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的调试过程中,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余压值不达标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对系统管辖范围、送风方式、风机选型、风口设置、送风管道、余压阀等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市一座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几种不同试验工况下,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宣的正压值、门洞风速、加压送风量等问题,并对机械加压送风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在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验收、防排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高规》中有关加压送风的某些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架空地板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送风静压层和送风特性,并从这种送风特性出发,综述了架空地板送风系统在室内空气品质、热舒适性和节能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得出架空地板送风系统能够减小空气龄,提高换气效率和通风效率,显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架空地板送风系统可以通过使用者调节出风方向和风量达到热舒适:在能耗方面,架空地板送风系统由于仅需维持工作区环境参数,使得送风量和风机压头减小,制冷机效率提高,在风机能耗和冷热源能耗上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最后得出了架空地板送风系统将被广泛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有关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公式的选取问题、风速法计算公式中同时开启门的数量确定问题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分段设计问题等,并给出了相关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剪刀梯及其合用前室(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提出两个改善方案。针对防烟楼梯间在避难层进行转换的情况,指出其增加的前室应判断是否需要设单独的加压送风措施。对负担上、下两段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风机,其风量应为两段楼梯间各自加压送风量之和,且加压送风口尺寸按各自加压送风量计算。  相似文献   

6.
宋雪原 《山西建筑》2014,(15):134-13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运用当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对高层宾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评估,并从加压送风量、管道与送风口尺寸、机械加压送风机全压等方面对该场所的防烟设计进行了讨论,以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新风竖井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彤 《暖通空调》1997,27(4):75-76
针对设计人员对高层建筑新风竖井大小要求不严的情况,结合具体例子证明新风竖井风速过大的不利性,并提出对风速较大的新风竖井进行加压送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地区超高层住宅建筑防烟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超高层住宅防烟系统的选用.并结合规范,通过对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计算,对风机风量的选取以及风机的放置位置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重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从着火房间内外压力分布及烟气流动规律出发,分析加压送风与烟气蔓延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导出打开加压部位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烟气进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的平均风速范围约为2.0m/s~2.5m/s,此值远大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中推荐的风速范围0.7m/s~1.2m/s,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火灾区域烟气的有效排放。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规》中,对于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开启控制方式没有明确规定这一问题,采用CFD模拟方法,结合加压送风机特性曲线,对设置常开型风口和常闭型风口的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为将CFD技术应用到检测正压送风系统的合理性方面,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楼梯间及其前室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伟  杨国荣  任兵 《暖通空调》2004,34(6):49-5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了国家规范和上海规程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张遵宇 《暖通空调》2003,33(3):38-41,59
提出和分析了防排烟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加压送风(排烟)量的确定、加压送风系统余压阀和止回阀的设置、加压送风机房新风进风通路的设置、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宜设机械排烟设施的几种特殊情况、采用自然排烟建筑高度及开窗型式和面积的限制、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及加压送风口和排烟口风速的控制等,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体网络分析法,对现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第8章第8.3.2条表8.3.2-2中的风量控制数据进行了校验性计算,揭示了分别加压送风的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向防烟楼梯间加压是徒劳的,因为加压送风会直接从防烟楼梯间的疏散外门流失。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软、硬件部分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刘朝贤 《暖通空调》2007,37(11):74-80
为了分析系统可靠性,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表8.3.2-1~4的4种加压送风防烟方案进行了简化。分析硬件部分的可靠性时,根据该规范规定的防烟技术条件,运用概率理论和可靠性原理推导并建立了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数学模型,经过简化、推理分析,对不同方案的可靠度进行了比较。软件部分是防烟系统致命失效的重要原因,涉及加压送风防烟的许多原则问题,如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加压送风的最佳部位、加压送风口的形式及开启方式,以及笔者从实际工程调查中发现的加压送风系统保障体系等,对这些软件元素故障机理和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对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可靠性分析的结论,可为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优化和防烟规范条文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供高层建筑防烟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下建筑长大隧道均匀通风的工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风均流器的等截面通风系统,为获得主风管风速、宽高比与通风系统送风均匀性的关系,采用CF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通风系统的送风均匀性和阻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风管风速为9.7 m/s时,各风口最低风速4.45 m/s,最高风速4.96 m/s,平均风速4.63 m/s,最大偏差7%,各风口风速标准差为0.16,等截面通风系统能实现均匀送风。通风均流器阀片角度恒定时,系统送风均匀性随着主风管风速的增大而小幅降低,各风口风速标准差范围为0.12~0.24;随着主风管宽高比的增加,各风口风速标准差波动范围为0.22~0.34,主风管风速、宽高比对系统送风均匀性影响较小。风速大于6.5 m/s时,通风均流器阻力系数ξ随着阀片角度β的增大而减小,与Re无关;阀片角度β一定时,通风均流器阻力系数ξ随主风管宽高比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防烟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中唯一的火灾逃生通道,对于保障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设计提出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流动规律,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并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对卷烟厂制丝车间大空间空调送风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使用CFD模拟软件对风口进行建模,计算不同送风状态下的速度场,并采用实验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根据制丝车间的空调要求,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参数和送风口形式的优化,通过模拟径向可调旋流风口结合局部区域喷射风口的送风方式,以及对车间在计算工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析,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体现了气流组织模拟在此类高大空间的空调节能方案的优化设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