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针对注浆系统的分类、注浆材料的分类和各种材料类型的性能特点以及所适应的工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对影响注浆施工的注浆参数进行了理论方面的介绍,并对这些参数的选取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据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机理,采用合理的假设,建立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参数估算模型,并采用模型结合国家体育场基桩工程,计算了其主要后注浆工艺参数,与该工程实际采用的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注浆量模型和注浆压力模型在实际的后注浆工程项目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注浆技术具有受力性能良好、施工操作简便、适用土层范围广等优势。文章对注浆技术进行了概述,阐述了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施工参数、注浆管的制作和安装技术、静压注浆法、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厨卫部位的具体应用、注浆时间和注浆顺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双碑公路隧道主要穿越富水岩溶地层,结合该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进行了比较优选,同时进行了浆液配合比试验,获得了适合双碑隧道的浆液初凝时间和配合比。结合工程实际,对注浆参数、注浆操作技术、注浆结束标准等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注浆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双碑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地层堵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灌注桩后压浆作业中的各工序监理要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钻孔和浇混凝土、注浆材料、导管埋设、注浆装置设置、开塞控制、注浆参数及控制、终止注浆等工序进行了介绍,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芝权 《山西建筑》2010,36(7):293-29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在隧道的灌浆工程作业下,在断层带相对较宽、断层处塌方严重情况下,通过合理确定注浆参数,改变注浆顺序,调整注浆浓度和控制注浆压力等方法进行隧道预注浆加固的过程,并得出了注浆加固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地铁7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首先,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深孔注浆预加固条件下,地铁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特性及其地层损失率、沉降槽宽度系数进行了反演分析。其次对注浆加固圈厚度、加固圈等效变形模量、洞室开挖面积、开挖面地层加权变形模量、上覆土厚度、上覆土加权变形模量等参数对深孔注浆条件下地层变形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孔注浆预加固条件下Peck理论方法关键参数的预测方法。另外,采用室内试验、数值试验以及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孔注浆复合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注浆加固复合体等效压缩模量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注浆复合体数值计算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以上工作可以为获得可靠的地表变形预测提供方法基础,同时可以为深孔注浆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注浆技术在岩溶地层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武汉倒口湖地区钻孔灌注桩工程实例,针对石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的复杂地质条件特点,对溶洞、裂隙在桩基施工前进行了注浆处理,优化了在岩溶地区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注浆参数,并介绍了注浆关键技术,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单液注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空间适应性强、施工参数易调整、无需大型机械设备等特点,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梅浦联络线项目三环线段特殊路基处理实例,介绍了单液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详细探讨了设计方案、注浆参数以及注浆材料等因素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工程验证。相关成果可为类似市政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参考和施工工艺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深部巷道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以山西某矿2301巷道作为试验巷道,采用P-Q-t参数法、浆液填充率法、岩体力学参数法、分段注水法、钻孔电视法、物探法对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锚杆、锚索预紧力进行测试和巷道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P-Q-t参数法以定压与定量作为注浆结束依据,注浆压力达到预设压力,且注浆速度小于5 L/min的时间持续一定时间,则结束注浆。注浆后地层注浆填充率为93.2%,岩层整体性得到提高且孔隙率降低了39.35%,地层注水量明显减少,裂隙发育度降低;注浆后,钻孔裂隙被白色浆液填充,围岩完整性得到提高,条纹消失,地层成为连续的整体;锚杆、锚索,预紧力均达到150 kN,巷道变形量较小,满足了工作面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钟  黄常波  刘强  郝本锋 《建筑技术》2009,40(11):1023-1025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同步注浆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同步注浆过程中通过对注浆材料、参数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可有效减小同步注浆的风险,更好地控制注浆效果。着重分析了在不同地层中注浆系数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注浆量,减少因注浆量过大而引起地面隆起,或因注浆量过少而引起地面沉降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注浆模拟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了围岩性质对于注浆压力变化规律及浆液扩散模式的影响。试验采用在注浆模型架内分区充填不同孔隙比土体的方法模拟被注围岩显著的向异性及非均质性;采用多个注浆管依次注浆的方法模拟实际注浆工程中的不同注浆施工阶段。通过开挖揭露浆脉(浆泡)特征研究围岩性质对于浆液扩散形式的影响;通过分析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数据研究围岩性质对于注浆压力的影响;通过对注浆前后围岩试样进行室内试验测试,获取注浆对于围岩孔隙比及压缩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证实:注浆压力变化规律及浆液扩散模式与围岩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注浆压力变化规律与浆液扩散模式可判定围岩性质,从而为注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参数动态调整提供依据。相关研究结论在永莲隧道帷幕注浆工程中进行了现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桩底劈裂注浆扩散半径和注浆压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幂律型浆液平板窄缝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劈裂注浆时浆液流速、流量、注浆压力差、最大扩散半径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注浆压力差随稠度系数、流变参数、裂隙高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裂隙高度对最大扩散半径的影响。注浆压力差随稠度系数的增大呈线性增大,随流变参数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裂隙高度的减小使所需注浆压力差迅速增大,并使扩散半径迅速减小,这种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建立能量平衡方程,详细讨论了不同注浆压力对整个注浆过程的影响。结合本文计算结果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层次注浆工艺在松软巷道破碎围岩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回采过程中,受支撑应力的作用工作面前方煤岩体被破坏,注浆技术是控制煤岩体破坏的有效途径,而注浆工艺对于注浆效果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层次注浆工艺和传统注浆工艺对其巷道破碎围岩进行加固,并对注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层次注浆工艺注浆速度较传统注浆工艺快了40%;层次注浆工艺段巷道变形量明显小于传统注浆工艺段;层次注浆工艺能使浆液在煤岩体裂隙内得到有效充填,完整性有较大提高;层次注浆工艺煤壁有较小部分落下,但不影响采煤机正常回采,而传统注浆工艺煤壁比较破碎,完整性差;层次注浆工艺整体优于传统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15.
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岩体注浆堵水可靠性设计系统 ,绘制了注浆堵水故障树及成功树 ,建立了各基本事件的极限状态方程 ,提出了关于对单孔的初注、复注、辅注及多孔系统的各种注浆逻辑关系计算模型及其可靠度计算方法 ,定义了注浆系统的工作状态及不同注浆工程的安全等级 ,给出了各种注浆工程的可靠性指标 ,给出了注浆工程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及步骤。可用于指导现场注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贾彦珍 《山西建筑》2007,33(11):347-348
以徐家梁子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为例,介绍了铁路隧道帷幕注浆施工技术要点,同时对注浆工艺、注浆材料以及注浆效果评定标准进行了探讨,以不断优化注浆方案、完善注浆效果最大限度地加固地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影响注浆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天津市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在既有隧道与基坑之间的场地开展原位注浆试验,同时利用大型有限元模拟软件PLAXIS模拟注浆过程,研究了注浆距离、注浆量、注浆深度、基坑开挖以及多孔同时注浆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另外,对比分析了基坑周边有隧道和基坑周边无隧道2种情况下隧道与土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法控制隧道变形时,协调选择注浆量与注浆距离才能达到较高的注浆效率,注浆量应根据基坑开挖情况及隧道位移情况及时调整,同时后续需要在相同或相近位置进行重复注浆补偿隧道位移恢复值,才能使隧道变形得到整体控制; 当注浆范围顶部埋深与隧道轴线埋深相同时,隧道的水平位移恢复值最大,为注浆深度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基坑开挖后注浆纠偏隧道位移的效果相较于无基坑情况时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并且注浆量越大,注浆效果削弱越明显; 根据注浆影响范围布置注浆孔,充分利用多孔注浆的叠加效应能够使隧道变形得到均匀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高分子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部岩土工程实体加固及涌水封堵治理的基础上,分析一种新型高分子注浆材料反应机制的可行性,就浆材的黏结性、凝胶性、固结体抗压抗折强度等进行详细的室内试验研究工作,并在模拟的砂卵砾石层中开展渗透注浆模拟试验研究,分析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浆液温度、围岩渗透系数等主要因素对浆液扩散半径和注浆后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其相互关系。结合现场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该化学浆液在工程加固及涌水封堵治理上的实用性和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材料的流动性、黏结性、早强性及耐久性较好,具有储存运输方便、工艺简单实用、遇水急速膨胀、固结体无毒环保等优点。浆液扩散半径随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浆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是注浆压力和渗透系数,其次是浆液温度和注浆时间;注浆后结石体的抗压强随注浆压力、浆液温度、孔隙度以及注浆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注浆压力和孔隙度对结石体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浆液温度次之,注浆时间对结石体强度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该高分子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加固和封堵性能,与传统固化材料相比,具有凝胶快、强度高、膨胀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分子加固材料和堵水剂。  相似文献   

19.
浅谈注浆技术在地基塌陷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某客技站站场地质概况,提出采用注浆法加固的方案,并介绍了注浆法加固的原理,详细探讨了注浆法的设计措施、注浆方式、注浆材料的选用以及注浆参数的选择,分析了钻孔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坝基灌浆工程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Struts 和 Hibernate 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揭示每排灌浆孔模型的不良地质体垂直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单位注灰量较大灌浆孔模型的颜色属性,耦合其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从而实现单位注灰量在地质模型中的可视化分析;在灌浆参数基础上自动生成其对应的综合剖面,将地质条件耦合到剖面中,赋予综合剖面图地质信息属性;通过对任意灌浆孔段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明确每个灌浆孔段是否通过不良地质体以及各个不良地质体的高程分布;以施工单元为基准,对单位注灰量和地质信息进行耦合统计分析。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对整个坝基灌浆工程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指导灌浆工作并能对灌浆效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快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