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栗毓美(1778~1840年),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为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民间传说中曾有栗大王的称谓,是人们对水神的一种敬畏称呼,而这一称谓实际上正是源自善于治水的栗毓美。在黄泛区宁陵县,至今保存着一座  相似文献   

2.
康熙治河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主政初年,便“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宫中柱上”,作为清政府的中心政务。其后两项,实际上就是关于消除河患,以黄济运的治河问题。康熙重视治理黄河,不是没有道理的。黄河是突起平地几米或十几米的“悬河”,每“当伏秋异涨之际,使无堤以障之,势必至水行地上矣”。于是豫东、皖北、鲁南和苏北广大平原地区,成了黄水任意横行肆虐的地方。特别自明朝弘治以后,因筑堵黄  相似文献   

3.
元代贾鲁治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我国古代疆土最为辽阔的一个朝代,不仅涌现出象成吉思汗一代伟大的统帅,也涌现出象贾鲁这样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和他的治水事业一直受到后世的一致赞扬并载入史册.元代建立后,河息日益严重,虽曾组织过人力物力进行出口和修筑堤坝,但决口事件时有发生.至五四年(公元1344年)H月,黄河在:寄D(今山东曹县境内)决0,六月又地决金堤,泛滥达7年之久,为害甚大.由于灾情十分严重,使得当时的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治河大事,派贾会治理黄河水患.从元王朝统治者来看.派#各治河一方面能把&广大灾民,兴修水利和衣田且对于提高元…  相似文献   

4.
论王景治河     
在几千年的治黄史上,治黄专家享有盛誉,受到人民称赞而没有受到批评责难的,大禹以后只有王景一人。这是为什么?确实有研究的必要。一、对王景治河效果的评价一九七九年《人民黄河》第二期《王景治河辨》一文中说:“王景治河以后黄河并非千年无恙”“王景一次治河,就能使黄河千年无恙,显然是过于夸大了。”我们认为还有商榷的地方。文中虽对王景治河的“千年  相似文献   

5.
生态治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河道现状分析辽西丘陵区中小河道特点,结合本地多年治河经验,提出了生态治河,即以营造防浪防冲林带、护岸固滩林带、经济林带来形成集防洪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态治河模式。生态治河既降低了治河费用。又简单易行,同时改善了沿岸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充分开发利用了河道资源。  相似文献   

6.
读了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上海新民晚报《部长的回信》(即水电部钱部长答复潘伯棠同志的信)一文,得悉已故治河名宿潘镒芬(字万玉)的平生业绩和有关遗著得到主管部首长的关注和黄委会领导的重视,指派专员往返于沪、鲁、豫之间,彻底查访,已将潘公生前  相似文献   

7.
王景治河辨     
王景是东汉的水利专家。清代以后,在黄河上长期流传着“王景治河,千载无恙”之说。对此、古今学者都有不同见解。从黄河历史看,明、清以来,黄河百年无恙也不可得,几十年无决溢已是重大成就,何况“千载无恙”?那么,王景治河究竟采取什么策略和措施?而实际上是否真安流千年?这是需要辨别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王鼎治河记     
道光年间,清廷《臣王鼎古稀之年余督河工,整治黄河之急,用垂暮的生命写出一曲治水壮歌。王鼎,陕西蒲城人.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生,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帝。他少时家贫,致力攻读,嘉庆元年(公元!796年)中进士。入仕途后,官阶步步高升,先后任翰林院待读学士,礼、吏、工、刑四部侍郎、产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本阁大学士等职。王鼎秉性刚直,为官清正,处本干练,廉洁爱民,素有“王青夭”美称。近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发大汛,洪水在祥符(今河南开封)一带清堤决口,祸及豫、苏、皖二…  相似文献   

9.
滹沱河是子牙河主要支流之一,横穿河北省安平县境,滹沱河北大堤是国家确保堤防。而大堤和滩地均为沙性土,密实度差,干容重低,每当行洪,险象环生。为稳定河势,巩固堤防,安平县自  相似文献   

10.
东汉王景治河,历时一年,而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有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黄河自周定王五年第一次改道后,平均每100年发生一次大改道),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自周定王之后至今,可称得上是空前绝后;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很值得深思借鉴。笔者仅就已有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也谈贾鲁治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金代夺淮入海后,成为整个元代黄河下游的基本流势,河患频繁。元统治者建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远离黄河流域,对河患长时期持消极态度。直到白茅决口威胁到国家经济动脉大运河的安全时,才不得不对河患采取较大规模的整治活动,委任贾鲁治河。贾鲁,河东高平县(今山西高平)人。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奉诏以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进秩二品,授以银印,带领20万军民,治河堵决。使河复故道,汇淮入海。功成后被破格提升为荣禄大夫、集贤殿大学士。贾鲁治河是我国治黄史上一次著名工役,对后世治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在数千年治黄史上,东汉王景占有突出地位,明、清以来更有“王景治河,千载无恙”之誉。最近读了“人民黄河”一九七九年第二期《王景治河辨》和《中国水利史稿》上册,对一些有关王景治河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几点浅见,和同志们商榷一、“王景治河,千载无恙”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古人为文言简意赅,如不深究,就可能失去真意。如古文中往往以三、九、百、千、万表示很多的意思,有时并不表示具体数。用现代语法说这些字有时是作形容词,而不是作数词用。所谓千年无恙者,即多年没有发  相似文献   

13.
蛟河市地处第二松花江上游,境内大小河流交织如同,以五级以上的河流就有86条、全市大约有85%的城镇村屯分布在河边,且沿河两岸多为农田。由于地处山区.大部分河段坡降较陡,河床深窄,河岸切割严重。原来那些河道较缓的平原河流,由于70年代治河单纯搞形式主义,摆样子,不按科学规律治理,将河流“裁弯取直”,其结果使河道坡降变陡,河流流速增大。尤其是近些年河流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床抬高,河岸不稳,河水常常出槽,泛滥成灾,冲毁大量农田.甚至冲倒房屋。建国后.我市曾先后发生过7次较大的洪水,特别是1989…  相似文献   

14.
15.
北宋是黄河治理史上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黄河灾害空前加重,一百六十八年中见于史籍的决溢年分达六十余年,河道不断滚动,变化剧烈;另一方面,由于宋京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治河与否直接关系着统治集团  相似文献   

16.
清朝治河是维系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河督往往都是被皇帝认为才干卓著的人中俊杰。齐苏勒在治理永定河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因此雍正皇帝继位后很快选定他担任了两河总督。齐苏勒,字笃之,纳拉氏,满州正白旗人。他到任伊始对治河官员当中存在着的严重徇私舞弊行为采取了断然措施。他认为治河经费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那些不称职的河官平时不注意河堤的养护,一  相似文献   

17.
《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重要文献。清初靳辅(1633~1692年)编著。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任(黄河)河道总督时,正是黄、淮交敝、漕运梗阻之时。经他10余年的治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漕运大通,治绩卓著。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玄烨皇帝南巡阅工时,念其治河有功,曾面谕靳辅:俟河道告成之日,纂述治河书,以垂永久。靳辅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完成《治河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治河奏绩  相似文献   

18.
论陈潢治河     
陈潢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治河名家,他曾协助靳辅治河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理论上继承并发展了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实践方面最突出的是利用黄河泥沙进行放淤固堤,在处理黄河与运河的关系上,成功地开凿了中河,保证了漕运畅通。  相似文献   

19.
兴化县地处里下河水网圩区的“锅底洼”,河网密布,交通阻塞,全县2393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几年前才修成的72公里公路;在45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能通汽车。由于交通闭塞,严重影响商品流通。兴化县党和政府,为了顺乎民心,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在1983年冬季,水利与交通部门结合,对该县中部地区水陆交通和引排送水大动脉的车路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中,结合浚河,修筑贯串全县东西向的公路干道;并通过各乡浚  相似文献   

20.
浅谈生态治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傽 《山西水利》2009,25(1):46-47
生态护岸是河道治理的新方法、新趋势。从生态护岸出发,主要介绍了生态护岸的三种型式,详细介绍了生态护岸的防洪、生态、景观和自净功能,最后提出了生态型河道是生态型城市河道治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