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锥形管接头密封管路联接结构的稳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双锥形管接头密封管路联接结构密封性能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针对给定材料,安排以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实现的正交数值试验,并用正交多项式拟合出主要参数对轴向预紧力影响的响应面模型.同时建立了影响密封系统形体大小和拆装的结构模型.通过多目标优化,找到双锥形管接头密封管路联接结构较合理的参数组合,并用有限元法验证优化结构承载内压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双锥形管接头密封管路联接结构以有限元数值试验为基础的稳健设计,可提高设计效率,并得到满意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产品稳健设计响应面模型法的试验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是产品稳健设计中的基础,对稳健设计中常用的响应面模型法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响应面法稳健设计中所采用的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误差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正交试验设计和拉丁方试验设计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响应面法稳健设计中不能应用仿真试验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二阶响应面法的车辆转向机构稳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转向机构存在的不确定性运动误差,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车整体式转向机构进行了设计研究。以转向梯形臂长度、转向梯形底角为设计变量,以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为噪声因素,建立了基于二阶响应面的转向机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为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转向机构存在的不确定性运动误差,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某型车整体式转向机构进行了设计研究。以转向梯形臂长度、转向梯形底角为设计变量,以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为噪声因素,建立了基于二阶响应面的转向机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为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响应面模型的6σ稳健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响应面法是通过试验设计分别构造响应均值和方差的近似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进行优化的一种稳健设计方法。文中对实验设计方法、响应曲面模型建立以及优化策略等进行分析。为实现质量管理与产品设计的协调,将质量工程中的6σ理念与双响应面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双响应面模型的6σ稳健优化设计方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优化效率,而且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将其应用于结构优化设计和金属板料的拉深成形优化设计,均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永磁直流微电机堵转力矩稳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永磁直流微电机堵转力矩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响应面法中的等径设计进行参数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样机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模型的稳健设计是提高微电机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合响应面的多目标稳健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部分的实际工程优化问题中,产品质量特性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关系是未知的或复杂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响应面技术的多目标稳健优化设计。该方法首先利用多项式响应面以及神经网络构造产品质量特性的显性表达式。在考虑目标函数以及约束稳健性的前提下,结合多目标技术中模糊偏好的方法设计权重,从而得到稳健设计的精确解。该方法解决了基于近似技术的稳健设计中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双杆衍架结构进行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结构优化设计计算效率低,且大多不能满足稳健性设计要求.将响应面法与6盯稳健优化方法相结合,在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中对炮尾圆角进行了模型优化设计,得到了'较为稳健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柱塞泵的迷宫密封结构减少泄漏量,选取密封槽角度、高度、宽度等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泄漏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神经网络响应面对迷宫密封结构建立了优化模型,并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泄漏量的影响;基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以泄漏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后的迷宫密封结构的泄漏量比原型降低了97.3%,并对...  相似文献   

10.
吊卡作为钻井提升系统的重要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要求极高。为提高吊卡的强度与安全可靠性,对吊卡吊臂部位进行结构优化。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吊卡的静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吊臂结构优化设计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与实验设计;并基于响应面法建立了优化的数学模型,再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当吊臂截面厚度b为94mm,吊臂截面半径R为87mm,吊臂截面偏离角度β为37°时,吊臂的最大应力值降低12.5%,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提高了吊卡的强度与安全储备,为吊卡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共生进化原理的功能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物的共生进化模式得到启发,从设计认知的高度,系统地总结了基于共生进化原理的共生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提供作用条件”关系,“消除有害副作用”关系和“消除有害环境影响”关系三类。这些关系为系统地解决创新设计中基于可行原理解的功能结构设计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原理方案设计和功能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进程模型。该进程模型能根据实际创新设计环境以及候选原理解的作用条件、副作用和环境影响,在求解过程中动态地生成待求产品的功能结构,符合设计师的思维习惯。最后给出了模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机械强度》2017,(6):1385-1390
针对存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起重机金属结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灵敏度附加目标函数及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起重机金属结构多目标稳健优化设计模型。以某桥式起重机主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各性能进行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Matlab优化工具箱,应用该模型进行起重机主梁的稳健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当考虑结构的非确定性因素时,所构建的稳健优化设计模型和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优化解法可以在保证起重机主梁稳健及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为其它复杂结构的稳健优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模型修正精度,将加速度频响函数引入到改进的响应面模型修正当中.首先分别采用模态参与度准则和有效独立法确定试验最佳激励点和测量点,然后根据待修正参数选取样本点,计算其对应的加速度频响函数,构造初始响应面模型;其次利用三倍方差准则,对预测值进行检验,剔除远离响应面的离群点;再优化初始响应面模型得到最优解作为新的样本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剪切面板阻尼器(Shear Panel Dampers,SPD)在大塑性应变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变形能力.利用响应面法对SPD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SPD进行分析,并选取应变集中系数作为优化目标,当迭代计算收敛时,得到了SPD的最佳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后的阻尼器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及响应面的结构模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边值模糊分析方法和优化边值模糊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响应面方法引入结构模糊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及响应面的模糊分析方法。讨论这种方法的数学运算,并与Monte Carlo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基于这种方法,对一个用隐式方程描述的有限元悬臂梁模型进行模糊分析,得到变形模糊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机械强度》2017,(6):1398-1403
针对细胞注射3-RRR柔顺并联微动平台多响应优化设计中存在柔性部件"欠"变形或"过"变形而导致柔度不稳定的难题,将田口方法和满意度函数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解决多响应稳健性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微动平台多方向的铰链柔度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然后引入田口方法对多响应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利用满意度函数将多响应稳定性问题转化为求综合满意度函数最大值的简化问题,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案。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柔性铰链多响应稳健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张勇  程天才  王海燕 《机械强度》2021,43(1):137-144
为解决发动机排气歧管结构优化通常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或正交试验法带来的参数交互作用不显著等局限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中的面心组合法构建响应曲面优化.以某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动机排气歧管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排气歧管38组结构参数的快速匹配,建立了多项式数学模型,得出了...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客车空气悬架关键结构件C型梁的轻量化设计问题.首先,基于参数化计算系统建立起符合实际T.况的有限元模型,并完成最大等效应力、弯曲刚度和疲劳寿命分析,然后,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试验方法,并基于全二阶多项式对响应面模型拟合,根据灵敏度分析筛选设计变量.最后,以质量最小和弯曲刚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同时以最大等效应力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万锋  管锋  王琼 《机械强度》2021,43(1):114-121
为优化丢手释放接头的结构强度和重量,提出以应力和质量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将响应面设计方法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合,建立了应力和质量关于结构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分析了参数间的交互效应.基于响应面模型,通过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了释放接头的最佳结构参数配置.优化后的结构应力下降19.5%,而质量增长较小.数值及实验验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