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丰洼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详细了解民丰洼陷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成因,指导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对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深层天然气地质背景、烃源岩有机质性质、成熟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证实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四段烃源岩为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结合有机包裹体等、C2及C3同位素含量及相对物质的量比、轻烃指数及碳同位素对比分析该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成因。结果表明,沙四段下亚段暗色泥岩为成熟度较高的气源岩,民丰洼陷深层天然气是高成熟阶段早期生成的油型高成熟气。丰深1井气藏证实了民丰洼陷沙四段源岩可以生烃并形成工业油气藏,且民丰洼陷深层天然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勘探程度低,天然气成藏条件认识薄弱,但勘探潜力不容忽视,是大庆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通过同位素、包裹体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和地质综合研究,首次开展了古中央隆起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发育烃源岩,气源来源于沙河子组烃源岩;成藏期为烃源岩生排气初期,先充注油藏,然后裂解为气藏。最后进一步指出古中央隆起带基岩为油气优势运聚地区,具备天然气成藏条件,可作为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下步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古老的震旦系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气藏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天然气成因与来源、油气充注期次与成藏演化等,研究了气藏的形成模式机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构造、岩性、地层—岩性等多类型气藏,不同气藏流体的性质存在差异。天然气为震旦系烃源岩与寒武系烃源岩混源气,不同气藏混源比例存在差异。气藏的形成经历了"三阶段":古油藏生成、原油发生裂解、气藏调整与定型;具"三机制":古油藏裂解异位聚集、古油藏裂解原位(就近)聚集、晚期干气聚集。对于类似于研究区这种高演化阶段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古油藏裂解原位聚集机制可能是气藏形成与保存的最有利模式,最近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川中地区灯影组大型气藏即属于这种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继先  李剑  曾旭  孔骅  沙威  郭泽清  张静  付艳双 《石油学报》1980,41(2):154-162,255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发现了中国陆上地质储量最大的基岩气田——东坪气田,其天然气来源于侏罗系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的裂解气,但深层裂解气藏的成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东坪气田以西的坪西和尖顶山构造带,由于不发育侏罗系,新发现的基岩气藏来源不明,影响了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认识。利用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东坪地区地质特征对深层裂解气开展分析,建立了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具有原油裂解气,基岩储层中发育沥青包裹体,表明该地区发育古油藏裂解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烃源岩以湖相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经历了长期的深埋过程,具备形成原油裂解气的物质基础和温度条件。东坪地区深层基岩气藏的成藏具有早期充油、后期高温裂解、晚期调整的特征。东坪地区原油裂解气的发现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天然气的勘探领域,对深化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滨海地区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认识仍存在疑问,制约着勘探方向的选择。滨海地区深层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其为成熟—高成熟的煤型天然气,属于湿气—偏湿气。气源分析表明,天然气主要源自深部的沙河街组烃源岩,受次级凹陷控制,其中滨深22井区天然气主要源自歧北次凹沙三段烃源岩,歧深1井区天然气主要源自歧口凹陷沙三段烃源岩,滨海4井区即滨海斜坡沙一段天然气主要源自歧口凹陷沙一段烃源岩。研究区滨深22井和歧深1井天然气碳同位素具有倒转序列特征,主要是由于烃源岩在演化生气过程中,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形成的天然气混合造成。滨海地区深层天然气主要是热成因湿气、以自源为主、多阶段煤型气混合形成的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段是典型的盐湖相沉积,也是重要烃源灶和天然气产层。为了查明民丰地区深层天然气成因,采用高压釜封闭体系实验模拟了高成熟盐湖相烃源岩的天然气生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盐对烃源岩热解生成天然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550℃时气态烃产率分别增加了35%、77%和46%。热模拟气与民丰天然气的C6轻烃组分比较发现,膏盐等盐类物质改变了气态烃产物中各单组分化合物的生成路径,影响了气态烃产物的组成。上述盐类物质参与的烃源岩热解过程所生气态烃的组成与民丰天然气最接近。这一结论对认识高成熟盐湖相天然气的生成过程及民丰地区天然气成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马家沟组五段10亚段中组合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有关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的研究还很薄弱。根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古油藏发育特征等分析结果,并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厘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煤型气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成的油型气的混合气,并以上古生界煤型气为主。现今气藏天然气组分中甲烷主要来自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上组合以及中组合少部分天然气的乙烷较多来自下古生界油型气,中组合大部分天然气乙烷及重烃仍来自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9.
浅谈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合而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巨厚的烃源岩、长期的低地温背景是长期生烃、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古隆起、古斜坡控制了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聚集与成藏;古岩溶储集体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大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储集空间;古生界非构造圈闭是大型油气田的主要圈闭类型;油气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控制了盆地古生界油气资源及勘探方向。塔河油田9区凝析气藏和和田河气田是克拉通盆地天然气成藏的两个实例。主力烃源岩的生烃期特征决定着克拉通周缘的隆起带具有较好的天然气聚集成藏条件,下古生界烃源岩相邻的层位和地区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应加强对巴楚-麦盖提地区、满加尔坳陷周边地区高成熟-过成熟海相天然气的勘探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台盆过渡带玉科地区的奥陶系获得了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其多相态油气藏沿斜坡带的有序分布和共存机制是勘探开发亟待探索的问题。基于油气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认为:玉科地区的奥陶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为成熟—高成熟油,天然气为干酪根降解气与古油藏裂解气的混合气。烃源岩的生烃史及油气成熟度特征显示,玉科地区存在多期油气充注。中寒武统膏盐岩层的封堵是控制玉科地区油气差异充注的主要原因。海西晚期是玉科地区轻质油充注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晚期,玉科地区东部因无膏盐岩盖层遮挡,强气侵作用导致凝析气藏和挥发油藏形成,并导致玉科地区中—西部奥陶系轻质油藏具有“早期成藏、垂向充注、膏岩封堵”的成藏特征,而东部凝析气藏具有“多期充注、侧向调整、晚期气侵”的成藏特征。以玉科地区为代表的台盆过渡带的深层油气勘探具有巨大潜力。玉科地区中—西部下奥陶统鹰山组和蓬莱坝组走滑断裂内的油气资源和东部走滑断裂控制的凝析气藏是值得关注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油气藏气油比统计、热压模拟实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成藏条件分析,探讨了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油气相态分布及相态演化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油气充注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由浅至深依次出现液态烃、含凝析油的气态烃和气态烃,但不同地区油气相态的分布区间、区分度及不同时期的充注特征均具有明显差异.油气相态演化主要受源岩有机质类型、生烃演化阶段与运聚过程中温压环境控制.深层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成气,中浅层天然气主要为油溶天然气出溶气.油气来源有"单洼单源"、"单洼多源"和"多洼多源"3种类型,相应的相态演化有"早油相晚气相"、"早混相晚气相"、"侧向多期油相"和"垂向多期油相"4种形式,从而造成不同洼陷的油气充注模式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发育有8个中、新生代的凹陷,即北部的阳霞、拜城、乌什凹陷,西南的喀什、叶城凹陷,东南的民丰和若羌凹陷,以及东部的英吉苏凹陷。在东部、北部、西南部的5个凹陷中已发现油气田。周缘凹陷带发育以侏罗系为主体的烃源岩、以碎屑岩为主体的多套储盖组合以及多种成因类型的构造圈闭。从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看,主要受生烃中心、深大断裂以及构造带等因素控制。以晚期成藏为主的周缘凹陷带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勘探程度很低、尚未获得突破的乌什凹陷及塔东南凹陷带也是不容忽视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厘清海拉尔盆地外围红旗、东明和伊敏凹陷南屯组一段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现处的生烃演化阶段,采用封闭体系黄金管高压釜对南一段烃源岩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气态烃动力学参数差异较大,伊敏凹陷主频活化能最高,红旗凹陷次之,东明凹陷最低。液态烃动力学参数中红旗凹陷平均和主频活化能最低,伊敏凹陷活化能分布表现为双峰特征,东明凹陷主频活化能最高,伊敏次之,红旗凹陷最低。研究区寻找气藏的可能性很低,生烃史恢复结果表明南一段烃源岩于早白垩世进入生油门限,现今仍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早期,油的转化率12.67%~39.50%,仅发生少量排烃。制约生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机质未达到生烃高峰,致使生烃量及资源量有限,油气勘探的重点在于寻找其下部铜钵庙组、塔木兰沟组古地温相对较高、生油潜力较强的烃源岩或南屯组烃源岩局部成熟区域。  相似文献   

14.
洼槽区已成为二连盆地富油凹陷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深入认识其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是提高勘探成效的关键。通过对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生烃能力、油气相态、沉积砂体分布、储层特征以及成藏期等分析,探讨了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有利条件及成藏模式。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洼槽区优质烃源岩较斜坡带更为发育,有效生烃强度大,热演化程度较高,处在油气混相生成阶段。洼槽区砂体来源于西部陡坡带,砂体规模较大,延伸较远,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次生孔隙,在埋深2 300~2 500 m、2 800~3 000 m区间存在异常孔隙发育带,具备成为优质储层的条件。凹陷存在2期主要生烃及成藏过程:第一期主要在斜坡带发育,烃源岩早期生成的油气聚集成藏;第二期主要在洼槽区发育,成藏动力强,烃源岩中后期生成的油气准连续聚集成藏,形成近源致密油和源内页岩油气成藏模式。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洼槽区勘探与研究成果对其他富油凹陷洼槽区勘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西湖凹陷沉积演化、生烃岩、生烃凹陷和油气生成期的基础上,对油气运移的时间、过程和动力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生烃岩在压实团结过程中释放的压实水和粘土矿物转化释水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的贡献,进行了排烃量的估算,论述了渗透层中重力水的流动态势和油气二次运移的时间和指向,并从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了西部斜坡、中央长垣和东部断阶利于油气运聚成藏的条件和地段.  相似文献   

16.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新生代北东向伸展盆地,面积约3.4×104km2,最大沉积厚度12000m。盆内存在8个凹陷,依据凹陷的烃源层发育特征、埋藏史、生烃史、生烃强度及资源量综合分析,发现崖南、松南、宝岛、乐东和陵水凹陷均存在高温高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生气强度大且资源量丰富,因此评价为富气凹陷;油气主要生成于下第三系,8个凹陷中以宝岛,松南凹陷成熟面积最大,两凹陷资源量约占下第三系气资源量的一半以上;松东凹陷因其热演化程度适中,油资源量占较大比例,该凹陷油、气均具有勘探潜力,而崖北及松西凹陷生烃潜力较差。为此,围绕上述富气(烃)凹陷评价并综合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初步筛选琼西基底披覆背斜带、松涛凸起及北东倾没端圈闭带、2号断裂下降盘圈闭带是最具天然气勘探潜力区带,而松东凹陷北坡圈闭带则为油气并举的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7.
南华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华北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但多年勘探一直未能取得油气突破。该文从控制上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出发,立足有效烃源岩与油气保存这2个基本条件的分析,取得了对该区主要凹陷上古生界成烃演化和油气保存条件的重要认识。研究认为,南华北上古生界具有二次生烃的有利条件,并具有油气兼生的特点;太康隆起、鹿邑凹陷、谭庄—沈丘凹陷在燕山中晚期已具备二次生烃条件,而倪丘集凹陷较晚,主要在喜山晚期,是寻找晚生晚成油气藏的重点地区;现今深凹区是二次生烃的主要区,并具有有利的油气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8.
白云深水区东部油气成因来源与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深水区东部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白云凹陷东部深水区,是一个发育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3套有效烃源岩、早中新世富砂深水扇和晚渐新世陆架浅水三角洲储盖组合及构造—岩性圈闭的复合油气成藏区。油—岩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结果和原油轻烃组成特征表明,LW3-1、LH34-2构造所产凝析油和原油及LH29-1构造气藏所产凝析油主要来自白云主洼恩平组烃源岩,LH29-1、LH16-2构造油藏所产原油主要来自白云东洼恩平组烃源岩,该区凝析油和原油有珠海组烃源岩的贡献。天然气主要源自白云主洼恩平组烃源岩干酪根裂解气,有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的贡献。白云深水区东部油气成藏带主体有两期成藏,早期聚油,晚期聚天然气及凝析油,主成藏期在粤海期—现今,LH29低凸起成藏带油藏遭受气洗。白云深水区东部存在的5个断裂带、流体底辟是垂向输导体,区域砂岩层、不整合面与构造脊耦合形成侧向运载层,共同控制该区成藏带的有效烃源灶位置与运聚。  相似文献   

19.
冀中坳陷新河凸起变质岩油气藏成藏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和钻井资料表明,新河凸起变质岩潜山内幕具备成藏条件,毗邻束鹿和深县两大生油凹陷,古近纪沙三段生油岩生成的油气分别通过新河断裂、衡水断裂输送到新河凸起变质岩潜山中;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具备裂缝大规模发育的条件。由于岩性以及受力的不均一,导致裂缝发育分布不均一,深色变质岩致密,裂缝、节理极不发育,具有良好的封盖条件;浅色变质岩裂缝发育,可作为储层,这种"深盖浅储"储盖组合模式是新河凸起变质岩潜山内幕储盖组合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