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9):65-67
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但其封笔之作《苦妓回忆录》却因选题和内容在文学界引起很大争议,而且并没有得到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相同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小说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马尔克斯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本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对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展开论述。《金色夜叉》被称为红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金钱和爱情纠葛的社会小说(在日本,社会小说是具有包容性题材概念的小说,特别是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比如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也被看作是社会小说),在如今的日本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独有偶的一部关于爱情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两部作品虽说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都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每位作家的爱情观,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5)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力作,影响十分深远,马尔克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超乎寻常的现实。在孤独这一主题的围绕下,也让我们察觉到更深层次的宿命意识。本论文将从宿命意识在《百年孤独》中的表达做出浅略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影响世人的杰出作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2)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对一段持续将近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在不同的时间轨道上,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爱情和死亡。马尔克斯通过对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幸爱情描写而体现出人生不仅仅是奔向死亡的过程,而是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浓烈的爱。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Z1):153-154
近几年,现代小说叙事学理论拓展和延伸到空间叙事领域。以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为基础,选取莱辛的《金色笔记》、《又来了,爱情》、《野草在歌唱》、《简·萨默斯的日记》四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莱辛小说"空间"的构建、莱辛小说"空间"的解读、莱辛小说的空间叙事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多丽丝·莱辛小说的"空间"问题,以期为解读莱辛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2)
《海姆立克急救》是一篇独具内涵的小说。其意蕴首先表现为一种欲望泛滥后真情回归的双重隐喻。郭砚和马端端的故事构成的是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双重意义层面上的爱情隐喻,是爱情关系中由欲的放纵到爱的回归的隐喻,也是爱情忏悔的隐喻。其次,作品书写了一种爱与赎的表演人生。三个主人公被作家赋予了"演员"的职能,在人生中分别扮演着等爱者、赎罪者、自救者的角色,具有共性的表演行为体现出两种内在意义:爱与赎。再次,小说传达了一种爱欲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旨。主人公或缺乏自救意识而在婚姻危机中迷失自我,或自我救赎意识觉醒而最终走出爱欲误区,性格迥异的三人共同诠释了在爱欲原罪中"我们都需要自救"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4)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一部广为流传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本人所喜爱的一部作品。她的小说像一潭平静的湖水,偶尔风起,吹起几个涟漪,反而为平静之美平添了几分乐趣,让人回味无穷。小说把青年男女的婚恋作为主要题材,通过五对婚姻关系为大家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爱情与婚姻的本质。在物质利益肆恣横流的当今社会,这部作品也帮助我们了解了二百多年前的英国人在面对婚姻时,是怎样权衡爱情与面包的。在这里,本文将把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婚姻观与18、19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观进行对比,看不同时代的东西方社会在婚姻观方面有着什么异同之处,并探讨简.奥斯丁的这种婚姻观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39-41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擅长通过对爱情与婚姻的描写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描绘了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乡村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及婚恋故事,展示了女性主义觉醒的初级阶段以及女性对自己幸福追求的意识。奥斯丁通过不同人物个性凸显女性智慧,强调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并表达了一种爱情婚姻观——爱情是婚姻的基础,金钱是婚姻的保障,在婚姻中男女平等。其观点在其所处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小说中描写的五种爱情婚姻观以揭示不同婚姻的性质从而研究奥斯丁婚姻观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6)
本文在进行《边城》内容简介的基础上,对《边城》小说中的爱情叙事及人物形象进行了剖析。《边城》在叙述过程中,进行了悲与美的结合,其中,"美"是指湘西风光与淳朴民风;小说中所流露出来的悲伤则是翠翠与傩送之间无疾而终的爱情,以及对命运的无力。在小说赏析过程中,读者可发现边城不仅仅是湘西之地的偏远小城,亦可看作人们安放心事与情愫的心灵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新世纪以来文坛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揭示了平民的人生悲剧与精神悲剧,用朴素的语言阐释了平民哲学。本文试图从语言和存在两个方面来揭示《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意识及其产生的根源,探究刘震云骨子里那种"戒不掉的孤独"。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4)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6)
《诗经·风》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重要内容,着重描写了先秦人民的爱情、劳动及生活场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多元化历史生态的大门。本文正是以《诗经·风》中的爱情诗、爱情美为线索,着重通过几篇重要的诗歌阐述《诗经·风》中传达的爱情之美和情感之美。透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诗经·风》的研究线索,也力图带给人们真正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5):92-93
一提到婚姻,大多数人脑海中呈现的都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真的是这样吗?婚姻和爱情其实是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尤其是英美文学中出现了不少女作家写的关于这类话题的作品。她们借以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比如《简·爱》这类长篇小说,作者主要描写的是独立女性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飘》主要是对女主人公对爱情执着的描写,还有《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理智爱情观。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首先阐述了作品中展现的4种婚姻是怎样的,然后对作者的婚姻观进行剖析,最后总结了一下英美文学中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6)
严歌苓《倒淌河》和张承志《黑骏马》都是充满伤感的爱情悲歌,都反映了草原女儿在现代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下的共同命运。两小说都不约而同采用了同一个主题:草原女儿爱上了现代文明下了男子,但始终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两部作品都是在描述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下的人的命运,本文试着从两小说男主人公对草原女儿爱情的不同态度,殊途同归的为我们展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爱情作为文学永恒的主题是如何显现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1):82-85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探讨了拉丁美洲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展现了拉丁美洲本土文化面对外来现代性时产生的文化杂糅。马尔克斯以悲观的笔触向跨国资本主义发出呐喊,其中工人大屠杀的情节尤为突出,是本土与外来、前现代与现代、被压迫者与压迫者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本研究从见证伦理的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幸存的工人是大屠杀的亲历者,大众的回避与否认使大屠杀成了一段不可被见证的历史。马尔克斯通过对香蕉公司历史的揭露,实践了见证伦理的最高层面,即对见证过程的见证,重述了这段被扭曲的历史,维护了被压迫者的正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1)
<正>《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麦卡勒斯的成名作。写这部小说时作者仅仅23岁,小说中所表现的思考却很难让人和这个年龄产生任何联想。可能这和作者自小病痛缠身有某种分不开的关联。病痛往往让人对人生有超乎寻常的敏感和体悟。正如书名所说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作品。没有人表现孤独能像麦卡勒斯这样绝望。一小说以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这对哑吧朋友的生活开始,他们的生活按步就班,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2)
<正>最近所翻阅的书中,"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犹如缠绕蔓生的藤,生生将其束缚,而女人,却自甘且心安。《一个女人的史诗》系著名作家严歌苓所作,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田苏菲从16岁到66岁漫长的爱情故事。本文旨在从严歌苓的此部小说中探究爱情的弥久魅力。一、田苏菲:从最初的心动到一生的坚守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0)
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其世界性的瞩目成功猛烈地撞击当时中国作家的心灵,在中国文坛上得到普遍的接受,如莫言,扎西达娃等。而莫言的小说以不争的实力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文学的星空多了一颗以中国人命名的恒星。本文主要从接受学的角度探讨莫言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接受的具体性与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2)
作为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半生缘》延续了张爱玲小说的一贯风格,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是悲惨坎坷的,爱情是不圆满的,亲情是自私冷酷的,友情又因为爱情而疏远,一切都充满了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5)
《一根水做的绳子》是鬼子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不同于"瓦城三部曲"等鬼子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冷峻、鬼魅"的创作风格,小说以阿香和李貌的坎坷爱情为主线,其小说情节之绵密,时间跨度之长,人物刻画之细腻,可见鬼子在这部作品中的转型实验,这部小说在看似"俗套"的故事模式下借助"爱情"这一中心隐喻承载着同样的社会性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