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碳市场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石油天然气行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占9%,碳市场的发展必将对油气行业产生影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市场通过碳配额、碳减排指标等方式调节碳价,直接影响油气生产成本,促使国家及行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推动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业和工业升级,加快能源行业转型,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建设,构建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2.
2009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9.9%。根据国务院去年年底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3.
据国际能源局(IEA)的《世界能源报告2006》显示,到2030年化石燃料仍将是能源的主要来源,石油在能源总供应量中所占的份额由现在的35%下降至2030年的33%,但石油在全球能源构成中仍将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污染源中,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受到关注,它们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85%,在中国更达到90%以上。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5%左右.在化石燃料中,它的影响最大。我国由于石油加工工艺和精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堋 《石油知识》2021,(3):44-45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化石能源的消耗是现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消耗分别占总碳排量的44%、34%、21%、1%.各个行业里,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分别占总碳排量的38%、24%、23%、9%.可见,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领域.  相似文献   

6.
背景 以往20年期间,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观点逐渐成为比较明确的认识,温室气体中的一种是二氧化碳(CO2)。目前每年约有250亿t来自化石燃料的CO2排放至大气中。应用的源自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化石燃料,构成了全球能源供应量的83%。显然,在今后数十年内,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消耗仍将继续增加,而且在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宰地位。怎样节制并较之目前的水平逐步减少CO2,向地球大气层的排放,显然是一挑战性问题。来自煤炭和天然气的发电将是特别予以关注的焦点(见图1)。  相似文献   

7.
不出意外,2030年25%目标会顺利达成,甚至会接近30%。届时,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极有可能出现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局面。近日,我国主要领导人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  相似文献   

8.
今后几十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大约占2030年总能源需求的80%。生物燃料、风能和太阳能增长迅速,大约占2030年总能源供应量的2%。石油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用能效率的提高是保证石油安全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油价飚升和人们对地球气候变暖的担忧,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替代燃料的热潮,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法规、编制规划和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开发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油工业》2011,(4):21-23
《BP 2010能源统计回顾》指出,在全球经济衰退之后的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强劲反弹,增幅达到5.6%,为1973年以来的最大增,隔。201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3.1%,较高的油价导致其在化石燃料中的增幅最小;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4%,美国是增长最多的国家;全球煤炭消费量增幅为7.6%,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29.6%;可再生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合计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1.8%。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5%的发展目标,再一次成为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20%.这一变化再一次体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排放峰值...  相似文献   

11.
<正>本世纪初,能源发展仍处在石油时期,天然气的发展还不充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能源的发展史。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能源主体由柴薪时代进入了化石能源时代,后者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依次居于能源的首要地位,而被划分为了煤炭时期、石油时期、天然气时期。正像《巴黎协定》所要求的那样,人类将在21世纪中期进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从全球来说,目前正处于化石能源时代的石油时期。2020年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石油占比为31.2%,大于煤炭、天然气占比27.2%、24.7%。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石油产量下降,天然气产量上升。据预测,到2000年,石油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只占30%,天然气要占50%;到2010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构成中要占62%,石油只占15%。八十年代初,国外应用测井信息找气新技术发现了许多天然气,目前这些新技术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包括:1.横波找气新技术;2.空间模量找气新技术;3.压缩系数找气新技术;4.声波—电磁波找气新技术;5.中子—密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一年。能源代表委员围绕保障国家石油、矿产资源安全、新能源发展等建言献策。他们收集意见,实地调研,撰写议案提案并反复修改,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石油智慧。“‘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长期仍将是主体能源,  相似文献   

14.
正为防止氢能经济"越发展、越耗能、越污染",我国须引导蓝氢高值利用和绿氢大规模发展。中国已做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相对于煤碳、石油和天然气,氢能具有能源强度高、能源转化率高、碳排放量低的"两高一低"优势,适合于在未来能源中大力发展,而氢能的低碳和减排效应,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然而,氢能也存在技术难度高、生产成本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大的"两高一大"问题,在制氢过程中也有"灰氢"(化石能源制氢)、"蓝氢"(工业副产品制氢等)、"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之分,特别是目前中国的制氢主要不是利用电解质而是用化石原料如煤炭、天然气,使得制氢过程存在高污染、高排放、  相似文献   

15.
化石能源作为当前最主要能源供给形式及CO2排放源,其有序退出需要经历长期过程,且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一定比例,规模化的碳捕集与碳封存是实现化石能源零碳化利用的兜底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化石能源退出与能源安全保障、区域发展不一致及能源活动参与主体利益不一致3方面的矛盾;从实现碳中和的手段、路径等方面探讨其技术图谱;在分析全球碳封存产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规模化是碳封存的必由之路;以粤港澳大湾区3座燃气电厂每年400万t的CO2捕集、输送及海上封存项目为例,阐述中国规模化碳封存典型技术路线,提出分布式、集中式、多种方式协同的CO2液化封存设想,深入分析各方式的经济性,最后提出了规模化海上碳封存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可为将来化石能源碳中和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钱伯章 《石油商技》2003,21(4):50-50
2002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9.405×10~9t油当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37.45%,天然气平均占24.26%,煤炭平均占25.49%,核能平均占6.49%,水力平均占6.30%。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一般占40%左右,天然气一般占22%左右。在中国能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月19日公布的《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称,"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需求仍将稳步增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保持基本稳定。能源结构调整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更替期,应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一、能源构成 1965~1975年世界能源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由52.8%上升到61.9%,煤炭则由41.2%下降到30.7%。 1975年,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美国为73.6%、日本为72.6%、苏联为58.7%(1975年煤炭在苏联燃料构成中所占比重为36.9%)。二十世纪内,石油、煤及天然气仍将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开始,化石能源行业出现了重要转折.一方面,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性防控措施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影响长期石油需求前景;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力,各国政府大力扶持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新能源对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20.
科学研究表明,无论是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碳是所有化石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燃料在燃烧提供能源时,释放出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减碳排措施,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8~4摄氏度,恶劣天气更加频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临着严峻威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使工业生产和消费者改变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