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近年来随着进水碳源浓度的降低,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也不断下降。结合该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沿程各构筑物对TN、TP的去除效果。由于长期处理低碳源污水,生物段各构筑物的实际运行工况与原设计功能有较大差异。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限制因素是碳源不足、预处理段充氧、回流污泥携带硝态氮等。对此可通过控制曝气沉砂池的曝气强度、优化和调整氧化沟的溶解氧浓度、污泥回流比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黄祖安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101-102
根据江门市文昌沙水质净化厂的运行经验,探讨了脱氮除磷的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在进水混合液配比、回流比、MLSS、泥龄、DO等工艺参数方面的调整控制,并总结了较佳的脱氮除磷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氧化沟脱氮除磷过程特点,分析了氧化沟脱氮除磷强化过程,探讨了氧化沟脱氮除磷适宜环境条件,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的途径和方法:(1)安排合适的曝气器、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位置,将氧化沟反应区段构建成倒置A2/O脱氮除磷工艺;(2)将氧化沟设计成立面水流循环的形式,尽可能在沟渠内构建一个较严格的厌氧区段;(3)确定适当的供氧量,避免供氧量不足造成氨氮硝化与吸磷不充分;避免供氧过度导致碳源被大量消耗影响反硝化、溶解氧浓度偏高影响厌氧释磷;(4)确定适宜的氧化沟水力工作条件、供氧方式。  相似文献   

4.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继锋  杨云龙 《山西建筑》2009,35(20):193-195
阐述了氧化沟脱氮除磷的特点、机理、影响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因素及各种形式氧化沟的脱氮除磷,最后提出了氧化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既节约能源又买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104m3/d,采用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原设计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升级改造工程中,针对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的问题,通过采取新增前置缺氧池、改变硝化液及污泥回流方式、新增多点进水等改造措施,提高了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升级改造后生化系统对TN、TP、NH3-N的平均去除率均提高,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某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过程中,针对低温下脱氮、除磷效果差,药剂投加量大等问题,结合污水厂实际工程情况,将卡鲁塞尔氧化沟的厌氧池用作反硝化池,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增加污泥龄、加大回流比、依据水温梯级投加碳源等工艺调节措施,强化脱氮;深度处理的混凝反应池用于强化化学除磷。采取这些工艺调节措施后,使得该污水厂冬季运行成本降低了0.17元/m~3,在水温6℃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可为寒冷地区类似工艺污水厂冬季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布吉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中发现在AA/O工艺中高污泥浓度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泥浓度高脱氮除磷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具体从反应速率、回流溶解氧、有机碳源分配、同程反硝化等方面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在处理设施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提高污泥浓度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生物脱氮除磷组合工艺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基础上进行构架组合的。其主要缺点有:硝化菌、除磷菌等较大判别的微生物在同一系统中相互影响,制约了工艺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较多工艺流程中包含多重污泥和混合液的回流,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基建和运行费用,脱氮除磷过程中对能源(如氧、COD)消耗较多,剩余污泥富含磷.处理量较大。这些都不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厌氧/氧化沟/MBR工艺处理实际城市污水,中试结果表明,当氧化沟的污泥浓度为3~12 g/L时,组合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提高污泥浓度可增强其脱氮除磷效果,氧化沟污泥浓度在10~12 g/L时组合工艺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超过了90%。氧化沟和膜池中均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现象,氧化沟中具有良好的缺氧/好氧交替环境,有利于强化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厌氧/氧化沟/MBR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强、稳定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对烟台某污水厂氧化沟的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出了该厂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找到了确切的脱氮位置,并对进水COD和不同回流比对除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直观的数据,为氧化沟工艺出水氮磷达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无厌氧池的氧化沟脱氮除磷功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沟工艺的脱氮除磷功能通常要借助厌氧选择池来完成,而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在没有厌氧选择池及HRT为5~6 h的情况下,仍能够达到良好的除碳脱氮除磷效果.监测数据表明,改造后的微孔曝气卡鲁塞尔氧化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很好,对COD、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80%、86%、60%.含低浓度硝态氮的回流污泥与进水混合后,在长约100 m的混合渠中进行了释磷,起到了厌氧释磷选择池的作用,这确保了后续氧化沟中良好的吸磷效果;在DO浓度远低于设计值的情况下,多点进水补充了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其脱氮效果较好,这也表明该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底曝式氧化沟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刘建  王凤伶 《山西建筑》2011,37(16):148-149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底曝式氧化沟系统的MLSS、泥龄、DO等运行参数的控制问题,通过对各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调整,使该工艺不但具有良好的脱氮效率,而且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晓波 《山西建筑》2005,31(1):100-101
介绍了氧化沟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制约因素以及氧化沟系统除磷效果差的症结,从加设厌氧池、减小硝态氮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氧化沟系统除磷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伟 《福建建筑》2010,(2):125-127
普通型Carrousel氧化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并通过工艺优化节省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系统实现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改进型氧化沟的水力流态特性及其脱氮除磷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氧化沟前端增设厌氧区,循环廊道内布置缺氧区、好氧区.为了保证缺氧区、好氧区内溶解氧浓度的合理分布,于循环廊道内增设插板,并通过试验对比了增设插板前、后循环廊道内混合液的水力流态特性及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增设插板后循环廊道内混合液的流态更趋于推流,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增设插板前、后系统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对二者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5%以上,但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40%和57%提高至70%和75%,增设插板后出水TN<15 mg/L、TP为2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6.
M IOD工艺是在一体化氧化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在分析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间歇曝气与连续曝气的除污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 IOD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曝气2 h、停曝2 h运行方式的除污效果优于连续曝气的除污效果,且具有很高的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7.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程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对奥贝尔氧化沟工程实际运行工况的测试,分析研究了脱氮功能、抗冲击负荷能力、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能力以及污泥性能等特征,并就其三沟DO呈0-1-2的梯度分布与氮的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污泥减量技术对氮、磷去除率低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功能的HA-A/A-MCO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当进水COD为316~407mg/L时,出水COD≤18 mg/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6%;将相当于进水量2%的厌氧释磷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与原水-并进行水解处理后,大部分污泥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且主要是VFA(约275 mg/L),为原水中VFA(58 mg/L)的4.74倍,这为后续A~2/O单元进行脱氮除磷提供了充足的碳源.通过考察各反应池出水的三维荧光特性还发现,HA-A/A-MCO系统的各工段对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