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     
《新材料产业》2011,(12):84-85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形成文本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11月19日在高交会上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自2010年着手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规划》,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相似文献   

2.
政策     
《新材料产业》2012,(3):79-81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2日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则》)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信部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一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被定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新材料产业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新材料产业将有力支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2014年是新材料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关键之年,随着新材料产业  相似文献   

4.
在“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面临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而带来的重大机遇,同时,新材料产业本身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可见,我国新材料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值此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信部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意见和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等形式,充分地考虑社会各方意见,尊重产业发展现状,编制出《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5.
《硅谷》2013,(22):8
中国网消息,据工信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材料升级换代,满足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工信部今日印发《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通知。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飞速发展,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已居世界前列。而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的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到2015年预计将达2万亿元;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产品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据悉,新材料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7.
《硅谷》2011,(14):1-2
<正>作为21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新材料是各领域孕育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这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被认为是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近日,从工信部传出消息,《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包装》2012,(1):44-44
新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石,特别是七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都是其发展的核心。随着即将正式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可望进入黄金增长期。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的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对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国防领域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新材料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快,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材料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覆盖包括电动汽车、光伏发电、新能源材料等各个专业领域。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预计总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重点新材料研发投入在销售额中占比要在5%以上。我国新材料行业处在"活跃期"。在此期间,大量的新材料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将达3498亿元,年均增长16%。《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将重点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化工新材料及中间体、新型专用化学品等高端石化化工产品,包括碳纤维、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以及以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等。国家实施的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现代轨道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材料进展》2011,30(12):32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已经圈定了钛材料、钼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5个重点发展方向。到2015年,陕西省将形成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石化等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等3条新材料产业链,以及12家百亿级新材料企业集团。借助得天独厚的新材料产业的优势,陕西省正全力打造千亿级经济"航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江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依据江西省"十二五"规划分析新材料的发展重点及步骤,结合江西省新材料产业实际,提出江西省新材料产业成长与发展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政府和企业制订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推进与实施,新材料企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将备受政府与行业的重视.新材料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内部组织结构差异大,因此,在实践中,新材料企业多侧重于运用战略组合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作为新材料企业的一种新型战略管理思维方式,战略组合是指将相关的新材料企业战略配合起来使用,使几种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将就新材料企业战略组合的一般方式,以及"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企业的战略组合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产业的科技进展成为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能够催生新技术革命并培育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把握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脉搏,成为产业内外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新材料产业》杂志将在本年度针对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进行系列报道。本期杂志依托1月15日召开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热点研讨会",解读电子材料、新型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7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解读会在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华旗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县市及企业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发布会。《规划》由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发布并解读。  相似文献   

16.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新博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国家级产学研用合作交流的平台。工信部对举办"新博会"高度重视,要求举全部之力办好"新博会",要把"新博会"办成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品牌展会。借此机会,为了让同行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石墨烯技术与应用的推进,在此前863项目扶持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对石墨烯材料和应用加码扶持,其中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考虑统筹研究石墨烯材料,而石墨烯材料也有望进入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此前在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石墨烯产业应用前景并不明朗,因此没有把石墨烯作为重点。业内已经形成初步共识,石墨烯材料与产业化革命已经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稀土、耐高温金属材料,有望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9月9日记者从接近工信部的权威人士处了解到,我国新材料将重点关注碳纤维等三大领域,工信部将研究配套政策给予重点支持。据了解,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快重大专项论证步伐,研究建立新材料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财税、金融、保险等综合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按照计划,工信部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加快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新材料、信息和能源是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新材料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19.
据记者了解,工信部正在加快重大专项论证步伐,研究建立碳纤维等新材料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财税、金融、保险等综合配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新材料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5%。按照计划,工信部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快包括碳纤维、稀土、耐高温等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重点领域发展。随着工信部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智慧能源全资子公司远东合技术将受益。据公开信息,全国共铺设碳纤维导线约6000公里,其中80%以上由远东复合技术提供。  相似文献   

20.
<正>工信部部长苗圩在3月11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从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方面着手,解决共性、核心技术问题,并大力鼓励新材料市场应用。据新华社3月13日消息,不久前,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关键战略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