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憎水性SiO2膜并进行了气体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TES的加入,接触角从32.76°增大到改性后的98.16°,在潮湿空气中放置90天,膜的憎水性仍能够保持;MTES/TEOS-0.8时,薄膜的憎水性可以保持到400℃.气体渗透实验表明,在0.1MPa下,循环焙烧3次后N2的渗透通量为0.44×10^-7mol.m^-2·Pa^-1·s^-1,CO2的渗透通量为0.45×10^-7mol·m^-2·Pa^-1·s^-1,H2的渗透通量为1.90×10^-1mol·m^-2·Pa^-1·s^-1.H2/N2的分离因子为4.32,H2/CO2的分离因子为4.22,焙烧3次后气体渗透已经有了超越努森扩散机理的趋势,膜孔结构比较稳定,所制SiO2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汽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3O4磁流体,并对其用油酸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在分散有磁流体的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戊二醛交联剂,制得内核为磁性Fe304,外层包有壳聚糖的纳米级的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考察了壳聚糖质量浓度、NaOH滴加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粒径分布以及形貌等对复合过程的影响,确定了...  相似文献   

3.
以氨水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用以St?ber法为基础的溶胶-凝胶法在乙醇/水的混合介质中合成单分散SiO_2微球。采用自然沉降法,通过微球自组装在培养皿上制备结构色薄膜。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测试仪、SEM、TEM、立体显微镜对微球和结构色进行了表征,分析SiO_2微球表面形貌和单分散性,研究反应条件对SiO_2微球粒径的影响以及形成机理和粒径与结构色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TEOS用量、氨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可形成粒径可控的SiO_2微球,使结构色膜相对应的呈现紫色、蓝色、绿色和红色等颜色。  相似文献   

4.
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3O4磁流体,并对其用油酸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在分散有磁流体的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戊二醛交联剂,制得内核为磁性Fe3O4,外层包有壳聚糖的纳米级的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考察了壳聚糖质量浓度、NaOH滴加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粒径分布以及形貌等对复合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最佳条件,并用电镜、红外光谱图、粒径分析仪等方法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形态和组成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平均粒径为348.5 nm,表面富含羟基、氨基和醇羟基等官能团,磁性明显、分散性良好的磁性壳聚糖微球。  相似文献   

5.
纳米卡拉胶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Span 80作表面活性剂 ,正丁醇作助表面活性剂制得反相微乳液。将天然海洋高分子κ-卡拉胶进行酸水解使其分子量降低 ,通过反相乳液法对水解后的κ-卡拉胶进行分散并用甲醛和戊二醛进行交联 ,制备卡拉胶微球 ,利用 TEM、IR研究了卡拉胶微球的粒度和分子结构变化。 TEM显示 :低分子量的卡拉胶能够得到纳米级的卡拉胶微球 ,粒径约为 40 nm,添加正丁醇有助于卡拉胶的分散。 IR光谱证明了甲醛和戊二醛在卡拉胶微球内部发生了羟醛缩合反应 ,产生了交联  相似文献   

6.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SICON先驱体粉末,然后利用热压和常压烧结法制备出NASICON陶瓷,着重分析了不同成分试样的晶相、致密度以及电导率等.结果表明,相对于常压烧结试样,热压烧结试样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和较好的结晶性能;热压烧结试样NASI-CON(x=2.0)的离子电导率达到了2.3×10-3S.cm-1,明显高于常压烧结所得相同成分的试样;离子电导率随成分变化也有不同,当x在1.9~2.0之间时,试样的离子电导率最高,主要是由于该成分范围内试样的结晶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我们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不同介孔形貌的二氧化硅微球.这些粒子可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得到表征.在采用带电荷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的条件下将生成具有高度有序介孔通道的不规则球形粒子.在以酒精/水为共溶剂条件下将生成表面更光滑的介孔微球.在均相不带电模板十二烷基胺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无序介孔通道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熔融乳液法将聚乙烯(PE)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E~b—PEG)乳化成纳米级胶束,同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硅源水解并自组装到纳米PE胶束表面上,制备了纳米聚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产物分别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适量的表面活性剂PE-b—PEG存在的条件下,复合微球的可控尺寸在30~190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94nm.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相悬浮法,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β-环糊精改性交联壳聚糖微球(CDS),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研究其对甲基橙(MO)的吸附和缓释性能。考察吸附时间、溶液p H值、MO浓度、温度等因素对CDS微球吸附的影响,并与交联壳聚糖(CTS)微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 H 4.0、交联CTS微球1h可达吸附平衡,而CDS 2 h达到平衡;吸附数据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聚乙二醇为软模板,氨水为沉淀剂,室温下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二氧化硅空心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粒径100~250nm,壳层厚度10nm,表面光滑,球形规整度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侧亲水、一侧疏水的双面神膜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而倍受关注.双面膜大多由亲水和疏水两种材料复合而成,但存在界面结合强度低且亲疏水转化不可逆等缺点.本文基于石墨烯膜制备出一侧亲水、一侧疏水且亲疏水状态可逆转换的双面神膜.首先,对氧化石墨烯(GO)/二苯醚体系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得到GO/二苯醚"水包油"皮克林乳液,对...  相似文献   

12.
以二乙烯三胺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基本原料,在室温下通过反相细乳液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脲空心微球。研究了乳化剂、连续相、分散相和助稳定剂对反相细乳液稳定性和空心微球形貌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以司盘80为表面活性剂、甲酰胺为分散相、环己烷为连续相、Ag NO3为助稳定剂时,可制备出粒径在100 nm左右且具有明显空心结构的聚脲纳米微球,其微球囊壁厚度约为1 7 n m。以罗丹明B为模拟药物对纳米空心微球进行了药物装载及体外释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心微球具有较强的药物负载能力和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每克空心微球最大药物吸附量可达101 mg罗丹明B(即101 mg/g),体外连续释药时间能达14 h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聚醚多元醇(635)及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为原料,在液体石蜡和CaCO3中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制成了聚氨酯微球。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用DSC法测定了微球的Tg、Td,测定了200℃下的失重率。通过BET法测定了微球的压碎强度、耐酸碱性及耐溶剂性。证明了用本法所合成的PU微球有较好的抗耐性,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微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多元醇(635)及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为原料,在液体石蜡和CaCO3中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制成了聚氨酯微球。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异氰酸酯与羟基的比例、聚合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成球的影响。用DSC法测定了微球的Tg、Td,测定了200℃下的失重率。通过BET法测定了微球的压碎强度、耐酸碱性及耐溶剂性。证明了用本法所合成的PU微球有较好的抗耐笥,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较好的吸性能。  相似文献   

15.
叠氮粘合剂GAP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阳离子聚合合成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然后采用大分子基团取代的方法,让PECH和NaN3在非质子极性溶剂DMSO中反应合成叠氮粘合剂GAP。通过优化反应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确保GAP的数均分子量接近3000,分散指数在1.3左右,平均官能度接近2,聚醚含氯量0.3%,同时对其热性能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健那绿B的大规模生产,填补国内该领域的产业缺口,借助于模拟类推法,设计了健那绿B的两条合成路线. 以4-氨基-N, N-二乙基苯胺或对苯二胺(含N, N-二乙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在重铬酸钾的存在下,与苯胺环合,得到亚甲基紫3RAX,再经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备了健那绿B,总收率分别为29.5%和24.9%. 同时,对健那绿B的工艺过程进行了中放流程设计,编制了工艺流程框图以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并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含铬废水的初步处理方法,为工业化实施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进行ZnO薄膜的制备,探讨了O2/Ar对薄膜方块电阻,退火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在对不同退火温度的ZnO薄膜的气敏特性进行测试后表明:较低的退火温度有利于提高器件气敏特性,其中经600℃退火的ZnO薄膜的灵敏度最高,其最佳工作温度为350℃.实验制备的ZnO薄膜对丙酮、汽油等有机蒸汽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短的响应-恢复时间,呈现对有机蒸汽敏感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采用未经有机化处理的蒙脱土(MMT)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加料顺序制得的复合材料.通过对比其微观结构和蒙脱土在树脂中的分散状况,证明了单体可以在聚合过程中于蒙脱土片层间聚合,使蒙脱土以纳米级尺寸分散在聚丙烯酸酯树脂基体中.讨论了蒙脱土的加入对乳胶粒形态的影响.采用重量分析法对蒙脱土存在下的乳液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蒙脱土的加入使聚合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插层聚合方法,用苯乙烯(ST)、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等单体,对蒙脱土进行了层间改性,并与聚合物共混挤出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转矩流变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改性蒙脱土的层间结构进行的表征可知,随着单体插层、层间聚合、熔融共混的进行,蒙脱土的层间距从1.470 nm逐渐增大至2.643 nm,最终消失,表明蒙脱土发生了层间剥离,与子聚合物形成了纳米复合材料;改性前后蒙脱土的红外谱图在1465~1440 cm-1和2910~2830 cm-1处的特征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从分子结构上证明了蒙脱土的改性。同时比较了添加不同改性蒙脱土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扭矩变化,3种单体改性的蒙脱土均能有效降低聚合物扭矩,其中苯乙烯单体插层聚合改性的蒙脱土对聚合物体系扭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固相聚合法制备了盐酸、苹果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研究了盐酸用量、氧化剂加入方式对固相合成PAn的影响,用FT-IR、XRD分析方法对盐酸、苹果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PAn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An有一定的掺杂性和结晶性;一定范围内减少盐酸用量可抑制副反应的产生,有利于PAn导电性的提高;分批加入的氧化剂添加方式可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并及时散发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有利于PAn导电性和产率的提高;采用具有亲油性的有机大分子酸掺杂PAn,可减弱分子间作用力,有利于其溶解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