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叙述了318国道长兴李家巷至泗安界牌段改建工程吕山大桥71.76m跨钢系梁(拱脚段)、横梁的安装技术和工艺要点,介绍了顶推法在其中的应用,以指导类似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4.
在桥梁施工中,顶推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梁体段边建造边架设及梁体在进行顶推时对墩体产生的水平方向上的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设备与劳动力,是当前桥梁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就对顶推法在某一大型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6.
对连续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的工艺和技术进行了论述,从布置现场、配置设备、桥梁顶推等方面阐述了连续桥梁顶推法在施工中的具体做法,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顶推法是桥梁施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由于其基本不需要搭设满堂支架,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在跨越铁路、道路、建筑物和保护区等障碍物时遇到的困难,且由于桥梁预制场在静止桥台后面,从而使得桥梁施工更精确,可降低投资和管理费用,并且能够大大缩短运输距离.本文从顶推法施工的发展、施工原理、施工分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测内容与顶... 相似文献
8.
1 顶推法施工的技术原理和方法1.1 顶推法施工原理 顶推法施工原理是沿桥纵轴线方向台后设置预制场,预制梁体,预应力张拉后,通过千斤顶水平施力,借助滑动装置,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更换正式支座。 单点顶推的动力学原理可用下述数学表达式表示: 当H>Ri(fi+ai)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 多点分散顶推的动力学原理可用下述数学表达式表示: 当Hi>Ni(fi+ai)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式中: H 单点顶推力 Hi第i桥墩(台)千斤顶所施的力 Ri第i桥墩(台)滑道瞬间垂直支反力 Ni第i桥墩(台)… 相似文献
9.
10.
顶推法是桥梁工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法,介绍了顶推法施工的工艺形式,并详细阐述了多点式顶推技术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长沙市三汊矶湘江大桥东岸边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技术方案,从临时设施、梁段顶推、施工监测三方面对顶推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浅谈连续梁桥的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顶推施工技术在现代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的应用,阐述了顶推法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并归纳了它的施工特点,指出该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结构施工成本,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武宿立交桥所采用的顶推法施工,对顶推箱梁施工的工艺、配套设备、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采用直接顶推箱梁尾部的方法较其它顶推法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以石家庄石环公路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建模,对钢管混凝土拱桥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各结构危险工况和主梁不利截面范围,为该桥的顶推施工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结合京石客专的64 m钢桁梁的架设过程,详细介绍了顶推法施工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对顶推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进行了具体阐述,对同类工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南平市西城大桥为例,分析了顶推对桥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对顶推力的确定及顶推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顶推施工对改善桥梁的营运期受力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梅家山立交高架桥工程特点,采用了顶推法施工方案,研究了顶推施工临时设施设计方法,提出顶推力与摩擦力自平衡设计与无弯曲应力空间折管式临时支墩设计等设计理念,并利用桥梁专业分析软件Midas civil进行应力分析,归纳总结了顶推施工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M.E. Marchetti 《Engineering Structures》1984,6(3):185-210
Specific desig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by incremental launching are discussed and analysed. The paper is presented in four main sections, the first of which summari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i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econd section analyses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bridge can be built by this method. In particular, the allowable limits for the depth of the deck as a func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typical span is derived. Guidance on principal deck dimension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is given. The third section covers the behaviour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formed by the deck and nose during launching. An idealized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nose on the extreme forces in the deck. Finally, some specific design problems are analysed and the behaviour of guyed piers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