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27)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必不可少的就是张爱玲这个作家。张爱玲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对艺术的细致推敲已经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人性的表达和艺术的展现在《金锁记》中好像已经被她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是曹七巧的畸形心理还是一双儿女的悲惨命运都将她的艺术功底展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有美妙的文字,更有其所特有的悲剧美。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金锁记》、《半生缘》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和她们的悲剧命运入手,解读张爱玲小说主题以及其对女性人物塑造上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6)
中国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体制下,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由来已久,这一社会现实的许多文人作家写在了作品当中。本文将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形象进行全面的剖析,加强读者对张爱玲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1)
<正>张爱玲在当代青年人之中很走红,近几年,我的学生中不少人手头都有一本张爱玲作品集。于是我也得进一步了解了解张爱玲的作品。但是,就像我不太喜欢琼瑶作品一样,我也不太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我觉得她的作品总是写灰蒙蒙的城市里那些灰蒙蒙的所谓爱情,说它是"城市文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以特定年代城市中某一部分人的生活为背景的城市生活的一面,特色是有的,能够满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作为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半生缘》延续了张爱玲小说的一贯风格,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是悲惨坎坷的,爱情是不圆满的,亲情是自私冷酷的,友情又因为爱情而疏远,一切都充满了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4)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语法进行的研究。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有关句子成分结构的知识。语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英语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身为老师,应当注重语法教学;身为学生,应主动学习吸收语法知识,从而提升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张爱玲在其中篇小说《色戒》中有意识地向读者展示了在不可避免的时代沉落中个人的卑微、无奈的生活状态,作品富于普遍性的悲剧意义,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明确地反映出作家所坚执的文学视野、态度与立场。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张爱玲这种面对现实进行言说和抒写的方式拓展了现代文学多维度抒写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译论中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指出女性主义翻译是忠实于作者与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金锁记》是女性作者张爱玲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由原作者张爱玲自译成英文并发行海外。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中的译者主体性探讨英译本《金锁记》,通过实例分析翻译中一些策略和词汇、篇章层面上的运用来具体揭示其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旧社会中,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受到诸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男权意志衍生的思想荼毒,对女性施加约束规制,现代社会,尽管女性的社会地位略有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男女平等。张爱玲作为接受新思想的女性,深知女性生存的艰难,这种对女性的悲悯也体现在其作品中。本文旨在分析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对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更深切的感受张爱玲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3)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同她的传奇人生一样,美丽而苍凉。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城市,上海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张爱玲与上海是相互成就的。作品中不论是悲剧意识的体现还是都市欲望的侧写都脱离不开这座孤岛。张爱玲以一种"苍凉"的底色描绘着身处上海这个都市的弱势个体所遭遇的生存悲剧,用她的文学创作折射沦陷区的上海人民特别的心理,以上帝的视角去诉说着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弱势个体的无奈与悲恸。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1)
姜剑云教授的《文史索隐》和《文史探赜》两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一是人学烛照的治学理念,体现了人学的哲学烛照与文学精神和诗性精神的美学思考,是作者在新时期以来"思想解放"与"人的价值再发现"思潮下的学术开拓。二是精致入微的考据功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乾嘉朴学"考据式的治学路数的回归。三是启人深思的学术垂范,为晋唐文学研究的后学者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为文治学的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姜剑云教授的《文史索隐》和《文史探赜》两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一是人学烛照的治学理念,体现了人学的哲学烛照与文学精神和诗性精神的美学思考,是作者在新时期以来"思想解放"与"人的价值再发现"思潮下的学术开拓。二是精致入微的考据功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乾嘉朴学"考据式的治学路数的回归。三是启人深思的学术垂范,为晋唐文学研究的后学者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为文治学的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爱情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均因其所处的病态社会环境使得人类美好的爱情可望而遥不可及。她在爱情观上持悲观的态度,不论小说中人物对命运是积极抗争还是消极无奈,他们都很难有美满的结局。不过,联系张爱玲本人的情感经历,这一切似乎又显得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2)
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她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大量的色彩词,而这是她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艺术魅力。《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具文学内涵和王文华内涵的作品之一,文本中也涉及大量色彩词。本文将通过细致剖析《金锁记》,来看色彩词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
母爱本是人世间最无私、宽厚、圣洁的情感,但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却纷纷转化为庸俗、冷漠自私、变态的化身。通过对张爱玲生平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童年体验对她塑造母亲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0)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用冷冷的笔调书写了一段美好而悲伤的爱情。《半生缘》在语言艺术方面呈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华丽的风格和冷艳的风骨。《半生缘》在另一个重要层面上的意义在于它作为由女性作家创作的文本,其深具悲剧意义的故事与极其复杂性格的人物,无疑成为剖析时代背景下女性悲剧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扩大延伸,以及研究张爱玲自身女性悲剧心理的重要范例。本文试通过对作品《半生缘》的探究,探讨文中悲凉的人物命运,解释人物自身命运的悲剧,并从中体味张爱玲的冷,领略那个时代的悲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7)
文章以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中主人公顾曼桢的悲剧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家庭悲剧、婚恋悲剧两方面展开讨论。文章认为顾曼桢的悲剧性命运是由家庭中亲情畸形、权利的扭曲,恋爱悲剧,婚姻悲剧综合构成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塑造顾曼桢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就在于警醒女性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自己的行动来挣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4)
张爱玲是一位富于传奇的女性。她出身名门,地位显赫,才华横溢,是现代一位知名女作家。但她却有一段不幸的爱情,她的身世、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爱情等方面对她创作的作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探究《金锁记》悲剧性上着重分析张爱玲的生活背景,进一步深入分析《金锁记》文本,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意象、社会环境等,体会张爱玲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所渲染的悲凉的小说氛围。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5)
张爱玲的两部小说《金锁记》和《怨女》,是运用同一素材创作出来的但又迥乎不同的两个故事。《怨女》的主人公银娣相比《金锁记》中的"疯狂"的曹七巧呈现出"常态化"特征,这种改写反映了张爱玲对创作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张爱玲一贯的苍凉文风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0):242-245
古籍在图书馆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古籍整理也是图书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并且具有重要意义。古籍整理的重点主要是标点、考据、原书校勘等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人们研究与阅读。文章通过对图书馆整理工作进行分析,希望为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