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Planning》2013,(2)
本文通过对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性格特征以及她悲惨一生的分析,探讨了其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
<正>1.引言《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一篇广为研究的短篇小说,该文以生活在美国南方的黑人母亲视角叙述了她及小女儿与大女儿对文化传承的不同态度,其细节引人深思。威廉·福克纳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情节常常不按时空顺序来组织,意识流、象征等手法也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就是他的一篇代表作,文中通过对没落贵族小姐艾米丽一生的描写,反映了艾米丽的顽固守旧和美国南方贵族的衰败。两篇故事中作者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塑造有很多相同与不同之处,本文旨在对两位人物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和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女主人公同样生活在男权主导的社会,她们的命运有着不同忽视的相似和联系。本文采用女性主义视角,对两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者结局不同的深层原因,以期给女性主义的觉醒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
19世纪的美国传奇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以其独辟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奇异新颖的意象而闻名于世。她为后人留下近1800首诗,其中有关死亡主题的诗作超过三分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死亡诗《我听见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和《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亡》,表明诗人对待死亡的双重态度。一方面,她认为死亡给人带来恐惧、痛苦和不安,因而对死亡持有消极的态度;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她又认为死亡是通向永生的必经之路,因此她又肯定死亡。  相似文献   

5.
此项工程最初是由艾米·皮罗顿起的。艾米丽是H工程设计的创始人。同时在乌干迭西南部的Kutamba艾滋病孤儿学校做义务教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
本文从儒家思想的"人性本善"角度分析福克纳的小说《烧马棚》,探讨文章的小主人公沙多里斯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之下,却能表达出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决拥护的深层原因,从而证明人性本善,"有其父未必有其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9):75-76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繁复而独特的叙事方式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所在。他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叙事,采用"嵌入"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叙事。本文将以他的短篇小说《荣誉》为例,分析叙事的不承接性特征,以及嵌入式的叙事手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形成的效果。可以说,这一特殊的叙事方式造就了福克纳小说最大的特点,即永远都是现在时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
《呼啸山庄》一书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在本书的写作方法上也作出了大胆的实验,使其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展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叙述者并非是传统小说中的单一叙述者,这不仅提升了叙述空间,更使《呼啸山庄》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被人们称之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怪书"。但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却评价道:"我不知道还有哪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与执着,可以如此吃惊地描绘出来。"在女性意识蓬勃发展的19世纪英国,女性哥特小说逐渐成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文学创作文体之一,通过叙述浪漫刻骨的爱情故事,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对男权社会主义进行隐晦的批判。对于《呼啸山庄》,这部全文弥漫着的离奇,紧张甚至死亡的浪漫气氛的长篇著作来说,无疑不是一部抒发困惑和不安情绪的典型女性哥特式小说。本文将以此为它的文学创作背景,对女主人公凯瑟琳对爱情和婚姻方面内心的纠结、矛盾、悔恨和救赎等心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自1998年发表以来就是学术界和文艺界关注的热点,先后曾荣获"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普利策小说奖",并于2002年板上电影银幕。有学者将其称为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或者说是"《达洛维夫人》二十世纪情境下的重读"。它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也将从这三位女性的精神状态去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威廉·福克纳的杰克逊广场──托马斯·波纳教授(ThomasBonner)周海华译杰克逊广场直至U1844年以前都被认为是个象征权力的地方,使新奥帕斯成为a代世弄一个冥育魔力的组成部分。1925年,当成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来到这...  相似文献   

12.
陈春萌 《建造师》2010,(6):299-300
本文通过对尤金&#183;奥尼尔与威廉&#183;福克纳的相似经历与性格、作品中相近的主题与意象及同样新颖的写作手法的比较,得出奥尼尔对于福克纳产生了形成性与创造性两方面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并进而讨论了比较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0)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喜欢的作品,也是其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在《喧哗与骚动》中,白痴"班吉"被身边的人以及评论家们看作是最傻和最愚蠢的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首先是班吉有能力进行自我情感调节,其次是班吉的镜子功能,最后是班吉在阻止凯蒂堕落时所作出的努力来分析,强调班吉其实并不傻。从而使读者从一个崭新的方面更好的把握班吉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5)
<正>如果你在英国的班级里待一天,制服、午餐盒、集合号都会出现。这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啊?介绍人:艾米丽卡伊格7:30你穿制服了吗?起床后,我会喝一杯燕麦。接着,我去上学。但是我得穿制服。是的,在英国,学生必须穿制服上学,这是纪律问题。这样,大家就不必讨论谁的衣服最漂亮了。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0)
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等更抽象的含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中多次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具体的意象深化小说的主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对其的颁奖词中写到:"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在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谵妄现实主义做出比较后,笔者认为应将"hallucinatory realism"理解为"谵妄现实主义",并以《蛙》为例试图得到论证,着重分析带有莫言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不可知的,又是不可逆转的,人人无可逃遁。“生命中最确定的事实是,我们都会死亡,最不确定的事实,死亡将于何时降临。”这句古老的拉丁格言简述了人类中心主题之一:死亡。这一主题促使众多诗人,作家通过写作去探索这一奥秘。艾米丽迪金森就是一个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的优秀诗人。她一生忠于死亡主题,创作了几百首死亡诗歌,有人甚至认为“写的每一首诗几乎都和死亡有关,和完结(endings)有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9):47-49
《喧哗与骚动》是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取得成功的第一部代表作。小说四个部分分别以四位不同的叙述者视角进行叙述,描述了曾经古老而华贵的贵族康普生家族衰落的过程。本文将以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小说展开解读。福克纳创作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其所蕴含的伦理意义,构成了文章的主要分析中心。将伦理重新纳入文学批评的视野,有助于现代人走出虚无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La Diligenza Srl(意大利驿马车)公司位于维琴察附近的布伦多拉,由Franco Comanducci和Paul Jeffery共同主持工作.这家公司设计并制造用于室内和室外表演音乐会、展览会、大型集会和会议的超重型网格结构.在最近的一项工程中,公司采用了5根特雷克斯塔式起重机臂架悬挂了一座网格结构的大屋顶.屋顶下面吊挂了大量的音响、灯光和摄像系统,是为意大利天王摇滚巨星卢西阿诺-利格布音乐会准备的.音乐会位于雷焦-艾米丽亚机场,现场有12万多名观众.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31)
威廉姆·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烧马棚》是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美国内战后南方白人农民阿伯纳一家的生活经历。父亲总是烧地主家的马棚,而让一家人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中。语气是作者对他所创作的人物等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小说中的各种因素如人物、意象、象征等的选择而体现出来。本文将采取新批评派"细读文本"的方法分析能体现作者语气的各种因素、探讨作者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态度。笔者通过分析小说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显著意象和火的象征发现作者在行文时采取了讽刺的语气对儿子表示出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