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容电荷守恒和电感磁链守恒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朱玲赞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6):23-25
动态电路换路时,若存在由纯电容和理想电压源构成的回路,则电容电压就有可能跃变,在含电压可能跃变的电容支路的割集中,若除电容支路外的支路中无冲激电流存在,则电容电荷守恒,否则电容电荷有可能不守恒;若存在由纯电感和理想电流源构成的割集,则电感电流就有可能跃变,在含电流可能跃变的电感支路的回路中,若除电感支路外的支路中无冲激电压存在,则电感磁链守恒,否则电感磁链有可能不守恒。文中同时给出了电容电荷不守恒和电感磁链不守恒时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电路分析得出窗孔比较电路上限电压和下限电压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证明计算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4.
对普通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采用耦合滤波电感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减小输出绕组间交叉调节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耦合滤波电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三路输出的正激变换器,通过设计实例,对采用耦合滤波电感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文章最后给出了该变换器PSpice仿真结果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开关电源高精度、隔离输出以及小体积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输出单端反激式开关变换器,主要由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加权电路、稳压控制环路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组成。四路输出中两主路与两辅路通过光耦加权隔离反馈控制,设置合适的加权系数,实现主路的稳定和辅路的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辅路再通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实现高精度、低功耗的电压输出。通过对实验样机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较好地满足了多路隔离输出、高精度、高效率等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成功地研制了八元线阵红外CCD多路传输器,该器件为三相结构,采用进沟和三层多晶技术。器件动态范围≥45dB,转移效率≥99.99%,非均匀性±5%,信号输出幅度≥800mV,每个输出信号时间为96.6μs,驱动电压±15V。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分配的控制策略。利用ARM实时采样各路输出端的实时负载,结合各路期望输出电压计算期望输出功率的总和,进一步计算高频变压器初级所需的实时输入功率,获得主开关和次级整流开关的导通比,使得每一路的输出获得期望的功率和稳定的输出电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功率分配的控制策略所设计的双路输出反激变换器获得了小于1.6%的交叉调整率和小于2.2%的负载调整率以及小于0.7%的输入电压调整率。所设计的变换器不仅有效解决了交叉调整率的问题而且具有较好的负载调整率和输入电压调整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有限电荷和磁通的假设下,提出了确定线性和非线性开关网络初始条件的方法.在时域分析中,获取开关动作引起一系列初始条件是求整个电路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比传统的峰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提出一种新的电荷控制方式。利用PSIM仿真软件分别设计了两种控制方式连续工作模式下的时域电路模型;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其统一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并通过仿真软件SIMPLIS、MathCAD验证频域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设计了两台实验样机进行对比。实验表明,电荷控制方式下反激变换器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更高的稳流精度、更小的输出电压纹波以及更宽的稳定范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12.
宽带实时网络业务的发展使得分组交换逐渐不能满足提供高服务质量(QoS)保证的要求,融合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以形成优势互补已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该需求,提出了融合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基于TCP交换的新方法。以网络核心使用电路交换,提高核心带宽利用率;在网络边缘采用分组交换的技术,发挥其方便灵活组网模式。文章分析了TEP交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较详细的讨论了,TCP交换中由IP路由协议创建与撤销电路链路的过程;分析了边界路由器与核心路由交换机所需完成的主要功能与任务;实现TCP交换所必须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主要介绍48kw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研制。阐述国内外开关电源的现状.分析全桥移相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技术的实现。软开关能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给出电源系统的整体设计及主要器件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电镀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大容量开关电源的总体性能,在开关电源的研制中应用到了变压器串并联技术。文中分析了开关电源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变压器的几种串并联技术、变压器的设计、输出整流滤波等,并着重介绍了主电路的几种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在反常色散的双折射光纤中传输的亮孤子对之间由于耦合周期性地交换能量,一个亮中把能量完全传人另一个亮孤子,因此双折射光纤可作亮孤子开关。本文讨论了椭圆角为35°的双折射光纤的开关条件,发现脉冲只有以特定的极化角入射才有开关现象产生,而且建立了光纤长度与孤子对相差,初始能量差的解析关系,所得结论严格地适用地椭圆角为35°的双折射光纤开关,但当椭圆角与35°非常接近时,结论仍然很好地成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