580 mm生产线生产薄规格产品时的穿带稳定性难题,经过分析后,从温度控制、精轧模型设定以及速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由此降低了轧制薄规格带钢时穿带起浪、轧破及跑偏等事故发生率,使穿带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轧钢》2016,(5)
<正>河钢邯钢公司连铸连轧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进岗位标准化、加强设备管理维护等措施,不断提升薄规格生产水平。2016年7月份,该厂2.0mm以下薄规格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环比提高了5 434t。为提高薄规格产品轧制稳定性,该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过程,降低铸坯厚度、缩短定尺长度、提高粗轧压下率,稳定粗轧出口板坯长度。根据当前轧制状态,适当调  相似文献   

11.
热轧薄带的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钢铁工业所面临的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目前国内外热轧薄带的生产实践及现状,分析了热轧薄带钢作为冷轧带钢替代物的趋势,展望了热轧薄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热轧带钢轧制的最新技术——无头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芳  白云阶 《轧钢》1997,(6):37-42
介绍了热轧带钢轧机的无头轧制技术.在传统热带生产线上,采用成熟的热卷箱轧制技术,进而实现热轧带钢中间坯头尾对爆后的无头轧制,可提高傅带钢轧制的稳定性,提高带钢头尾部的尺寸精度.该技术是热带生产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特薄规格热轧带钢生产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定武 《轧钢》2000,17(5):29-32
分析了增产薄规格和特薄规格热带,用以代替部分冷轧带卷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其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实例介绍了能生产薄规格热带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以生产薄规格热轧带钢为中心的成套技术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安钢集团冷轧有限责任公司1 550 mm酸轧机组薄规格轧硬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断带事故率高、轧制打滑、板面热划伤、带钢碎边浪、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斑等问题,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使0.4 mm以下薄规格产品断带率由1.47%下降到0.68%,成材率由96.1%提升到了96.5%,吨钢轧辊消耗也由0.49 kg下降到了0.36 kg。  相似文献   

15.
张明金 《轧钢》2012,(3):56-59
针对常规热连轧生产线开发薄规格带钢过程中通常遇到的加热温度、轧机设备精度、轧机负荷及各机架间的负荷分配、板形控制系统等制约因素,莱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板带厂通过采取钢坯前端低温加热、后端高温加热,均衡轧制节奏并建立适宜的轧辊热凸度,优化烫辊制度和轧制单位编排制度,优化精轧负荷分配方式和负荷分配参数,开发基于现场生产线的精轧模型仿真平台,调整辊型及辊温控制,降低卷取张力等措施,实现了厚3.0mm以下薄规格带钢的批量生产,且带钢厚度命中率达95.03%,通条凸度、楔形指标平均达标率达98.1%,平直度平均达标率为98.4%。  相似文献   

16.
周东生  冯庆晓  李化龙 《连铸》2020,39(6):21-26
薄带铸轧工艺是将快速凝固与轧制变形融为一体的短流程、近终型生产工艺,具有流程短、工序少、能耗低、排放少的优势。通过对薄带铸轧产品进行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薄带铸轧的快速凝固、快速冷却、小压下量轧制条件下,产品组织与传统热连轧工艺产品在晶粒形态、晶粒尺寸上具有显著区别。薄带铸轧产品性能波动小、各向同性好、利于焊接、尺寸公差精确、表面质量好,易于生产高强度薄规格产品,在轻量化及“以热代冷”趋势下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卞皓  谭耘宇  夏晓明 《轧钢》2006,23(6):52-54
介绍了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在对1422mm热连轧机的技术改造中,通过采用CVC辊型、弯辊和轧辊轴向横移等板形控制技术,以及板形设定模型来控制板形。通过对数学模型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有效地提高了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热轧超薄带生产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热轧薄带在给企业带来丰厚效益的同时,也使生产难度增加。分析了生产热轧薄带,在轧制工艺、主辅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应采取的诸多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房锦超  辛凤英  陈礼斌 《轧钢》2004,21(5):70-72
通过对SS330、SS400连铸连轧板卷通条力学性能和检验试样代表性的研究,得出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控冷工艺制度合理,热轧板带钢通条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均匀。距成品带钢尾端4m处试样的性能对整个板卷的性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