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厚规格车轮钢表面麻坑缺陷的微观形貌及成因,针对缺陷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热轧生产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厚规格车轮钢轧后氧化铁皮厚于常规钢种,用户开平过程中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发生破碎后从带钢基体脱落,随开平过程被矫直辊压入带钢表面进而形成麻坑缺陷;采用“降温增水提速”的工艺措施,降低板坯出炉温度、精轧入口温度,增加精轧机架间冷却水量,提高精轧轧制速度,可以有效控制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显著降低麻坑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黄浩  徐桂丽  黄鹏  祖国胤 《轧钢》2024,(1):32-39
针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热轧酸洗板表面出现黑斑缺陷而严重影响后续酸洗质量的问题,对黑斑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维式硬度计对黑斑缺陷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相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轧制工艺下残留氧化铁皮压入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斑缺陷部位与无缺陷部位氧化铁皮都为两层结构,但黑斑缺陷部位氧化铁皮更厚,并在交界处出现了“C”形厚度渐变趋势;黑斑内氧化层处Si元素以Fe2SiO4形式富集,Fe2SiO4对氧化铁皮产生钉扎作用导致除鳞困难,形成氧化铁皮压入缺陷,外侧更厚的Fe3O4层致使压入缺陷表面呈现黑色;在模拟残留氧化铁皮压入的实验中,残留氧化铁皮在粗轧和精轧温度下压入基体都会导致热轧板表面出现黑斑,随着压下率的增大,黑斑与基体结合会更紧密;黑斑缺陷表面微观形貌表现为氧化铁皮压入形式,并且表面硬度与残留氧化铁皮压入形成的黑斑表面硬度接近,都远大于基体硬度。出现黑斑缺陷的根本原因是Fe2S...  相似文献   

3.
本钢通过采用低碳含钛的化学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的热轧工艺,在FTSR进行试轧制,并进行酸洗实验和搪瓷实验。本钢FTSR生产的热轧酸洗搪瓷钢,其屈服强度为413 MPa,抗拉强度为480 MPa,断后延伸率为33%;模拟酸洗产线的酸洗过程,钢板表面氧化铁皮被清洗干净,但表面存在一定的麻坑;实验室搪瓷后,表面无鳞爆缺陷,酸洗板表面出现的麻坑不影响搪瓷效果。在本钢FTSR生产热轧酸洗搪瓷钢的工艺路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詹光曹 《轧钢》2019,36(2):26-30
针对中厚板“花斑”缺陷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仪分析了氧化铁皮压入区域氧化铁皮厚度及底层物质构成;结合钢材加热过程中表面一次氧化铁皮的形成机理,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由于铁橄榄石附着导致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无法除净,在轧制过程中压入钢板表面且在后续冷却过程中剥离,形成“花脸”缺陷的根本原因。为此,提出了加热和轧制工艺的控制措施,有效改善了钢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兆勇 《轧钢》2020,37(6):100-104
针对客户反馈的SAE6150工具钢表面花斑形貌问题,对其宏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产生花斑形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原料盘条表面存在不平整的微凹坑,平面和凹坑面在光的反射作用下呈现明暗不同的视觉色差,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花斑形貌。微凹坑产生的原因是盘条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残留氧化铁皮轧制压入而造成的;另外,盘条拉拔前的鳞皂化处理致使大量皂化液进入凹坑凝固后形成塞积物,盘条拉拔后凹坑难以去除而形成黑白相间的花斑形貌。为此,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热轧盘条表面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板表面花斑缺陷问题, 对花斑缺陷形貌特征、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 得出其产生原因是钢板表面二次氧化铁皮结构不同, 存在相间的红色疏松的氧化铁皮和蓝色致密的氧化铁皮, 钢板抛丸后形成凹凸不平的花斑。为此, 提出了确保除鳞质量、优化轧制工艺的措施以改善二次氧化铁皮的均匀性,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船板表面花斑缺陷。  相似文献   

7.
李生存  王浩宇  周旬  张郢 《轧钢》2024,(1):112-117
热轧工序中钢材氧化铁皮的形成受轧制工艺参数、钢种、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带钢表面质量不合格,并造成产线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针对连铸连轧短流程产线低碳钢因氧化铁皮缺陷降级率高的问题,结合产线特点和轧制工艺,对氧化铁皮缺陷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流程工艺成品带钢氧化铁皮缺陷主要分为板道系﹑温度系﹑除鳞系3类。板道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是产线辊道工况异常形成的柳叶状或纺锤状氧化铁皮压入,温度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受轧制工艺制度的影响,除鳞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由除鳞设备能力不足造成。通过对轧前工况设备的确认﹑使用合理的轧制温度和卷取温度,以及改造升级除鳞集管设备,将成品带钢氧化铁皮缺陷降级率由之前的10%以上降至0。  相似文献   

8.
1215 MS易切削钢盘条出现了厚氧化铁皮和结疤等表面缺陷.为确定其形成原因,检验了缺陷的宏观形貌和截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厚氧化铁皮和结疤分别是热轧工艺不当和结晶器保护渣不匹配所致.通过降低始轧温度和吐丝温度、改进风冷线冷却工艺等措施,盘条氧化铁皮已被减薄至15μm以下;通过采用高黏度高碱度还原性保护渣,改善了铸坯表...  相似文献   

9.
季思凯  薛菲 《物理测试》2011,(Z1):121-124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电镀锌板表面暗条纹及冷轧基板对应缺陷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电镀锌耐指纹板表面暗条纹缺陷形成有三种原因:1)钢板次表面的冶炼缺陷经后续轧制露头后引起后续电镀锌层异常,形成黑色条带缺陷;2)热轧基板表面点状夹杂物露头(或热轧轧辊剥落物、富Cr的氧化铁皮压入),周边区域酸洗不完全,形成锈蚀产物后在后续轧制工序被轧入表面,引起电镀锌层异常形成条纹缺陷;3)热轧时表面局部温度偏低,在二相区轧制形成的高斯织构遗传到冷轧板,电镀锌时形成丝状斑迹缺陷。  相似文献   

10.
刘吉文  田勇 《轧钢》2019,36(4):13-18
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在轧制和矫直过程中还会导致氧化皮压入缺陷。采用控制轧制和直接淬火(DQ)工艺,研究了不同的淬火温度与终冷温度对低合金高强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影响,分析了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结构及其脆化的原因。试验表明,通过增加除鳞道次并不能有效改善氧化铁皮,精轧轧制温度与轧后加速冷却过程对氧化铁皮结构具有显著影响,高冷速条件下通过降低精轧轧制温度与淬火温度,能够得到以FeO为主要成分的氧化铁皮,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并且分布均匀,避免了淬火后强力热矫直时氧化铁皮破碎并压入基体的问题,钢板抛丸后表面光洁。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零件腐蚀后表面麻坑缺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发动机零件在钎焊后进行腐蚀工序时基体材料非钎焊部位表面局部出现麻坑缺陷,为了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缺陷再现模拟试验。通过对缺陷的观察、金相检查,电镜检查,能谱检查和分析,认为钎焊时在焊缝正面熔化后多余的钎料在金属基体表面流淌铺展,在毛细作用下放置在耐火砖上钎焊的零件其焊缝反面的基体表面有熔化的钎料铺展开来。与此同时,覆盖的钎料又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到金属基体的表面层的晶界内,破坏了金属基体耐HNO3等强氧化性溶液的腐蚀能力,使零件产生腐蚀麻坑缺陷。由此对钎焊夹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零件腐蚀后表面麻坑缺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卢锐  李志峰  王皓  高野  曹光明 《轧钢》2020,37(2):7-11
针对550 MPa级高强中厚板在矫直过程中极易出现氧化铁皮压入凹坑缺陷的问题,根据现场矫直工艺,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变形时试样表面和横截面的形貌,钢基体与氧化铁皮界面处平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变形温度为450 ℃时,表面氧化铁皮开始出现裂纹,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裂纹的数量逐渐增加;此外,氧化铁皮与钢基体之间的界面长度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呈直线增加,表明氧化铁皮与钢基体界面平直度随着热变形温度的降低越发粗糙、易脱落而形成凹坑缺陷。为此,应适当提高终轧温度以确保矫直时钢板表面温度大于450 ℃,同时提高钢板的运行速率,防止氧化铁皮在低温变形发生破碎和脱落的同时降低氧化铁皮厚度,从而减小因氧化铁皮脱落而造成凹坑缺陷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卢锐  李志峰  王皓  高野  曹光明 《轧钢》2007,37(2):7-11
针对550 MPa级高强中厚板在矫直过程中极易出现氧化铁皮压入凹坑缺陷的问题,根据现场矫直工艺,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变形时试样表面和横截面的形貌,钢基体与氧化铁皮界面处平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变形温度为450 ℃时,表面氧化铁皮开始出现裂纹,且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裂纹的数量逐渐增加;此外,氧化铁皮与钢基体之间的界面长度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呈直线增加,表明氧化铁皮与钢基体界面平直度随着热变形温度的降低越发粗糙、易脱落而形成凹坑缺陷。为此,应适当提高终轧温度以确保矫直时钢板表面温度大于450 ℃,同时提高钢板的运行速率,防止氧化铁皮在低温变形发生破碎和脱落的同时降低氧化铁皮厚度,从而减小因氧化铁皮脱落而造成凹坑缺陷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4.
The investigation of a single pit/defect evolution due to localized corrosion that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a wide range of aluminum alloys is reported. 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s, microscopy and computations were used to predict stresses around a single pit/defect.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it/defect profile changing its shape from slightly conical to more hemispherical shape with increasing corrosion time. Also,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levels vary non-linearly around a single pit/defec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se pits/defects may lead to nucleation of a crack over time, which can be predicted from these stresses.  相似文献   

15.
在H13热作模具的加工过程中发现表面产生点状缺陷,对点状缺陷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FeCl3溶液浸渍的方法加速H13钢表面的腐蚀速度,以观察H13钢的表面在C1-的作用下的腐蚀起源.结果表明:H13钢表面的点状缺陷是点蚀,点蚀坑中的腐蚀产物含有O、Cl等成分;第二相质点(如Mo6C碳化物)、Al2O3夹杂物及共晶碳化物等与基体的界面都可能成为点蚀的起源;该点蚀坑的形成可能与模具存放过程中的局部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pure aluminum in FeCl3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mainly by in-situ AF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results of combined researches of AFM,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DAX(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of X-ray)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uniform attack, pitting corrosion takes place also on pure aluminum surface in FeCl3 solution at open-circuit potential, and impurity elements Fe and Cu are found enriched in corrosion product. In-situ AFM was also used to examine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itting corrosion of pure aluminum induced by potentiodynamic sweep, and the repassivation of an active pit is observed. AFM tip scratch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produce a physical defect on metal surface, which is traced by in-situ AFM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defect is likely to be preferentially attacked and evolve to pitting corrosion.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 Some in-situ ima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video camera[1,2]and CLSM(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3]have been used in corrosion studies,but the detail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s can not be obtained from these methods b…  相似文献   

18.
谢瑞昌  党军 《轧钢》2011,28(3):56-59
绍了用于炉卷轧机改善除鳞效果的高压小流量除鳞系统的设备参数、系统结构、设备安装和应用效果,该高压小流量除鳞装置的水压为024MPa左右,流量小于50 L/min,打击力保持在035MPa以上,投用后,卷轧钢板头尾麻点数量大幅减少,麻面长度明显缩短,钢板的红锈情况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钢板表面状态对磷酸盐保护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晓东  刘昕  张建  张启富 《轧钢》2013,30(6):25-28
为研究钢板表面状态对磷酸盐保护膜的影响,本文对表面光洁、有色差、有“W”压氧3种表面状态的钢板进行了磷化处理,并进行表面形貌观察、磷化膜重测定、耐蚀性实验、扫描电镜及EDS分析。结果表明,钢板磷化后表面形貌受原板表面质量影响很大,有色差的基板在磷化后表面出现亮白条纹;有“W”压氧的基板磷化后表面会形成黑色条纹缺陷。但基板表面状态引起的磷化后表面缺陷基本不影响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膜重和粒径满足要求。本文指出,由于磷化膜遗传基板表面状态,要解决磷化后表面形貌缺陷,必须通过改善基板表面质量来消除。  相似文献   

20.
孙傲  刘志伟  张瑞琦  郭晓宏  王鑫  孙杭 《轧钢》2022,39(1):25-29
开发和使用低合金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对提高设备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周期及降低材料成本非常重要。介绍了鞍钢低合金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板的试制情况,本次试制通过添加Cu、Cr、Sb、Ti等合金元素并结合合理的轧制工艺,开发出4~12 mm厚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对试制钢板的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硫酸浸泡腐蚀试验对试制钢板与Q235B钢板的腐蚀速率、锈层组成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制钢板的组织以铁素体+珠光体为主、含有少量的贝氏体,其力学性能优异,远超性能设计要求;在相同腐蚀条件下,试制钢板表面生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内锈层,其耐硫酸腐蚀性能是Q235B钢板的7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