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年谈猪     
猪年谈猪猪古名,“宀”加“豕”构成“家”,有家就有猪。人类曾经度过漫长的原始时代,直到定居养猪之后才形成了家,进入文明社会。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早的国家。从考古发掘出来的大量猪骨和历史记载的资料,特别是近年来对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猪骨和陶猪,应用同位素C ̄...  相似文献   

2.
猪石鉴赏     
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是饲养量最大的家畜之一,曾被毛泽东誉为“六畜之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表明,远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即已开始养猪,比兴隆洼稍晚的红山文化,距今也有六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猪在十二生肖中居于末位。据考证,猪是与人类最早结下友谊的动物之一。汉字中的“家”字,就是居室之下养一“豕”,豕即是猪,这足以说明人与猪的密切关系了。在漫长的人类活动史上,人们不仅把猪的实用价值开发得淋漓尽致,而且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猪文化。  相似文献   

4.
狗肉古今谈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我国养狗有着六七千年的悠久历史。古籍上有关狗的记载很多。《礼记·王制》写道:“士无故不杀犬豕”《墨子·非攻》云:“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文子·上德》载:“犬豕不择器而食。” 这些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养狗的普遍性,如果仅仅就“犬豕”这两个字的先后顺序而言,似乎古人把狗看得比猪还重要。  相似文献   

5.
特种野猪和普通家猪屠宰后的pH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连续92h内,每隔4h测定其pH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的pH变化有一定差异,杂交野猪的起始pH值比普通家猪高;杂交野猪在屠宰后0~8h内pH下降速率较快,而普通家猪仅在宰后0~4h内pH下降速度快;杂交野猪宰后36h进入尸僵急速期,而普通家猪比杂交野猪提前4h(32h)进入尸僵急速期;杂交野猪在达到最大尸僵期后的40~44 h的pH值变化较为缓慢,而普通家猪最大尸僵期后的36h~40h内变化较大;进入成熟期后,杂交野猪的最终pH值较高,这有利于提高肌肉的保水性、嫩度和风味,但不利于肉品保藏.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为农历己亥年,生肖为猪。猪,乃"六畜之首",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末位。在传统文化中,猪是智慧、热情、权力、聪明、勇猛、幸运、财富的象征,是人类的守护神,是一种吉祥之物,是具有灵性的动物。在古代,人们把猪叫做"彘""豚""豕"等,汉字中的"家"与猪有着直接的渊源。"家"是会意字,最早起源于甲骨文。汉字的"家"字,就是由一个"宀"和一个"豕"字组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我国养猪业已呈现空前繁荣之势.尤其是到了汉代,不仅民间已普遍养猪,而且宫廷也开始大规模地饲养优良种猪和肉猪了.《后引书》就曾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东汉时.有一个毕业于太学(国家最高学府)的人,名叫梁鸿,他曾“牧豕于是上林宛中”.并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相似文献   

9.
猪,古名豕。甲骨文写作“ ”,是个肚子挺大、垂着尾巴的猪。金文里写作“”,上面是猪脑袋,下侧耷拉着两只大耳朵,再往下是个凸起的肚子,前后是腿和尾巴。小篆里就写成了“ ”了,《说文解字》里释:“豕,大彘也。”彘(Zhi),古代指大猪,原是一种凶猛的动物。  相似文献   

10.
寻找好猪肉     
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豕"字,这是关于猪最早的文字记载;商周的钟鼎文中有个"豢"字,而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以谷物养豕也。"可见最迟在商周就已有圈养猪。《孟子·尽心》篇提到:"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意思是人们养好鸡、猪,老年人就不会没有肉吃,可见猪肉自古以来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野猪肉不容易与家猪肉相区别,尤其是加工后的肉制品,因此,在市场上很有可能有用家猪肉来充当野猪肉售卖,欺骗消费者。意大利的研究者对市场上的5个品种的293头家猪肉,111头野猪肉及斯洛文尼亚和其他巴尔干地区的90头猪进行了抽样。基因分型结果表明:驯化的基因会导入到野猪种群,因此,仅通过单个基因MC1R(影响猪的毛色)来判定所得  相似文献   

12.
齐菲 《北京皮革》2005,(1):56-56
自2003年7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生猪价格不断攀升.其价格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历史上从未有过。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荆继忠认为这主要还是由于猪源少造成的。猪源少是猪价上涨的原动力.这正好应验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话。这是近年来农民普遍对生猪养殖不积极的集中体现。由于粮食种植减少、农户存粮减少、猪粮价格比不高(猪价低)、外出务工增多(就业多元化养猪操心)、农村兽医力量薄弱(猪病多)农民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环保压力).农村“养猪过年”“养猪吃剩饭”的传统正经历着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远古猪、野猪与其近亲资源现状;指出了世界家猪遗传育种方向正在发生转变,已明显地由投资与回报数量开发型向美味与营养质量开发型转变。世界野猪遗传资源不多,极其宝贵,急需要组织抢救式保护与开发。我国拥有独一无二的、丰富的野猪与家猪遗传资源,必须加大开发与利用力度,迎接一场伟大的生物革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素有“南猪北鸭”之称、本来盛行两广的名馔“烤乳猪”,(北鸭为全聚德“烤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席面上,也不时一露其风采了。此乃改革开放大潮中餐饮市场大交流带来的礼品,看来还颇受青睐。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喜吃乳猪了。豚字,虽也指猪,更多的时候是指小猪(含乳猪),还可写成(犭屯)、(豕屯)。小猪当然比大猪好,故而在没有人工炊具之前,应该早有“烤乳猪”了,只是加工技术与风味决赶不上今日。因而,有了文字以后,文献上便时时见到“豚”字,而且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皮革》2008,(9):36-37
大名鼎鼎的国际投资银行美国高盛公司最近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消息刺激福成五丰、新五丰、高金食品、罗牛山等养猪概念股直奔涨停。养猪又脏又累,连广东的东莞市也曾欲下“禁猪令”,衣冠楚楚的投资大鳄居然投入巨资养猪,当然是为逐利而来。去年以来,猪牛肉价格出现暴涨,几近翻倍,叫人“望肉却步”,养猪养牛的福成五丰、罗牛山等纷纷预喜,而高昂的肉价也令东莞市不得不收回“禁猪令”,美国高盛显然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16.
猪是我国先人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供食用.并用于祭祀。三牲之中.猪为主要供品,最初是整猪上供桌,随着社会的进步,供品愈来愈多,就以猪头代表整猪上供桌,可见猪头在古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猪头《楚辞》中称“豕首”,自古即用来烹制食用。在古代典籍中,来人对猪头有较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8月以来,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相继发生多起非洲猪瘟疫情。一时间人心惶惶,各种不实的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有传言某地有多人因感染猪病毒而死亡,听得有点瘆人。这非洲猪瘟到底有多可怕?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动物传染病,它有三大特性——急性、  相似文献   

18.
打野猪     
野猪这畜牲,山民们讨厌它,又喜欢它。讨厌它糟踏庄稼,喜欢吃它的肉,野猪肉比家猪肉还要香。一头成年野猪有二三百斤,最大的有五百斤,打下一头野猪比喂一头猪还强。 野猪繁殖能力很强,每年春秋交配,两年产三窝仔,每窝产下三至五头小野猪。野猪用树枝、茅草做窝,把窝做在葛根多,蕨根多,橡子多的深山老林里,昼伏夜出,行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就给猎人提供了猎取它们的线索。 野猪戆猛异常,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可见野猪十分了得!特别是它的那个长嘴巴,水瓶粗的树几嘴可以打断,猎犬不敢近它的身,它只要一嘴巴就可以  相似文献   

19.
巢夫 《烹调知识》2007,(4):12-14
北京,系金、元、明、清定都之地,历史上的饮食习俗深受女真、蒙古、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以羊为主,豕(猪)助之,鱼又次焉”。自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带来不少南方名厨,江南名菜也开始在京都流行,乾隆皇帝下  相似文献   

20.
诸城市本着“保主体增两翼”的养猪方针,于1988年3月开始搞以肉联厂为龙头的生猪产供销一体化试点工作。现已建成养猪场21个,其中大型(年出栏1万头)的1个;中型(年出栏2000~3000头)的10个。建食品站示范猪场27处。发展养猪专业户(年出栏20头以上的)1000户,初步形成年出栏肥猪5万头的生产能力。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二是采取联营型、扶持型、示范型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三是部门间密切合作,建立完善的四大服务体系;四是实行承包责任制,提高规模养猪效益. 通过试点证明发展规模养猪与农户分散养猪相比,有六大好处:一是饲养周期短,平均育肥期140天左右;二是工效高省劳力;三是节省饲料,猪料比1:4;四是增重快,平均每头日增重0.6公斤;五是具有较好地经济效益,平均每头纯收入40元;六是肉联厂得到了稳定的猪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