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明达 《人民黄河》1994,17(7):40-43
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1972-1990年19年共引黄河水279亿m^3,同时也引进泥沙20282m^3。为了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两灌区制订了6项泥处理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渠道拦沙与远距离输沙,自然沉沙与以挖待沉,集中沉沙与分散沉沙,集中清淤与分散清淤,人工清淤与机械清淤,沉沙与造田还耕相结合等6种泥沙处理措施。对泥沙处理投资也作了简要分析,按当年价格计算,19年共处理泥沙16034万m^3,投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渐变性、多样性、危害严重性及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灌区泥沙灾害水平由灌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清淤泥沙处理量、灌区堆沙场地状况、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灌区内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提出了实施灌区水沙优化调度、改造渠道以提高渠道输沙能力、实施灌区泥沙资源的优化配置、植树造林改善灌区生态环境等泥沙灾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各类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并论述了其内涵。指出该模式是灌区水沙联合优化配置的一种形式。给出了远距离输沙系数、泥沙分散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标对引黄灌区的泥沙分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引黄灌区的远距离输沙系数和分散系数都大于山东省灌区,浑水灌溉方式的远距离输沙和分散程度大于集中处理泥沙方式。在引黄灌区内,提高渠道输沙能力是实现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的重要前提;对于渠道输沙能力较小的引黄灌区,渠首宜采用集中处理泥沙的方式处理粒径大于0.05mm的有害泥沙;对于渠道输沙能力较大的灌区,可直接采用分散处理泥沙方式。  相似文献   

4.
小开河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对灌区的远距离输沙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小开河远距离输沙与灌区泥沙空间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认为小开河灌区的泥沙分布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灌溉渠系的泥沙淤积比例小;②浑水入田的泥沙比例大幅度提高;③通过沉沙池集中沉沙的量较其他典型灌区沉沙池的沉沙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④排入各级排水河道的泥沙比例较其他灌区有明显下降。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5.
韩墩引黄灌区经60余年的持续开发建设,灌排工程现已比较完善,现有主干渠135.59 km,岸线总长255.48 km,岸线利用总长42.62 km。但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岸线利用规划,亦无有效的管控手段,致使主干渠岸线利用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主干渠的安全和正常供水,亟需对岸线利用进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清除岸线控制利用区内的违章建筑,消除渠道安全隐患,恢复干渠的供水功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黄河口引黄灌区清淤泥沙堆放面积较大的不利现状,总结了清淤泥沙危害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引黄灌区清淤泥沙危害环境的治理措施,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口引黄灌区清淤泥沙危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深圳东部供水东江取水口建成后出现的泥沙淤积问题,经采取增设拦沙闸等工程措施后得以顺利解决,积累了对取水口泥沙淤积问题进行处理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8.
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输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山东省簸箕李灌区实际资料对建立的引黄渠道泥沙远距离输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簸箕李灌区干渠水流输沙规律.进而利用该模型对影响泥沙远距离输送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成果显示渠道衬砌、复式断面利于减少渠道淤积,引水时避免小流量长时间引水、减少沿程分水和提水灌溉,是实现泥沙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多泥沙的河流,引黄灌区的泥沙处理问题,是灌区首先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文章就引黄泥沙对豫东地区引黄灌区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用沉沙池来处理泥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引黄必引沙,大量黄河泥沙的淤积极大地威胁了引黄灌区灌排工程的运行与管理,加剧了引黄灌区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引黄灌区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黄河泥沙问题。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4种典型处理模式,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问题。如何合理处理利用引黄泥沙问题始终围绕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在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泥沙淤积问题为着眼点,综述了灌区发展及泥沙治理的4个历程,分别为灌区建设与泥沙处理阶段、灌区发展与泥沙治理利用阶段、灌区节水与泥沙远距离输送阶段和灌区泥沙资源化与水沙配置阶段。针对目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面临的主要水文问题,指出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配置目标是共同协调配置灌区的水资源与泥沙资源,配置方法是多目标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黄河小浪底水库 2 0 0 1年运用后 ,在清水冲刷期对下游河南、山东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 ,以及由此产生的山东引黄灌区粗沙入渠和渠首沙害加重的严峻形势 .提出建设好引黄泥沙治理的灌区分级水沙监测站网体系、渠首引水防沙体系、沉沙池及平原调蓄水库体系、渠系输水输沙体系、机械清淤技术质量监督体系、泥沙综合利用体系、灌溉节水减淤优化工程体系、泥沙治理资金投入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位山引黄灌区泥沙淤积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 ,渠系泥沙淤积严重 ,泥沙处理困难。通过采用远距离输沙、集中处理沉沙区泥沙、分散沉沙和节水减淤等技术措施 ,减少了渠系的泥沙淤积。对清淤产生的泥沙 ,采取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取得了比较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黄河最下游入海口的山东省引黄灌溉的概况,重点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泥沙系统治理的分级水沙监测工程、渠首引水防沙工程、沉沙池高地覆淤还耕工程、平原水库蓄水工程、渠系防渗减淤工程、渠系机械化清淤工程、泥沙入田及田间工程、泥沙综合利用工程等8个子系统作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灌区泥沙系统治理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辽河下游泥沙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研究针对辽河下游因泥沙含量高而导致的河段淤积和影响水工建筑的运行等问题,分析了泥沙问题的形成原因,并结合辽河流域特点,初步探讨了辽河下游泥沙治理的措施:修建拦沙水库,控制泥沙下泄;水库联合调度;保护性修复生态植被,控制上游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属性与处理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引黄灌区的泥沙粒径与黄河河道泥沙粒径关系密切,又有明显差异,和灌区的引沙条件有关;泥沙颗粒组成自渠首以下沿程逐步细化,支级以下渠道中的淤积泥沙颗粒一般较细,其颗粒组成接近于灌区耕地的土壤组成;利用引黄泥沙淤改盐碱荒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地肥力,而且从化学作用方面可加速土壤脱盐,从物理作用方面可改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利用方式有:渠首设沉沙池处理粗颗粒泥沙;利用渠道长距离输送泥沙;动态调控运用沉沙池,分散处理泥沙。为实现山东省引黄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引黄灌区粗颗粒泥沙利用和引黄泥沙输沙入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针对辽河下游泥沙导致的河道淤积问题,研究辽河下游泥沙分布及规律,结合不同河道泥沙问题成因和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主要江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27亿t,大量的泥沙淤积带来严重的防洪问题,突出表现在共河下游河道,长江洞庭湖和海河流域诸河口等处。所提出的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治理措施有:1.加强以黄土高原多少粗沙来源区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2.修建中游干流骨干工程;3.疏浚河道,淤背固堤;4.利用泥沙资源,填海造陆。洞庭湖的泥沙治理措施有:1.控制泥沙来源,包括大力开展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治理,建成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