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来,低渗透油田的压降资料录取非常困难,大量的测试资料因为测不到径向流动段,利用传统的试井软件不能进行有效评价,造成试井解释多解性。要取得合格的测试资料必须采用较长时间的关井测试,增加了大量的测试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开发了IDSSL续流解释软件,该软件通过分析续流阶段的压力速率变化,实现储层的准确解释。开展"短试井",不需要测到径向流动段,测试时长大大缩短,而且解释结果准确可靠,非常适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压降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裂缝性油藏注水井的动态特征,得到更多关于地层和测试井的可靠信息,基于BuckleyLeverrett饱和度分布方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解释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典型拟合图版。根据压降导数曲线特征,将流动过程划分为7个流动段: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表皮效应阶段、基质向裂缝窜流阶段、水区径向流阶段、油水两相区响应阶段、总系统径向流阶段和边界响应阶段。油、水黏度差异会导致双对数曲线上翘。建立的试井解释模型可计算注水前缘的位置,分析注水井周围地层信息及边界情况。研究结果对注水井的动态评价、注水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吉林油田CCUS已进入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部分井油压超过掺输压力,需介入控压措施,而准确预测井筒压力则是进行转喷预测和控压工艺设计的关键。CO2驱高气液比油井井筒流动具有多组分、存在相变及流型转变等特征,导致现有压降模型不适用。为了进一步揭示CO2驱油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准确预测井筒压降,开展了油气水三相井筒可视化流动模拟试验,明确了高气液比条件下,气体扰动对油水相间作用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因素分析,明确了表观气、液流速和含水率与持液率的变化关系,引入新的无因次数准数,拟合得到持液率计算新模型;综合考虑CO2在原油和水中的溶解度,以及CO2沿井筒流动的相态变化,建立了CO2驱高气液比油井压降预测模型;现场实际测压数据验证表明:新模型最大误差为8.32%。与常用工程压降模型相比,新模型精度最高。该研究成果对保障CO2驱高气液比油井的安全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对产量较低的井,一般进行弃井重新侧钻,以实现平台槽口的重复利用。渤海某油田在以往的弃井作业中多使用清洁盐水作为压井液进行压井作业,由于地层纵向上薄层占比较大,层间连通不好,经过多年注水开发,部分层位超压严重,部分井弃井压井盐水密度较高,成本高昂。为降本增效,该油田创新提出使用简易EZFLOW钻井液作为压井液进行弃井压井作业,经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新型聚合物盐水体系低污染修井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岛油田为注水开发油田 ,个别井点地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 1 2~ 1 5倍 ,一般的压井液不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对于地层压力高的井 ,主要采用CaCl2 压井液压井 ,这种压井液密度可以达到1 4 0g cm3 ,由于其受地层温度和矿化度的影响较大 ,使用这种压井液后 ,岩芯渗透率减少 13 %~3 0 % ,油井采油指数降低 2 0 %左右。淡水基压井液压井时容易发生漏失 ,这时就要增注压井液 ,有时可达井筒容积的 10~ 2 0倍。在注水井附近的油井压力常常高于静水柱压力 1 3倍 ,因而难以应用CaCl2 压井液压井。据调研 ,所有密度高于 1 4 0g cm3 …  相似文献   

6.
井筒储集效应对试井分析结果极为敏感,国内外对井储系数及井筒储集效应结束时间均做了大量研究,但并未考虑压井液漏失对井储效应的影响。文章结合东海某气藏测试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井况与工况下压井液漏失对气井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压井液密度过大或作业时间过长均会导致漏失量增多,由此对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也越大;此外,地层渗透率越低,也会对井筒储集效应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两口井实例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气井试井分析与产能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海EP油田为低品位稠油油田,开采过程中面临地层天然能量不足、原油流动性差、平台有限空间布置地面人工注水设施困难等问题。为有效开发EP油田,提出了一种利用深部高温含水砂层在井下人工注水的闭式地热水驱技术。从深部巨厚水层加热效应、自源闭式注水方式适应性、井筒流动性改善的“拐点”效应、井筒再造技术释放油井产能等4个方面,分析了EP油田地热驱油的可行性。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法,评价和预测了该油田地热水驱采收率。物模结果表明,地热驱油可以使地层温度提高40℃,最终驱油效率提高14.72个百分点;数模方法预测地热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3.09个百分点。选取EP油田A14井组进行了现场试验,实施地热水驱后,井区压力得到恢复,水井对应的3口油井产量上升,首口见效井日产油由30 m 3提高到102 m 3,地热水驱效果显著;目前已实施2口地热注水井。  相似文献   

8.
1.油田注水系统现状分析 (1)注水系统基本状况。大庆油田注水系统经过40多年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加密井网、注聚井网等油田建设阶段。已经形成了一般水注水系统、深度水注水系统和聚驱注水系统3套井网。一般水注水系统为基础井网和加密井网服务,深度水注水系统主要为二、三次加密井网以及外围低渗透油田服务,聚驱注水系统主要为聚驱开发区块服务。这样就实现了含油污水、深度污水和聚合物注低矿化度清水三种水质的分支注水,以满足不同井网对水质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井产液量很低,压力测试和DS T测试资料往往不能进行试井分析。为正确评价地层参数,提出注入/压降测试,向低渗地层注入高压水,结合停注后井底压力降落数据进行试井分析。由于注水压力过高,往往出现压破地层现象。根据压裂与渗流理论,建立井筒、裂缝流动方程及地层渗流方程,通过点源积分得到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裂缝闭合后形成的椭圆流进行分析,给出考虑注入时间影响的椭圆流等效时间修正关系式。给出一个注入/压降试井资料解释实例,并与 G函数压降分析法解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接近。本研究结果也适用于气体注入,但需定义拟压力后再进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青海石油》2005,23(3):72
压井工艺是确保钻进过程和井筒作业井控安全的必要技术措施,而压井液入井后对储层带来的伤害,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产出效果。无固相压井液技术正是在解决这一矛盾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井产液量很低,压力测试和DST测试资料往往不能进行试井分析。为正确评价地层参数,提出注入/压降测试,向低渗地层注入高压水,结合停注后井底压力降落数据进行试井分析。由于注水压力过高,往往出现压破地层现象。根据压裂与渗流理论,建立井筒、裂缝流动方程及地层渗流方程,通过点源积分得到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裂缝闭合后形成的椭圆流进行分析,给出考虑注入时间影响的椭圆流等效时间修正关系式。给出一个注入/压降试井资料解释实例,并与G函数压降分析法解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接近。本研究结果也适用于气体注入,但需定义拟压力后再进行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泊松比法和水力压裂经验法研究破裂压力界限,从超破压注水和形成有效驱替压力梯度两方面论证了提压下限;通过理论计算、试井分析及现场试验确定了井层合理注水强度,确定了建立有效驱替压力梯度的合理压力。提压后,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对应采油井大面积见效。为同类型油田开发后期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补充完善了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该井是榆林气田一口开发井,该井在2001年对山_2层进行了压裂、试气求产,测试流动压力22.387 MPa,试气无阻流量6.6142×10~4 m~3/d,地层压力系数为0.9992,是该区块一口相对高压高产的气井。在对该井进行地层测试时由于测试工具掉入油管卡死,导致气井无法正常生产,由于气井相对高压高产,且油管堵死无法循环造成压井处理事故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通过采用了井筒气液置换法压井技术有效的控制了压井的施工压力和压井液用量,并一次取得了压井作业的成功,保障了该井后续井筒作业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从杏北油田三次加密调整试验区的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注入水、压井液、洗井液和粘土防膨剂与储层的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三次加密试验区的注入水和压井液基本能够与储层相适应,可以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但仍需改善注入水的水质和压井液的性能;洗井液性能较好,可有效地清除近井地带储层污染,适合于该区块近井地带地层清洗、粘土防膨剂对储层没有伤害,可以在杏北油田三次加密试验区使用。  相似文献   

15.
渤海某油田明化镇组具有油层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针对稠油油田注水开发容易水窜、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油田于2009年—2019年开展多轮次纳米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一定的降水增油效果.本文通过建立调驱评价体系,采取注入压力变化、压降曲线和霍尔曲线等方法,对调驱井的注入情况和生产井的见效情况进...  相似文献   

16.
徐晓会 《石油仪器》2009,23(6):69-72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时间推移监测试验通过监测选定区块内注水井不同注水阶段的水驱前缘,了解区块内各注水井的优势注水方向、推进距离等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与地质资料相结合,最终给出随时间推移的水驱前缘展布图。文章重点介绍了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原理以及时间推移监测试验测试实例,分析此项技术在大庆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及时掌握井组的水驱波及动用状况,加强注采井组调控,为区块开发方案制定及调整注水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X区块二三次井网注采井距大、动用差,通过层系井网调整为一套井网开发,实施半年后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产量递减加大的问题。利用井间电位监测技术,将监测解释结果视纯异常环形图与砂体展布图叠加,结合油田开发动态生产数据及同位素监测资料分析层系井网优化调整后注水优势推进方向和水驱前缘波及形态。针对注水平面波及均匀性较差的实际,实施针对性措施调整42口井,调整后区块自然递减率减缓了5.73%,年含水上升速度下降0.80%,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井间电位监测为层系井网优化效果评价和调整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洪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8-100,136,149
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极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造成油井很快见水。识别优势渗流通道主要手段是测井对比、岩心分析、压降测试等,目前的优势渗流通道识别试井解释模型无法适应现场需求。通过分析优势渗流通道基本形态,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试井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绘制了井底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试井解释图版。优势渗流通道试井响应主要有通道径向流和线性流两段,分析了通道渗透率、储容比、宽度等参数对优势渗流通道试井响应的影响,最后利用建立的双对数曲线图版对高尚堡油田一口井压降测试资料进行了解释,曲线吻合效果较好,该方法可以作为优势渗流通道试井识别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鄯善油田是埋藏深度3018m的特低渗透油田,主要开采层位侏罗系三间房组砂岩储层,平均有效孔隙度12.8%,空气渗透率6.2×10^-3μm2,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高含水期启动压力上升,难以形成有效压力驱替场,储层吸水及供液能力下降,层间矛盾加剧。应用泊松比法和水力压裂经验法研究破裂压力界限,从超破压注水和形成有效驱替压力梯度两方面论证了提压下限;通过理论计算、试井分析及现场试验确定了井层合理注水强度,确定了建立有效驱替压力梯度的合理压力。提压后,吸水剖面得到改善,对应采油井大面积见效。为同类型油田开发后期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补充完善了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为了控制高渗层的注水量,加强中、低渗层的注水,需要从监测注入水的动态入手掌握分层吸水状况。分注井直接测试技术采用偏孔直接测试和井筒流动测试两种途径,测试进入第一个层段的注水量、分层压力温度,较真实地反映了各层段的吸水状况,并在测试过程中验证注水封隔器的密封性,不会造成地层污染。应用层面流褶积试井理论分析层段压力、流量资料,得到层段渗透率、系数、吸水指数等资料。18井次现场测试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