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蚕豆苗对不同浓度133Cs和88Sr的蓄积及其辐射损伤效应。本实验利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蚕豆苗对133Cs和88Sr的蓄积量,研究了133Cs和88Sr在蚕豆苗各部位的分布及对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133Cs和88Sr所设不同浓度下,蚕豆苗地上部和根部的133Cs和88Sr蓄积量均随浓度梯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根部含量地上部含量,133Cs含量88S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蚕豆苗对溶液中133Cs和88Sr蓄积量表现出先骤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随核素浓度的上升,根系活力均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蚕豆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均较根系的大。88Sr处理组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133Cs处理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8种国产茶叶中^90Sr、^137Cs和^144Ce含量的测定结果,样品灰化用后放射化学联合分析方法测定。结果表明,1985年市售茶叶中^90Sr、^137Cs和^144Ce的平均含理分别为17、2.2和0.8Bq/kg。  相似文献   

3.
85Sr、134Cs和60Co 在黄土中吸附和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祯堂  陈式  王辉 《辐射防护》2000,20(1):68-73
本文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了^85Sr、^134Cs和^60Co在黄土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以及核素浓度、PH和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间歇法研究了相同摩尔浓度Sr2+、Cs+溶液中,矿物材料对核素Sr2+、Cs+的竞争吸附性能,用XRD对吸附Cs+、Sr2+后的矿物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表明:NF、ZF、CA对Cs+、Sr2+的平衡吸附时间分别约为7、3和14d。ZF对Cs+、Sr2+的平衡吸附量最大,其次是NF,最后是CA。NF对Cs+的吸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CA的选择性较差,ZF最差。ZF对Sr2+的去除率基本达100%,对Cs+的去除率达72%;NF对Cs+的去除率达66%,而对Sr2+的去除率仅为15%;CA对Sr2+的去除率达29%,而对Cs+的去除率仅为16%。矿物材料吸附Sr2+、Cs+后晶胞体积均变小,晶胞参数c亦变小,其它晶胞参数a、b、β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85Sr、134Cs和60Co在大亚湾核电站中低放废物处置场近场钻井岩芯样和探槽样中的迁移分布规律.静态实验结果显示,同一种土样对3种核素的吸附比差异很大,说明该地地质介质对核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3种核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h,分配系数Kd的平均值分别为9.4×10 mL/g(85Sr)、2.3×103 mL/g(134Cs)和1.3×102 mL/g(60Co).动态实验结果给出了3种核素的延迟系数Rd的平均值分别为7.4×102(85Sr)、1.8×104(134Cs)和1×103(60Co),表明85Sr在土柱中的迁移比134Cs和60Co的快.  相似文献   

6.
韩玉虎  王治惠 《辐射防护》1997,17(5):396-398
本文采用间歇法对90Sr、103Ru和137Cs在地下砂土中的吸附比进行了测定。从现场采自了两种砂土样和地下水样,用FJ-2600α、β低本底测量仪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砂土样成分不同,测定的核素相应的吸附比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环境中^9^0Sr,^1^3^7Cs和^3H放射性水平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9—1991年上海市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中~(90)Sr、~(131)Cs 和~3H 放射性水平调查的方法和主要结果。本次调查在市区和郊县共设11个点,采集气溶胶样品;以黄浦江为重点对各类水体(长江上海段、苏州河、宝钢水库、淀山湖及自来水)共设15个调查点,采集枯、丰两水期水样45个;在全市范围内按20 km×10 km 网格布设陆地土壤调查点32个,并在长江、黄浦江及其支流淀山湖水体调查断面处采集河底泥样品10个。与沉降物调查点同位采集生物样品(大米、青菜、牛奶、羊肉及鱼等);测量项目为~(90)Sr、~(137)Cs 和总β放射性浓度或含量;对于水体,还测量了~3H 浓度;对于气溶胶,所测总β放射性浓度为长寿命核素。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环境中~(90)Sr、~(137)Cs 和~3H 放射性均属正常本底;由饮食摄入~(90)Sr、~(137)Cs 和~3H 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μSv,由土壤中~(137)Cs 外照射引起的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μSv,分别为全国天然贯穿辐射所致我国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的0.12%和0.11%。  相似文献   

8.
苏丹草对133Cs和88Sr胁迫响应及吸收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露地盆栽试验研究了苏丹草对土壤中不同浓度133Cs、88Sr胁迫的响应,以及对133Cs、88Sr的吸收积累。结果表明:在低浓度133Cs或88Sr胁迫下,苏丹草抗逆性增强,体内MDA含量降低,POD、CAT活性升高。在高浓度133Cs或韶88Sr胁迫下,苏丹草体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MDA含量升高,CAT和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表明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合成受阻。土壤中高浓度133Cs与88Sr对苏丹草有毒害作用,使植株收到损伤,但对苏丹草的生物量影响不大。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苏丹草体内133Cs或88Sr含量增加,并且根系含量〉地上部含量,88Sr含量〉133Cs含量。  相似文献   

9.
^90Sr、^137Cs在水泥固化体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正坤  康厚军  张东  曾敏 《同位素》2001,14(3):174-178
采用批式法和柱迁移实验研究了放射性核素^90Sr、^137Cs在富铝碱矿渣水泥和525^#水泥中的吸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富铝碱矿渣水泥对^90Sr、^137Cs的吸附比约为525^#水泥的10倍;富铝碱矿渣水泥在阻止放射性核素迁移及浸出性能方面明显优于目前采用的525^#水泥。  相似文献   

10.
沉淀法分离Cs和Rb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137Cs和^86Rb为示踪剂对硅钨酸铯和碘铋酸铯两种沉淀法分离Cs和R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碘铋酸铯沉淀法比硅钨酸铯沉淀法分离效果好;采用亚化学计量的碘铋酸钾分离时,Cs沉淀率可达70%~80%,Cs、Rb的分离因数大于10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实施的2009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土壤中^90Sr和生物灰中^137Cs测量比对情况及其结果分析。比对结果表明,90%的测量值为满意结果,5%的测量值为有问题结果,5%的测量值为离群值。通过此次比对,基本上了解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土壤中^90Sr和生物灰中^137Cs测量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系统内的质保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有9个实验室参加的芦苇和茶叶样品中锶-90和铯-137分析比对的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各实验室芦苇中锶-90和茶叶中铯-137的分析结果可比性良好,遵从正态分布规律;少数实验室芦苇中铯-137的分析结果偏低;茶叶中锶-90的分析结果可比性差。本文讨论了分析结果差异的原因,估计了样品中锶-90和铯-137含量的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3.
~(85)Sr、~(134)Cs和~(60)Co在黄土中吸附和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 ,研究了85Sr、13 4Cs和60 Co在黄土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以及核素浓度、p H和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 ,16个样品测定的85Sr、13 4Cs和60 Co的分配系数的均值分别为 82、7.4× 10 3 和 5.4× 10 3 m L/g;p H值的变化对三种核素的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动态实验结果表明 ,三种核素的绝大部分滞留在土柱中 ,只有少部分从土柱中流出来 ;三种核素在土柱中的迁移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为85Sr>13 4Cs≈60 Co  相似文献   

14.
15.
在热室中 ,用γ扫描装置对秦山核电厂 3× 3 -2考验组件中辐照历史、燃耗及冷却时间不同的两根燃料棒中的铯活度比A(13 4 Cs) /A(13 7Cs)的轴向分布进行了测量 ,并利用自行开发的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特性分析程序FCAC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辐照和停堆冷却过程中燃料棒中铯原子的轴向迁移可以忽略 ,燃料棒中铯活度比的轴向分布由燃耗的轴向分布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由碘化钾、普鲁士兰、海藻酸钠、磷酸铝和鸡内金水煎剂等药物配制成的混合制剂对大鼠体内~(131)I、~(134)Cs 和~(85)Sr 等核素的阻吸收和促排效果及其对大鼠和犬的毒性的观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混合制剂对上述核素有较好的阻吸收和促排效果;混合制剂使大鼠的摄食量有所减少,体重增长受到影响;在对犬的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137)Cs示踪法研究黄土丘陵区坡面侵蚀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黄土丘陵区不同坡长坡面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了坡面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坡长对坡面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坡面侵蚀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小流域全坡面水流汇集过程中,净泥沙流失强度随流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8.
朱寿彭  曹根发 《核技术》1993,16(5):306-309
探讨了当~(147)Pm单次或连续多次摄入体内时,在骨组织的滞留并诱发骨髓细胞突变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观察到~(147)Pm在单次或多次内污染时,都在骨组织中呈选择性滞留,并可诱发骨髓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其畸变程度可随体内摄入~(147)Pm放射性活度的加大而相应增高,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无论从单次或连续多次~(147)Pm摄入体内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来看,大多属于单体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