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
在南江方言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虚词"把"、"打"。这两个虚词都表示主观认定的数量。"把"表示主观认定数量少,一般为概数,而"打"表示主观认定数量多,多表示整数。本文将对这两个虚词的特殊用法加以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好"字作为一个同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十五种用法,本文选取"好久"着重讨论"好"在成都方言中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得出"好"字作为程度副词在成都方言中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东北方言是我国北方方言区中重要的一个次方言,是东北地区使用的重要汉语方言,因此,对一些词汇人们很难分辨清楚其归属于普通话还是东北话。东北方言在使用时经常带有后缀"-子",并且使用范围极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后缀"子"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分别表现在词性、称谓、语言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1)
在林州方言中,"开"具有非常广泛的用法:"开些儿"加在性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稍微增加或减少";"开"加在动词后有三种用法,分别表示"动作的完成"、"动作的开始并持续"、作"动词补语,相当于‘起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2)
做为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字,"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普通话中"子"的含义与莱芜方言中"子"的含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本文就莱芜方言中"子"的各种不同用法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0)
历史上的大迁徙给四川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四川方言收到湖广语的影响很大。位于四川省中部的中江地区有着极具辨识度的方言,其中"呱"是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本文就该字的用法进行探讨并简述其源流,展示历史在方言里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4)
"白搭"一词用于口语,常以"毫无用处"、"白费劲"之意使用。而在浙江台州,"白搭"则以方言的形式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用法。"白搭"本字应为"白答","讲白搭"即为"聊天"、"侃大山",也作"卖白搭"。趣解"白搭",亦是对台州特色方言词汇的初步探求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32)
"嘞"在邯郸县方言的使用情况主要分成陈述句和问句两大类,"嘞"在不同陈述句中的用法又一分为三种情况:其一,"嘞1",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的",其二,"嘞2",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其三,"嘞3","嘞"在邯郸县方言中的特有用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和秦安方言中的疑问句的比较,较全面的展现出二者在疑问句上的异同,如句式"v哩吗不v"和普通话的选择问句具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本文简要说明了秦安方言的疑问句在语义和语用方面与普通话的不同,并总结归纳出了秦安方言疑问句的用法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9)
临湘地处湖南省东北边陲,自古就有"湘北门户"之称,位于湘鄂两省交界之地。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临湘方言中兼有赣语和湘语的语言特点,语言系统较为复杂,文章把临湘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并对其特点进行归纳,从一个侧面来展现出临湘方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6)
方言词语"幺台"在四川地区被广泛运用,既可指事情的结束,又指三餐外的加餐。本文将秉着"文化塑造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的理念,运用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幺台"一词的用法和意义,探讨其承载的与戏剧和农耕相关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5):69-73
近代汉语时期,疑问代词"那"、"那里"及其复合形式都较为常见。根据明清山东方言材料来看,询问、虚指、任指和反诘是其主要的语义功能,其中虚指和任指用法都是由询问用法发展而来。疑问词"那里"的反诘用法也源于询问用法,而"那"反诘用法的来源则略显复杂:一部分是汉魏六朝时反诘用法的延续,一部分则是从询问处所的用法发展演变而来。随着"那里"的"里"音的弱化、磨损,出现了"那儿","那儿"的"儿"语音又进一步磨损和脱略而出现了"那"。据此推断,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那"是原有疑问代词"那"和"那里"———"那儿"———"那"的合流。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0)
人类语言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其他现象一样都存在着中间状态,也就是语言学中的中介现象。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中介语的出现在国外,后来被鲁健冀引入中国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然而在普通话和方言中间也存在着中间状态,我们称为"中介方言"。那么在二语教学中是否要关注中介方言呢?教学中对方言如何选择呢?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我们探讨的焦点,为了更加形象的表述,我将以兰州方言作为既定的中介方言就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7)
"两个"这个词,尽管有时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显得多余而无用,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这类句子四川人却用得十分普遍,且用得相当自然,说话时本地人也一般察觉不出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别扭之处。笔者通过对四川话中"两个"的特殊用法及所在句式的形成进行研究,希望对推动四川方言的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65-68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由于苗族居住的分布范围广且大分散、小聚居,所以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极其复杂。对苗语方言、次方言和土语的划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界定。21世纪后,随着语言学家对苗语调查的不断深入,原方言、土语"归属未定"的苗语通过大量的语料已得到厘清,如在苗语西部方言原只划定的川黔滇、惠水、麻山、重安江、滇东北、贵阳、罗泊河七个次方言中经调查论证后又新增了平塘次方言,至此,苗语西部方言内部就有八个次方言,这是较为准确的苗语次方言的使用情况定位。新增的平塘次方言有四个土语,在此以其中一个土语的语音点罗甸县平岩苗语作为调查点,就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一些基本情况作简浅概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温家宝总理曾三赴东北考察,并于8月初在长春主持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并被列为了国策。3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关于辽宁"营口现象"的调研报告》被呈送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手上,报告里所提到的"营口现象"是指这些年营口市在改革开放中"先繁荣,后落伍,又重焕生机"的潮起潮落现象。今年初,振兴东北进入了第二年。作为东北的第二大港口城市营口市更是秉承东风,在业已确定打造"亿吨大港"的背景下,更试图借助自身便利的海陆运输条件来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材陶瓷集散地。  相似文献   

17.
"megalopolis"一词,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出现于一般性刊物之中,意为"特大城市".20世纪时这一词汇在学术作品中出现,主要被格迪斯和芒福德用来表示一个过于巨大而注定走向灭亡的城市,而戈特曼则用其定义一个巨大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区域,尤其指美国东北海岸的大城市连绵区.戈特曼的定义主导了地理学词典,但却被地理学之外的学科所忽视.牛津英语字典极力主张认可戈特曼(即地理学者)的用法,而地理学词典的编辑则极力主张对他们的定义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2):115-119
灵丘方言属于山西晋语五台片,在灵丘方言中常见的单音节趋向动词有"起、去、来、出、回、上、下、开"等;双音节趋向动词有"出来/出去、进来/进去、下来/下去、上来/上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等。本文作者对灵丘县城关武陵镇做了大量方言调查,通过和普通话比较,发现在灵丘方言中,有些趋向补语只有趋向意义并无引申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
汉语中"二"和"两"都能表示数量"2"的含义,但是在用法上存在差异,有的情况下二者能互相替换,有的情况下则不能。本文从数词"二"和"两"在用法上的差异入手,针对前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指出应对"二"与"两"在用法上的差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并不是所有用法上的不同都需要教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并据此设计了"二"与"两"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在每年春运期间,那些专门倒卖票据的"黄牛党"(俗称"票贩子")们,就又开始活跃了起来。那么,为何原本是忠诚勤恳代名词的"黄牛"会与票贩子们联系到一起了呢?据《方言词典》中解释说,那些责任心差、不履行自己诺言的人通常被人们称为黄牛。黄,在许多地区的方言里,有告吹的意思。而"党"是上海方言里对一些现象划分类别时常用的说辞。当那些人抢购囤积物资票券时,投机倒把的人像骚动的黄牛群,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