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指一个家庭独立使用的居住空间范围。通俗地讲,就是指每家所用的住宅单元的面积大小。住宅的“套型”也就是满足不同户型家庭生活需要的居住空间类型。对于住宅套型的大小,一般都是用面积指标来规定。根据1987年7月颁布的《城镇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面积标准分为:小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中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大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人民牛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人们对住宅的美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生活的内容已经由纯“物质”的、继而兼及了“精神”。因此家庭的室内设计已为更多的人所重视。它是人们生活、居住、心理、视觉诸因索,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一种创造性工作,是对装用、经济、美观兼顾的一项有益的劳动。美化生活,要求掌握一定的美学知  相似文献   

3.
当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在寻求居住环境时,总期望有一个从生理到心理上的舒适的生活空间。那么,住宅室内设计就是解决人们家庭生活对空间的要求,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环境质  相似文献   

4.
住宅的室内设计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理念的好与坏往往直接影响着城市居住环境水平高低,需要环保低碳理念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融入以推动低碳环保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从我国住宅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存在相关问题,最后给出提高我国住宅室内设计低碳环保理念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住宅是供人使用的,人们在其中休息、学习、娱乐,因而其活动空间乃是住宅室内设计的重点,同时也是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各种各样的贮藏用具和其他设备则是为创造这种活动空间服务的。两者关系密切,但却是主从分明。这种主从关系充分体现出室内设计对人的关心,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笔者前不久根据商品化住宅的特点,及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对住宅室内设计作了一些尝试,其主题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设计”。人的活动空间是住宅室内设计的重点,为此,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固定家具解决主要的贮藏问题,并从使用方便出发,尽量减少活动家具的数量,以求使用空间的完整开阔;同时对室内的墙面、地面和天  相似文献   

6.
高品质的住宅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目标。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养老和育儿成为生活中的主要问题。然而很多社区的养老和幼儿托管服务还有待完善,社区内能够提供老幼活动的空间很小,在建筑群中打造适合老幼友好设计的公共空间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针对住宅建筑群中的公共空间老幼友好型设计进行探讨,提出设计方案,分析可行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3,(9)
家居空间是我们生存必要的物质条件,家居住宅形式的进步与发展对我们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单纯的生活方式,对家庭居住空间有了更多的要求,舒适、安全、便捷、环保和高效的居住环境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求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指出现代住宅的室内设计应以现阶段城市居民居住生活模式为立足点,全面研究人体工程学与住宅室内设计的关系,提出了住宅室内设计理念,强调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动及住宅的普适性设计,从而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
罗兰 《城市建筑》2010,(1):28-2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居住环境,试图超越形式表象挖掘出院落空间与居住生活相契合的本质形态,在多高层集合住宅和传统院落这两种模式中找到一个结合点,将院落空间还原到现代居住生活中,并将"垂直院落"融人多高层集合住宅形式中。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对于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结合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发展提升。  相似文献   

11.
郭驽 《室内设计》1999,(4):29-35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前的居住水平、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设计研究并不普遍,而社会上出现的“家庭装修”热,也还没有完全触及到居住空间基本功能的发挥和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一实质性问题。 本刊为推动与城市住宅建设配套的居室室内设计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现代居住环境的设计水平,从本期起,本刊开辟“居住空间”这一专栏,作为设计人员和读者对居住空间设计进行研究的园地,希望热心于居室设计研究的朋友们踊跃投入到本栏目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2.
方便,舒适,和谐——构建21世纪未来住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彦 《住宅科技》1997,(3):14-18
小康住宅是符合现代家庭居住生活行为,居住方便、舒适、和谐,“住得好”的住宅。为了实现“住得好”的住宅,应重视在居住生活实态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设计观念,平面布局动静、公私功能空间分区明确,充分考虑邻里交往的空间和场所,并论述了“整合设计”的概念及以科技成果为支撑实现建设小康住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现代人对生活空间舒适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家庭居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和修养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中国式的室内设计在空间环境、室内装修、家具陈设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统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实现了室内居住环境居住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为此,下面本文将具体来分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主要介绍室内设计中常见的中国传统元素分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两大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有效丰富室内设计艺术的传统文化底蕴,探索开辟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室内设计的分类(人居环境室内设计、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及非限定性公共室内设计三大类)来看,住宅的装饰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愈来愈高,在现代都市中家庭装饰热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水平得以提高;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口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不同质量的生存环境主要是由居住的环境所决定的,而室内设计作为改善居住环境中的一个载体,被赋予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重含义,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注重“人-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慧  高广华 《华中建筑》1999,17(3):97-98,104
现代住宅功能要求已从满足“住”发展到“住得好”,我国70年代左右修建的城市住宅在套理组合,内部功能及空间环境等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居住者的需求,该文论述了城市住宅改造设计的必要性和方法,阐明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进行城市住宅改造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新要求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住宅卫生间是家庭生活卫生和个人生理卫生的专用活动空间。现代住宅建筑要求住宅卫生间必须具有处理排便、洗浴、盥洗、洗衣和室内清洁等基本功能,是否具备这些基本功能,是区别现代住宅建筑与传统住宅建筑,衡量居住生活是否达到国际文明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居住目标,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当前住宅卫生间总体水平的严重落后状况。我国住宅卫生间的严重落后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户型的面积追求也在提高,大户型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居住组成部分,是居住"丰度"扩展的良好载体。文章从丰富居住"内容"的角度入手,从生活模式和需求、家庭结构、空间层次三方面推敲大户型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在空间宜居性、空间灵活性和空间效率性的设计理念下,对大户型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提升大户型的内部环境和居住性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新中式"住宅的发展显示着人们对于传统居住空间的向往,传统民居虽然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但其居住文化内涵还是为现代居住生活提供了很多启示。我国近年来不断推动住宅工业化发展,以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雄安建筑设计竞赛D-03地块方案设计为例,解读其中传统居住文化的空间延续和装配式住宅体系的运用,探讨构建人居环境的新模式和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爱民 《中国建材》1999,(12):57-58
一、住宅设计多样化是跨世纪生活的需要住宅设计在建筑史上出现很早,从古代穴居生活到简陋棚屋以及形成住宅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其演变过程离不开人、空间、物质、精神这四个要素。所以客观决定住宅设计的宗旨,既要体现使用功能和经济的合理性,又要体现建筑的艺术性,以求人与居住空间的和谐。而且这些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区的差异和观念的更新而有所变化。住宅设计建筑量大面广,最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一般说来,人的一生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住宅环境中度过,住宅设计的优劣对人们家庭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