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以山西某碱铝硅质型铜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强陶粒轻集料。基于原料化学成分分析进行物料配比试验、粉磨试验、造粒试验及设计L16(45)烧成制度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选试验配方(质量配比)为:铜尾矿50%、长石25%、白云石10%、废弃土15%、黏结剂水玻璃的用量(原料质量比)为5%。确定最优烧成制度为:预热温度800℃、预热时间20 min、烧成温度1 170℃、烧成时间15 min。最终烧制出的尾矿陶粒轻集料堆积密度为874 kg/m3,筒压强度达到7.5 MPa,吸水率为2.1%,为铜尾矿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矿产综合利用领域的论文,包含矿物加工工程和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以攀枝花某选厂钒钛磁铁矿尾矿为对象,对其进行再磨再选实验,通过“阶磨阶选”工艺,获得了TFe品位为58.59%的铁精矿;通过“一粗一扫三精”浮选流程,获得了TiO2品位达46.63%的钛精矿,钒钛磁铁矿再选尾矿中TFe、TiO2品位分别为5.71%、2.96%,实现了有效组分的高效分离。以钒钛磁铁矿再选尾矿、长石尾矿及高岭石型硫铁矿尾矿为基料,添加辅料发泡剂碳化硅,在1160℃煅烧30 min条件下,制备了体积密度为482 kg/m3,吸水率2.35%,抗压强度3.03 MPa的发泡陶瓷材料,实现了钒钛磁铁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磷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食品、国防等工业.磷灰石是钒钛磁铁矿中分布比较广泛的一种副矿物.近年来,承德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中的伴生磷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攀西地区的伴生磷资源的研究及应用还未见有报道.攀西某钒钛磁铁矿尾矿含P2O50.87%,对该原料进行浮选选硫、弱磁选铁、强磁选钛以后,获得了P2O5含量为1.41%的选磷原料.对该原料进行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实验,获得了P2O5品位为31.73%、浮选作业回收率为92.56%的合格磷精矿,对原料回收率为72.55%.该工艺流程简单,可实现对该尾矿中磷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攀西钒钛磁铁尾矿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储水泡沫陶瓷,研究原料配比和发泡剂(SiC)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钛磁铁矿尾矿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体积密度及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平均气孔孔径逐渐减小;当尾矿添加量为50 wt%,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出现极值。当SiC添加量为0.3 wt%,材料内部气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约为2.93 mm。最终以50.0 wt%的钒钛磁铁矿尾矿和50.0 wt%的废玻璃为原料,外加3.0 wt%的石英,0.3 wt%的SiC,3.0 wt%的Na3PO4,在1040℃下制得性能最优的储水泡沫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26 g/cm-3、体积吸水率为56.5%和抗压强度为0.68 MPa。采用SEM、XRD等检测手段研究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储水泡沫陶瓷内部由三维立体结构组成,有利于储存水分;材料主要物相包括硅灰石、长石、透辉石和钛铁矿。   相似文献   

5.
佘宗华  毛建军  徐舜 《矿冶》1999,8(1):54-57
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电选尾矿进行了硫酸化焙烧、碱熔焙烧、石灰与添加剂配比焙烧试验研究,找到了分解钛尾矿的较佳途径,分别以30%盐酸和60%硫酸浸出碱焙烧渣和石灰烧渣,其最高浸钪率分别为89.8%和67.9%,达到了分解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某地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选铁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磷灰石的浮选试验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结果表明,对P2O5品位为3.05%的磁选尾矿,经1次粗选、3次精选、1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可获得产率为8.38%、P2O5品位为33.50%、回收率为92.18%的优质磷精矿.  相似文献   

7.
李智 《矿业快报》2006,25(7):21-24
用废弃的硫铁尾矿高岭土制备彩色矿渣微晶玻璃,其关键是降低尾矿高岭土的铁含量。试验采用了煅烧、二次酸浸工艺,进行硫铁尾矿酸浸除铁和铝试验。结果表明,浸渣的Al2O3和Fe2O3含量分别小于6%和0.2%。探索出了制备性能优越的微晶玻璃原料的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铝土矿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通过直接烧成工艺制备得到刚玉-莫来石基陶瓷材料。该试验主要研究了铝土矿尾矿高温烧成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行为与形貌变化规律,以及烧成温度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物相组成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伊利石最终转变为刚玉和莫来石等,样品的形貌越来越致密直到形成大量玻璃相,样品的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先变大后减小,当烧成温度为1 100℃时,样品的抗压强度达到最高值225 MPa。   相似文献   

9.
原100t/d选矿厂处理的矿石为锡石—石英脉硫化矿,脉石主要为石英、长石,有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原矿含锡1.5%~1.7%,锡回收率为71%-73%,尾矿含锡0.45%。为充分利用尾矿资源,做了尾矿再选试验。采用重选-浮选回收锡,日处理量由100t/d扩大为200t/d,先用重选丢弃尾矿,并把锡与硫化矿物富集在重选粗精矿中,再用浮选除硫铁选出锡精矿。  相似文献   

10.
《矿冶》2016,(6)
利用河北某铁尾矿和废石为原料制备了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对铁尾矿和废石进行了ICP-AES分析、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TG-DSC热分析和放射性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原料配比、原料粉磨细度、发泡剂用量、发泡剂粒度、烧成制度与建筑外墙陶瓷保温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放射性合格的铁尾矿和废石制备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技术可行。合适的物料配比为铁尾矿用量为40%~55%,废石用量为45%~60%,发泡剂外掺量为0.5%;原料粉磨细度控制在7.45μm(D50)左右;发泡剂粉磨细度为0.037mm(D90);烧成温度1160℃,烧成时间60 min;制备的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干密度为350 kg/m3,吸水率为0.48%,导热系数为0.09 W/(m·K),抗压强度为2.20 MPa,抗折强度为1.46 MPa,防火等级为A级。  相似文献   

11.
对攀西钒钛磁铁矿尾矿进行了回收钪的试验研究。采用碳酸钠碱熔融焙烧-浸出工艺和氟化物溶解-浸出工艺处理该含钪尾矿,钪浸出率分别为60.94%和72.22%。与碱熔融焙烧-浸出工艺相比,氟化物溶解-浸出工艺省去了繁琐耗能的焙烧工序,含钪尾矿直接与氟化物结合进行浸出,钪浸出率更高。研究成果可为攀西地区含钪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高效分离提取钪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某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TiO_2品位极低,仅为3.33%,可回收金属矿物为钛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橄榄石、辉石、长石和角闪石;品位低、橄榄石含量高是该矿石的两大特点,如何高效预富集及分选成为制约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针对选铁尾矿性质,采用强磁抛尾—强磁精矿再磨—摇床富集联合预选工艺可将TiO_2品位由3.33%提升至29.19%,作业回收率50.12%;预选精矿进一步浮选可获得TiO_2品位45.80%、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6.68%的钛精矿产品,对选铁尾矿TiO_2回收率达到38.43%,通过联合工艺使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具备经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四川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选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TiO213.93%,矿石属于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矿石组成复杂,金属矿物主要为钛铁矿、钛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斜长石和橄榄石。针对该选铁尾矿性质,采用强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经强磁抛尾作业后,强磁精矿作为浮选物料经一粗三精三扫作业,最终可获得TiO2品位48.87%、浮选作业回收率85.51%(对选铁尾矿回收率68.97%)的合格钛精矿,选钛技术指标较好,实现了该矿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钒钛磁铁矿资源是以铁、钒和钛为主金属的复合型矿产资源,通常还伴生有磷、铜、钴、镍、铬、钪和(稀)贵金属元素等多种有价组分,具有非常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和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从钒钛磁铁矿原矿预抛尾及选矿技术、钒钛磁铁矿精矿综合利用以及钒钛磁铁矿尾矿综合利用三个方向出发,介绍了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分选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情况,并针对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的研究重点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太和矿区西漂尾矿库堆存大量钒钛磁铁矿尾矿,其铁、钛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具有很高的再回收利用价值。经过人工布点采样,分析矿样性质,采用“一粗一扫湿式磁选”工艺回收尾矿中的铁、钛矿物,取得了较好指标,为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钒钛磁铁尾矿库沉积滩浅表层尾矿的土壤特性,采用有机生物菌肥、团粒促进剂、抗旱保水剂为主要改良材料,辅以速效复合肥对尾矿进行原位改良,通过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将钒钛磁铁尾矿与改良材料混合后制成不同配比的人工土壤,选用羊胡子草、牛筋草等8种乡土耐受性植物,通过测试分析和种植试验,研究尾矿改良的人工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长特征。结果表明:钒钛磁铁尾矿经原位改良的人工土壤质量符合绿化种植土壤标准,种植的乡土植物具有较好的成活率和覆盖度,能满足尾矿库闭库复垦的要求,表层人工土壤的较优配比为有机生物菌肥12%、团粒促进剂0.4%、抗旱保水剂0.05%、速效复合肥0.6%;底层人工土壤的较优配比为有机生物菌肥4%、团粒促进剂0.8%、抗旱保水剂0.2%、速效复合肥1.2%。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白马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钛5.59%,含铁10.51%,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一直没有开发利用。本文主要针对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再回收钛资源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探讨该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根据铁尾矿工艺矿物学性质,分别开展了磁场强度、磨矿细度、冲程、冲次、转速等变量对磁选指标的影响,最终开发了适应于处理该尾矿的高梯度磁选-浮选联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能够获得TiO2品位47.31%、回收率39.52%的钛精矿产品。该技术的开发为后期尾矿资源化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为国内同类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北某铁尾矿和废石为原料制备了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对铁尾矿和废石进行了ICP-AES分析、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TG-DSC热分析和放射性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原料配比、原料粉磨细度、发泡剂用量、发泡剂粒度、烧成制度与建筑外墙陶瓷保温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放射性合格的铁尾矿和废石制备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技术可行。合适的物料配比为铁尾矿用量为40~55%,废石用量为45~60%,发泡剂外掺量为0.5%;原料粉磨细度控制在7.45μm(D50)左右;发泡剂粉磨细度为0.037mm(D90);烧成温度1160℃,烧成时间60min;制备的建筑外墙防火陶瓷保温材料干密度为350kg/m3,吸水率为0.48%,导热系数为0.09W/(m?K),抗压强度为2.20MPa,抗折强度为1.46MPa,防火等级为A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攀西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钪在各矿物中的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制定出"选矿预富集-碱性焙烧-酸浸-萃取与反萃取富集分离钪-制备氧化钪产品"的工艺路线。得出焙烧试验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钪的浸出率影响关系,确定了萃取与反萃取、洗涤、净化除杂及草酸沉淀钪时的工艺条件,最终得到99.22%的Sc_2O_3产品。本试验为实现攀西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钪的综合回收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铁尾矿的利用率,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基质材料,铁尾矿为掺和料,通过化学发泡法制备发泡水泥.研究了铁尾矿掺量、发泡剂用量、水灰比、硬脂酸钙等因素对发泡水泥抗压强度和密度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原料配比.结果表明,原料最佳配比为:铁尾矿55%,普通硅酸盐水泥45%,发泡剂8%,硬脂酸钙0.35%,聚丙烯纤维0.3%,在水胶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