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白车身高强钢多层板电阻点焊工艺参数难以确定、可焊性差,且存在点焊工艺过程的不可见性等问题,对厚度为1.8 mm的B340/590DP双相高强度钢三层板电阻点焊进行预热和回火处理,通过焊接试验,研究预热及回火工艺参数对双相高强钢电阻点焊焊点的压痕、力学性能和断口形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预热电流和预热时间,焊点熔核直径增大,最大拉剪力增大,压痕深度呈上升趋势;增大回火电流和回火时间,焊点熔核直经、最大拉剪力、压痕深度都有上升趋势。从三层板焊接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形式来看,无论哪种断裂形式(熔核拔出、界面撕裂),其抗拉强度区别不大,因此,对于三层或者多层板的电阻点焊而言,仅从焊点的拉剪破坏形式来研判强度指标或者用以表征焊点质量是不合适的,其点焊接头是否形成冶金结合,需要根据低倍金相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
3.
轨道交通车辆为满足轻量化、制造成本、环保等综合要求,在车身设计中大量使用大差厚高强韧不锈钢板材。然而大差厚板材组合导致电阻点焊过程熔核产生偏移现象,使得薄板侧焊透率严重不足,焊接接头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在大差厚不锈钢组合焊接中引入工艺垫片,以提高薄板侧焊透率从而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研究了不同厚度工艺垫片对焊点的影响,揭示了工艺垫片的引入对焊点表面质量、熔核尺寸、力学性能和断裂模式等的作用机制及提升效果,验证了引入工艺垫片改善大差厚不锈钢板电阻点焊熔核偏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6.
分别对TRIP800钢板母材、点焊接头进行疲劳试验,获得了载荷与疲劳寿命曲线,并对其显微组织、硬度、疲劳寿命和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的熔核区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热影响区为马氏体、铁素体及高温回火贝氏体组织,与母材的有较大差异;熔核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比母材的高;TRIP钢点焊接头缺口效应严重以及大量脆性马氏体组织的存在,使得点焊接头的疲劳寿命明显降低,只有母材的1/10左右;母材的疲劳源均位于试样外表面的缺陷处;而由于缺口应力集中作用,点焊接头的疲劳源位于缺口附近的微观缺陷处,夹杂物的存在仍然是裂纹萌生的主要原因;母材的疲劳扩展区表现为韧性断裂,点焊接头表现为脆性断裂,瞬断区都表现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基于结构负载声发射检测的低碳钢板电阻点焊飞溅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时检测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实现了低碳钢电阻点焊过程中的焊接飞溅现象的检测与定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焊接飞溅声发射信号特征,焊接飞溅主要分为三种模式。随着焊接飞溅的模式不同,也意味着焊接飞溅能量当量的区别。焊接飞溅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特征可以用于对焊接飞溅的定量评估。实现焊接飞溅定量评估的两个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分别为振铃计数和正峰值。焊接飞溅事件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和正峰值越大,说明焊接飞溅的能量当量越大;反之,则说明焊接飞溅的能量当量越小。在低碳钢的电阻点焊中,作为引发焊接飞溅的主要因素,焊接电流所起的作用应该比焊接时间和电极压力更为重要。其中,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越大,焊接飞溅的能量当量越大;电极压力越大,焊接飞溅的能量当量越小。 相似文献
12.
电阻点焊作为汽车车身焊接的普遍应用方法,电阻点焊焊枪已成为车身车间应用最多的工艺设备。笔者从降低投资成本和人机工程等方面,阐述了电阻点焊手工焊枪的选型流程及方法。使用正确的选型方法,能有效避免后期工艺变更,对项目投资成本的节省和运行周期的缩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阻点焊品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阻点焊存在的焊接电流有时波动大、影响焊接品质稳定性等缺点,以汽车产业点焊工艺为例,介绍了在现有条件下,通过过程品质控制的方法及工艺措施的保证,解决点焊品质不稳定问题,并简单介绍了将来电阻点焊机的发展方向与品质控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了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中多个锂电池的串、并联,并使其满足可靠性高、耐疲劳性优异等要求,其连接方法采用了精密电阻点焊。文中通过对其点焊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动力电池组点焊的最优参数,即焊接电流3kA、焊接时间2.5ms、电极压力35N。该实验结果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意识的增强,降低电阻点焊能耗已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开发了电阻点焊机的能量实时控制技术。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实际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