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进行SEM扫描、能谱分析及金相检测等方法对镀锌板线状缺陷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其形成过程为上浮不充分的簇状Al2O3夹杂物在铸坯中成为裂纹源,并在均热之前导致裂纹形成,然后在轧制过程中簇状Al2O3夹杂物再被压碎,形成长条链线状缺陷,这些线状缺陷在镀锌过程中被覆盖,从而形成镀锌板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2.
针对321不锈钢冷轧板表面出现的线状缺陷,分别对321不锈钢进行了冶炼过程中试样夹杂物的成分分析、冷轧板的化学成分分析、缺陷位置扫描电镜及能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产生缺陷的321不锈钢在冶炼过程中的LF工序产生高熔点的CaTiO_3类夹杂物,中包夹杂物的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并在浇铸过程中被保护渣捕获,在连铸坯表面形成缺陷,导致冷轧板产生线状缺陷。通过对冶炼工艺及连铸保护渣物理性能进行优化,改善了钢中夹杂物类型及连铸坯表面质量,消除了321不锈钢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3.
通过能谱分析表明,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是造成钢板尾部分层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浇铸过程中模底保护渣的均匀性、纯净度,提高钢液的流动性等技术措施,较好的控制了大颗粒夹杂物的产生,减少了钢板尾部分层缺陷的产生,提高了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重点分析镀锡产品边部线状缺陷的生长机制和缺陷遗传规律。在大量现场试样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轧制过程工艺对细线缺陷产生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方式分析缺陷的形貌,成分及组织。结果表明,边部线状缺陷主要由炼钢的夹杂物、热轧带钢边部翘皮、氧化铁皮以及冷轧热轧工序边部擦划伤缺陷遗传所致。通过热轧辊形优化可以有效控制边部翘皮缺陷;通过系列工艺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夹杂物、擦划伤及氧化铁皮缺陷。镀锡产品边部线状缺陷率降低70%以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运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研究了电镀锌钢板表面白色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白色线状缺陷位置有大量的夹渣,夹渣成分主要为O、Mg、Si、Ca、Al等元素,来自于热轧氧化铁皮的压入和连铸夹渣,同时缺陷处存在高斯织构,影响了电镀锌层晶粒的取向,导致电镀锌表面产生白色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6.
袁平  付冬阳  高雅  刘丹  师帅  赵晓辉 《宽厚板》2021,27(6):34-36
针对某钢厂生产Q235B钢板大批量出现表面裂纹的情况,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微观检测方法,对钢板表面裂纹形态、分布及其附近夹杂物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钢板近表面存在严重MnS夹杂物,破坏了钢基体,导致铸坯原始表面裂纹缺陷在轧制变形作用下延展、扩大,形成钢板表面缺陷.通过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钢板表面裂纹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IF钢作为汽车用板和家电用板的生产原料,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薄板钢表面缺陷常表现为分层、麻点、线状缺陷等,由此造成的报废和降级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铸坯表层的夹杂物是造成薄板钢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减少铸坯表层大型夹杂物是提高IF钢表面质量的有效措施。大型夹杂  相似文献   

8.
朱国森  邓小旋  季晨曦 《钢铁》2022,57(11):99-105
 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超低碳钢冷轧钢板表面线状缺陷的重要原因。以IF钢为例,铸坯中大尺寸夹杂物主要有3类,即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后被凝固坯壳捕获;连铸过程中钢水二次氧化产生且未上浮去除的;钢液中未充分去除的夹杂物在浸入式水口处粘连、堵塞,后续堵塞物脱落被凝固坯壳捕获。钢液一次脱氧生成的夹杂物中,不低于100 μm的夹杂物在RH处理过程中较容易去除,100 μm以下的夹杂物受钢液的流动影响较大,特别是不超过20 μm的夹杂物由于其上浮时间长、钢液流动的跟随性好,去除难度较大。RH是超低碳钢最重要的精炼设备,也是夹杂物去除的关键环节,研究RH去除20 μm夹杂物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RH脱碳结束加铝后真空度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创新性提出了低真空度去除不超过20 μm夹杂物的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与高真空度处理工艺(常规工艺)相比,低真空度(压力5 kPa)处理的钢液中夹杂物数量降低更显著,中间包钢液总氧质量分数平均降低0.000 2%,钢液增氮水平相当。冷轧钢板因炼钢原因导致的线状缺陷降级率比常规工艺降低了29%。夹杂物在钢液中的跟随性理论分析表明,低真空度处理工艺下RH内钢液循环流量和钢液流速减小,降低了RH处理过程中夹杂物随钢液的跟随性,提高了不超过20 μm夹杂物的去除效率,有效改善了水口堵塞程度、提高了轧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
连退DC06钢板表面发现线链状及翘皮缺陷,初步判断是非金属夹杂物经轧制后破碎造成。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种缺陷处夹杂物的微观形貌,线链状缺陷处夹杂物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翘皮处夹杂物多为颗粒状。经统计发现两种缺陷处夹杂物尺寸(d)均较小,为显微夹杂物,1.5 μm≤d≤6.2 μm。通过能谱检测分析两种缺陷处夹杂物的成分,确定夹杂物类型为非金属夹杂物Al2O3。通过模拟微冲压试验可知,此尺寸级别的Al2O3夹杂造成的线链状缺陷对连退DC06钢板的冲压性能无明显影响。翘皮缺陷已对钢板外观造成很大影响,故不再考察其对冲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冶金》2021,43(4)
介绍了铸坯内非金属夹杂的成因,系统分析了影响铸坯内部质量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各类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了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减少了连铸坯和成品钢板的质量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夏保卫  赵向政  张杰 《宽厚板》2007,13(5):30-34
本文介绍了锭一材钢板超声波探伤缺陷类型,通过低倍检查和能谱分析,确认缺陷部位的夹杂物种类,指出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以钢中所含的氧化物为主的非金属夹杂物是钢成型时发生裂纹和产生疲劳断裂的起因,它会导致钢的成型性和疲劳寿命变差,同时它还是导致轧制时发生线状缺陷的原因等,因此对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夹杂物的粒度一般在超微米至数百微米,钢的各种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受一定粒度以上的夹杂物所控制.另外,只要知道夹杂物的起源,就可以进行必要的工艺改进和控制夹杂物,但由于缺乏有关夹杂物的组成、粒度和形态的数据资料,因此在钢中夹杂物评价中不仅要准确测定夹杂物的量,而且要准确测定夹杂物的化学组成、粒度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汽车面板线状缺陷区域与无缺陷区域的碳、硅、镁、铝、钙、氧等元素的单火花强度在时序上存在差异特性,提出了汽车板表面线状缺陷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定性与定量识别方法。在对锌埚样进行单火花分析时发现锌液中含有硅、铝、钙、钛和镁等元素的夹杂物,为消除干扰提出了用稀盐酸除去锌层的方法。采用定性法与定量法鉴别时分别对缺陷区域和无缺陷区域进行单火花分析,并将单火花数据按规则进行计算,进而鉴别缺陷属于划伤还是夹杂物,鉴别结论与能谱法吻合。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分析1个试样时间少于10 min。  相似文献   

14.
探伤不合是容器板判废或降级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探伤合格率,本文跟踪分析了试验炉次的容器板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然后对轧制后的容器板进行整体探伤,对照钢板探伤结果图,在缺陷严重的部位进行取样,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其金相组织,用扫描电镜进行夹杂物分析、缺陷形态以及缺陷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处存在的成分偏析、非金属夹杂物及金相组织异常是容器板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采用电磁搅拌辊以降低铸坯中心偏析、控制合适的钢包注余及避免结晶器液面波动造成卷渣引起的夹杂物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分析了180mm20HP连铸方坯的低倍缺陷、夹杂物、化学成份偏析情况,以及铸坯在轧制过程中低倍缺陷、夹杂物的改善情况,通过试验走通了20HP连铸坯生产3×650×650mm倍尺钢板的工艺路线,改善了铸坯质量,提高成材率8.5%,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对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缺陷在钢卷断面方向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和钢液中的夹杂物是导致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缺陷分布与断面宽度有关。在研究线状缺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取钢包顶渣改质、控制钢包镇静时间、优化保护渣性能和水口结构、火焰清理、优化氩气吹气量等控制措施,同时改进相关的工艺条件,使该类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率由0.63%降至0.30%以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冷轧基料表面线状缺陷,利用实验室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酸洗等工具及手段,分析出缺陷主要原因为钢中未上浮的钙处理夹杂物、中包耐材脱落、结晶器卷渣、氧化铁皮压入。通过调整静吹时间和吹氩流量、及时排出脱落的耐材、对结晶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降低中包非稳态浇铸时间等措施,基本消除了表面线状缺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线状缺陷是冷轧板常见的表面缺陷之一,严重影响冷轧板的质量和性能。而"黑线"缺陷又是两大线状缺陷之一。通过对从武钢现场采集的试样进行模拟轧制试验,对模拟轧制产生的"黑线"缺陷进行数码拍照,观察其形貌,并用能谱仪分析缺陷及四周的夹杂物的成分,然后与正常工艺下冷轧板上的"黑线"缺陷做比较,据此探讨了"黑线"缺陷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减少冷轧板"黑线"缺陷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冲击试验、低倍、金相检验、超声波探伤等方法对某工程中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时批量出现焊接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出现的原因为母材中存在较大尺寸低熔点的非金属夹杂物,在焊接时热影响区母材中的夹杂物受热熔化,导致出现孔洞,在探伤时被检出。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钢中所含的以氧化物为主的非金属夹杂物使钢材在成形时产生裂纹或成为疲劳破坏的起因,而导致成形性和疲劳寿命恶化,或者成为轧制时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产品质量。夹杂物的大小通常从〈10^-6m到数百10^-6m,钢的各种性能多数被夹杂物中大于某一尺寸的夹杂物所左右。假如清楚了夹杂物的起源,就可用改善工艺来控制夹杂物,在这方面有关夹杂物成分、大小及形态等资料并不少。因此,在对钢中夹杂物评价时,不仅就其数量,还必须正确测定其化学成分、大小及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